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各省的高考成绩,已经相继出炉。
或喜或悲,这一次考试已经过去。
在人生这场马拉松里,中考和高考只不过是一两个节点,一直还在跑的,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就这样,十几年寒窗苦读积累起来的知识,似乎只用了一个假期,就忘得差不多了。
当我们玩了一整个暑假,走进了大学之后,迎接我们的,除了崭新的大学生活,还有英语四级考试。
在英语四级考试中,大多数人都以惨败告终,有考得蛮好的,550-650分之间的,但和高考时接近满分相比,还是差强人意。
但我的一个同学芸芸,高考时她的英语只是刚过及格线,隔了一个暑假,却考出了682分!
要知道,四级总分是710分,682分代表着她超过了全国85%的考生。
原来,她从高考结束起,她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这个假期一定要把自己的英语水平提上来!
她每天都要背100个四级单词,每两天就做一套四级真题。
而我们大多数人,在高考后的假期,不是在旅游,就是在KTV聚会,要么宅在家打游戏,总之都在玩。
后来芸芸通过大学4年的努力,从普通二本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靠的就是利用好了4年大学的寒暑假时间。
她说:“我很喜欢放假,因为假期,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最好时间。虽然我基础不好,但是在别人玩的时候,我就利用假期好好努力,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高考后的假期,千万不要完全放松。
这个假期,看似是休息,其实也是命运留给我们的考试,它没有给我们任何暗示,却影响着我们整个的人生轨迹。
主持人孟非,当年高考落榜,无奈之下到深圳打工。做了一阵子搬运工之后,他才知道命运的艰辛。
他决心离开深圳,回到南京求学。在南京,他一边打工,一边参加成人高考,无论平时再累再忙,每周六周日,别人在休息,可他都会按时参加函授课程。
后来,拿到毕业证后,兜兜转转,他成了电视台里端茶倒水的临时工。
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工作流程。台里一有老记者出门采访,他都自告奋勇去扛摄像机......
别人逃避,他自告奋勇;别人休息,他充电学习。人生的轨迹,就在每一次微小的选择之中,渐渐发生改变。
他开始写新闻稿,当正式记者,做节目剪辑,最终一路逆袭,才赢来了今天站在台上光鲜亮丽。
哪有什么一战成名,所有风光的背后,都藏着一段艰辛。
胡适先生,曾经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到:
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
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了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
你的闲暇往往决定你的终身。
生活是一面时光镜,停止换来平庸,努力换来优秀。
我们这一生,总会经历各种假期。
小时候,是放学后,做完作业,可以迎来一阵子的娱乐自由。
后来啊,是放假后,一学期的辛苦,换来一两个月的休息。
工作了,是下班后,朝九晚五一整天,然后终于自由了几小时。
我们有无数个可以暂停下来休息的假期,也可以有无数个可以翻盘的机会。一小段的假期看似无用,但正是那些无数的零碎,组成了命运的拼盘。
那些本可以理所当然停下来的时间,也正理所当然地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
高质量的休息,换来下一次的逆袭
真正聪明的人,他们的休息,其实是休整。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在为下一段路程“整理”自己。
朋友筱筱,之前自己组织了一个作文辅导班。
前阵子因为疫情,她在家呆了两个月,辅导班也一直被搁浅。
她刚开始挺着急的,后来发现急也没有用,就慢慢停下来思考:这段时间,我能做些什么?
思来想去,她做起了线上直播。每天对着电脑,给孩子们讲课。下课之余,她还从网上找了许多课程,自学了手机摄影和厨艺,偶尔还会给小朋友们讲讲心得,孩子们线上的上课,也反而因此更加认真了。
而她闲下来所学的技能,也总会悄悄地派上用场。
每一段闲暇的时光,其实都是命运悄悄留下的考验。最好的休息,是休整充电,而不是停下来放电。
当然,我们利用休息时间,也并不一定要以激进的姿态。没必要在每次下班后,都逼自己去背单词;也没必要假期的每一天,都要求自己极度自律。
真正的自律,不是戒律,而是在生活的一张一合之中,找到适合自己生活节奏的旋律。
最好的休息,是在每次放松的同时,也在休整自己。
懂得好好休息,才能调整好节奏,去换来下一次逆袭。
写在最后:
有人曾说:“我们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我们一天之中,总会奔波于各自的事业,唯有暂停下来休息时,才能感受到那一小段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
在那一小段时间里,我们只有在休息好的同时,才能有精力去整理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好好休息呢?
《高效休息法》一书中,提到了几种科学而有效的高效休息法:
一、练习“什么都不做”——正念呼吸法
所谓的正念,即能不做任何评价和判断,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经验上。
我们的大脑,很多疲劳和压力都源于过去和未来,唯独忽略了当下。而正念呼吸法,就是让我们的呼吸成为意识的锚,将我们的注意力来感知当下。
只有感知到了当下,才能享受当下。
二、摆脱心事重重——动态冥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的疲惫,是因为意识和行为不一致。当我们吃饭走路时,其实意识早已飘到其他地方去了。
动态冥想法,即在每一次动作时,都感知每一步的反应。将我们的意识拉回当下,脱离自动脚本状态,实现“单线程”操作。
三、压力释放,缓解紧张感——压力呼吸法
当我们受到外来压力和刺激时,杏仁核会过度活动,从而产生一些心悸和呼吸过度的症状。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压力呼吸化法。
要注意压力来临时自己的变化,将意识都集中在一呼一吸上,再试着将注意力扩散至全身。
四、排除疲劳杂念——“猴子思维”消除法
有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像藏有一大群吵吵闹闹的猴子,充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和杂念。
我们可以假想自己站在车站月台上,一辆装满各种想法的列车进站,它会停留一会,然后继续开走。相继有很多列车匆匆而过,但我们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
对想法采取旁观者的角度,任由它们飞驰而过,我们再将它们打上标签,针对来来回回都是统一标签的列车,采取与之相对的解决办法。
五、冷却愤怒——RAIN法
我们的大脑在受到过渡刺激时,杏仁核分泌过多抑制大脑的肾上腺素,就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当我们怒不可遏时,可以采取RAIN四个步骤来控制。
R即 Recognize(认知);
A即 Accept (接受);
I即 (调查);
N即 Non- (保持距离)。
首先,认识到自己的愤怒,然后接受这个事实,并观察此时自己身体的变化,最后与愤怒情绪保持距离。
六、情绪焦虑——温柔慈悲法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曾开设一门教人拥有“慈悲心”的课程,有助于培养人类的爱、怜悯、温柔、同理心、宽容等情绪。
当我们因为某种情绪焦虑时,可以保持正念的意识,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并对焦虑的事和人心中默念祝福。
予人慈悲,犹如送人玫瑰,也是对自己的温柔。
七、应对身体不适——扫描全身法
当大脑积累太多疲劳后,身体也会出现疲劳甚至疼痛,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扫描全身法,关注自己的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左脚尖,然后从左脚尖开始,吸气呼气扫描全身。
还想了解更多如何高效休息,欢迎收听读书君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籍《高效休息法》。
唯有高效休息,才能有效地逆袭。
长按下方,即可收听樊登解读《高效休息法》,新注册用户可免费成为7天会员,听全场260多本好书精华讲解,等你来用读书点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