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小学的放学时间是下午两三点左右,放学以后的时间希望家长帮忙配合和安排好。比我更焦虑的是我妈,她瞪着眼睛叫起来:个么就是比幼儿园回来的时候还要早咯?
入学通知上还写:家长最好保证孩子每晚八点半上床睡觉。我在心里算了一下:假如六点准时下班,一刻不耽误往家赶,不吃饭不卸妆不洗澡,立刻扑进书房,即便这样,一天鸡娃的时间也就90分钟。哦,这还不能碰上下班前被工作上的事情绊住、恶劣的天气里遇到堵车、或者是地铁在下班高峰出点问题。
我看着儿子慢吞吞地写作业,每个字写得歪歪扭扭要反复擦掉好几遍,数作业本上,37根木棍数了四遍,每次都还得出不一样的答案,火蹭一下就上来了。他一会儿站起来找餐巾纸擤鼻涕,一会儿又站起来找水杯喝水,再浑身上下从头皮到屁股挠一遍,每写25分钟功课再休息15分钟,不一会儿就到点上床了。
朋友敲打我:这样下去别说你自己在家鸡了,说不定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完不成。我跟朋友抱怨:那怎么办啦,我要每天六点下班才有时间回家鸡娃啊。朋友马上炸了:什么??你每天六点就能下班回家了?你们公司还招不招人?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老师希望你是全职的,老公又觉得你是全能的。有了孩子以后,我比任何时候都想回家照顾孩子;也是有了孩子后,我比任何时候都想留在职场赚更多票子。
哪有什么妈妈能平衡好鸡娃与工作,我们不过是竭尽全力硬撑着过。
职场妈妈的家里不能出一点意外:阿姨不能辞工,老人不能生病。前段时间我妈有事,老田妈妈又要照顾家里老人,我和老田只好申请轮休在家带小孩。对当妈的来说,哪天放学没人接小孩,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意外。
如果你选择鸡娃,就意味着家里有个人一下班就要往家赶,就意味着他不要出差应酬加班,就意味着他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就意味着学校的每次活动都要向公司告假准时出席。在中国,那个人大部分是妈妈。
如果你选择工作,就意味着一定有其他人在为你负重前进,就意味着你无法事必躬亲,就意味着很多时候你只能做个看客,就意味着你不再有资格指手划脚,就意味着你心里带着的一点内疚和怀疑。
每个一边要鸡娃,一边要工作的场妈妈都有过挣扎:是加班还是回家,最后我们都选择了回家鸡完娃再加班;我们都有过抓狂:一边是老板的,一边是老师的,最后只能自己 work all night;每个职场啊妈妈也都有过上班到一半接到电话,不得赶去学校的无奈。
罗志祥算什么时间管理专家,我们一边工作一边鸡娃的妈才拥有把一天变成48小时的神秘力量。
一个要好的女朋友上礼拜去杭州出差,她早上起来布置好小孩的功课,中午在会议室用摄像头帮孩子默写了老师要求的英文单词,傍晚在回沪的火车上做完了工作的PPT,最后还能赶在儿子睡觉前到家看他订正完功课。
我说你简直是个女超人,但她说,只有我自己知道想平衡工作与家庭他妈有多累人。
别提什么独立女性,也别说什么自由选择,当了妈,你很难有真正的选择。每条路都是让步,每一步都是妥协,我读书的时候学校还有晚托班,现在我的小孩读书,我却只能看看公众号胖少女晚托班。
职场妈妈的高光时刻,是一年里,总有那么几天,你不想回家,不想鸡娃,甚至不想当妈,这时候,还有办公室是你躲一躲的避风港。
☞ 顺便看看老师第一次家访的故事 家访,是上小学的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