以至于到现在,小萌只要看见谁在吃饭的时候扒菜,我就会化身成“中年母亲”开始对那人如“亲生女儿”般地念念叨叨。
在《中餐厅》第四季第二期的节目中,员工们终于在营业结束之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晚餐时光。
本应该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吃饭环节,却因为赵丽颖在吃饭时一直扒拉菜碗里的菜,而上了热搜,还是被骂上了热搜。
在讨论中,赵丽颖扒拉菜举动的严重程度,已经涉及到教养问题和素质问题:
看着这个热搜下众多的谩骂,黄晓明和张亮坐不住了,纷纷做出回应,为赵丽颖鸣不平:
小萌回顾节目再结合这两位哥的发言,大致把事情进行了一个梳理:
节目中的这个碗是个大深碗,并且装着的是份冒菜——
里面有很多葱姜蒜等佐料,吃得时候很难不扒拉。
而且并不只有赵丽颖这样,黄晓明也是在一边说话,一边在扒菜。
坐在黄晓明左手边的,也有一只手在扒拉那盘菜。
这只手是谁的呢,按照大家座位的顺序来看,这手应该是林大厨的。
几个方面结合来看,大家都会存在去碗里挑菜的情况,但唯独赵丽颖被恶意放大。
而只是在热搜上图个乐的网友,很难发现这一点,轻易就被舆论带着走了。
当然,除了这件事情外,我们也经常发现,在综艺里某些明星总有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
01■
就继续拿赵丽颖说吧。
《中餐厅》到现在也才播出了3期的内容,赵丽颖就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这个节目被骂了。
在第2期的节目正片里,餐厅营业结束后,大家都在卖力地忙活着。
在后厨,黄晓明、李浩菲、林大厨、张亮等人都有在镜头里出现干活的画面,却唯独见不到赵丽颖的身影。
但其实在第二期节目的会员专享Plus版本中,赵丽颖一直在前厅工作——
没见着赵丽颖干活的画面,然后就误解成赵丽颖没有在认真工作、赵丽颖在耍大牌、在偷懒不干活。
顺着这个思路,哪里能忍?上节目不干活,那你干嘛来了?
必须得喷一喷!
这就是节目所带来的争议点,有了争议点了,那播放量自然就来了,节目方的KPI算是可以圆满完成了。
但赵丽颖到底受到了怎样的误解和攻击,nobody cares。
后来,看过会员Plus版的人,看到这么多无端的谩骂,心疼劝说:
赵丽颖,求求你退出《中餐厅》吧!
人间不值得。
除了《中餐厅》这档节目外,靠恶意剪辑博噱头,似乎已然成了国产综艺的通病。
在3年前,伊能静和秦昊参加了《妈妈是超人》这档节目。
在节目里,夫妻俩坐在一起吃饭,秦昊只顾玩手机游戏,伊能静说话很少搭理。
后来倍感无聊的伊能静和儿子通起了视频,在伊能静和孩子通话的整个过程中,全程秦昊都在玩手机。
节目组俨然把秦昊剪成了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全程只会冷漠玩游戏,不疼老婆不爱孩子的形象。
这也引发了吃瓜群众们的吐槽和对伊能静过往秀恩爱的怀疑。
其实真实情况是:
“秦昊在24小时的拍摄中,只玩了一个小时游戏,并且一直在帮女儿米粒换尿布、洗澡、叫外卖,但这些镜头都被节目组一剪没了。”
其实,小萌知道任何综艺节目都是有剪辑的,但现在最大的诟病之处在于,节目的剪辑理应该是让观众最大化的获得有效信息。
真人秀重在一个“真”字,但现在真人秀已然变成了一个戏剧化、抓马的舞台。
这不是参与者的问题,而是节目组刻意地制造矛盾,放大矛盾,达到话题度的提升。
可能在这样的剪辑之下,收视率上去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演员的形象随时有可能面临崩塌。
另一方面,其实节目组的魔鬼剪辑就是在把观众当成傻子玩。
02■
假借善良之名,行暴力之事
除了赵丽颖之外,一直以来人设很稳的杨迪也翻车了,而且他自己也急得声泪俱下的解释了。
在《青春环游记》这档综艺里,在大家玩“你画我猜”的游戏环节中,节目组给的画板上写的是归国四子的“张艺兴”。
贾玲提醒当时在猜题的刘敏涛“鹿晗、黄子韬、吴亦凡”,想让刘敏涛猜出张艺兴。
而刘敏涛一直没有get到这个点,在一旁的杨迪也非常着急,于是喊出了“三缺一”这个词。
不得不说,边听这期节目边做作业的小萌立马就听懂了这个提示,自然就会想到张艺兴这个人,当时小萌还觉得杨迪好机智。
但节目播出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有人反映“三缺一”这个词居然是黑称,黑的人就是张艺兴。
因为在这“归国四子”中,其他三人经常一起玩耍,但与张艺兴的接触却很少,这让很多人觉得他们有点排斥张艺兴。
饭圈的人就认为杨迪是故意说出黑称,还阴阳怪气地说杨迪是5G冲浪达人。
并且直接在话题中攻击杨迪长得丑,骂他腿短脸大脖子粗,要被丑瞎了。
what?!
原来我们主编叨姐最爱的“多人运动”居然变成了骂人的话,以后叨姐看来是不能愉快地拉着小萌我一起玩麻将了(没有黑的意思,狗头保命,要杠就是我的错)。
杨迪本人也是没料到啊,眼瞅着自己就要骂成筛子了,都不带休息的,立马录了道歉视频。
说自己完全不知道“三缺一”是黑称啊,还特地去搜索补课了一下(求生欲也是很强了)。
结果就和自己理解的一样,“三缺一”的意思就是打麻将三个人少了一个人,没想到会伤害到别人,对冒犯到的明星和粉丝道歉。
小萌就不明白了,作为一个明星就一定要了解圈内所有的梗吗?
大到过往经历,小到奶名、黑称都需要去了解的话,这未免也太苛刻了。
要了解娱乐圈这么仔细的话,小萌猜就连时间管理大师罗志祥,时间也未必够用吧。
要是这样的话,以后小萌可不敢网上发表什么言论了,谁知道哪句话又伤到了某个明星,伤到了某个网红。
被有心之士放出来一顿暴击,我这承受力可没杨迪那么强,可能从此就一蹶不振,一下子就嗝屁了。
也许就像夏北岛曾在《夏尽时亡》中说:
有的人美丽,有的人平凡,有的人衣食无忧,有的人奔波劳累。
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站在事不关己的角度,对别人的事情品头论足。
这些人在网络上对别人要求要远远高于现实。
比如有人在路上看到有狗狗被困,出于好心买了点东西给狗狗吃,在大多数人都在夸博主正能量的情况下,还会有一些尖锐的声音:
“你为什么要喂鱼给狗吃,这会害了它,为什么不搞点狗粮来。”
“喂都喂了,为什么不能带它回家,这样下去它还不是会死吗?你只是作秀罢了。”
人家也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而已,并没有可以富裕到,可以救助一个就往回家领的程度。
网络本应该是让大家能够更快地接受新鲜信息,而不应该苛责所有人必须和圣人一样,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03■
而在这些恶意剪辑和指责批判之下,也让小萌想到了自己。
大一的时候,我是班长,在班级团建前,同学会把钱转给我,等到团建时,由我统一支付。
有次,我们去某免费景区进行团建,浪完之后,大家进入到安排好的餐厅吃饭,有几个人没吃饱又加了几个菜。
到结账的时候,发现大家交到我这里的钱不够了,超出的金额也不多,才120元,平均到每个人也才3块钱。
当时小萌就想,这么点钱也别找同学们要了,自己出了得了。
当然我们吃饭就花费了一千多,想着找老板商量给我抹掉二十的零头,于是就拉着老板在一旁讨论。
有几个脑洞大的同学,看见我和老板在角落里交谈,就联想到了电视剧里导游拿回扣的场景。
“好啊!大家一起出来玩,班长不给大家争取优惠就算了,还要拿回扣。”
这样的言论在同学中传播,我本来是想做好事,结果莫名其妙成了一个“黑心中间商?”
刚开始我还想着清者自清,选择沉默,觉得时间自然会我正名。
但谣言并没有因为我的沉默而停止,反而越传越离谱——
“她经常做这种事情的,不知道以前拿了多少回扣”
“她故意带我们去那家餐厅的,早就想好了”
......
最后演变成我是餐厅老板的亲戚。
???
好吧,君子能忍,小萌不能忍。
当天晚上,我就把所有的转账记录、收款明细、消费明细单据、餐厅菜单价目表、以及和老板沟通的所有内容,全部一一整理起来,发在了班级群里。
并表示:
如果大家还有任何疑问,可以尽管来问我,我24小时在线,欢迎任何形式的正面刚。
后来渐渐出现了一些缓和的声音,大家看我解释得滴水不漏,开始意识到是误解我了,向我道歉。
所以啊,在面对误解的时候,在舆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沉默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沉默只会让误解加深,认为他们所说的就是事实。
以此给你贴上一个负面的标签,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沉默而理解你。
要想破除这种标签,那只能摆出事实依据让大家心服口服。
我们不像明星那样要面对10000+的负面评论,对于生活里的一些黑料,还是可以去应付的。
当然,小萌这么说,不是站在受害者有罪论的角度。
而是希望在这种网络时代下,如果自己作为当事人,深陷在舆论中心的时候,把自己或好或坏地理由陈述出来。
可以像杨迪一样正面地依次回应,正面"刚"出来。
听说你不服?
那咱们就现实中碰一碰,你看我扎不扎你就完事儿了!
ps:如果觉得自己说不过,欢迎加叨姐()或者小萌微信(x),咱们一起来怼回去!
▽
推荐阅读:
室友的男友,300/次
浙大医学博士出轨N名女患者:永远不要高估人性!
男教师10年性侵20多名男生 | 被忽略的校园欺凌
▽
能毒舌不装逼,会剁手的老司机
明晚21:21,我在玩转大学等你
戳“在看”,
逼逼赖赖没有道理,
现实中我们来正面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