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高考生上防汛“战场”获10万人点赞:离孩子最近的3个人,决定了孩
日期:2020-07-17 13:00:12 作者:碧读·江晓白 来源:碧读好书 阅读:

高考生上防汛“战场”获10万人点赞:离孩子最近的3个人,决定了孩

  好书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江晓白

  最近,武汉18岁的高三毕业生周亮宇,被10万人点赞

  事情起因是,他在高考结束后,取消“毕业旅行”计划,上防汛“战场”做了一名“守堤人”。

  在现场,他的表现非常棒。既吃得了苦,又十分专业

  面庞尚且青涩肩膀尚且稚嫩,刚下高考考场,又上防汛“战场”,这个小伙子精神境界,的确不一般。

  其实,周亮宇的志向,传承自父亲周燕钢。

  早在2016年,武汉遭遇大雨成泽国时,周燕钢就战斗在防汛一线,他每天开着推土车,接送换班的守堤队员,运送防汛和生活物资

  全身心投入,引发了即将上初三的周亮宇的“小情绪”。

  周燕钢耐解释:“我们三代人都住在武金堤下,爸爸守住了大堤才能护好我们的小家。”

  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周亮宇记了4年,还让他在4年后的今天,以志愿者身份,站到了防汛第一线

  周亮宇的选择,离不开父亲的熏陶;他的举动,配得上10万人的点赞。

  我们总认为,孩子优秀与否,出息与否,只取决于老师学校和书本。

  但其实,“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仅仅指望一个人、某一方力量,不现实

  孩子成长后的样子,是由TA最常接触的几个人平均值决定的。

  01

  父亲,决定了孩子人生的出路

  加拿大学者丹尼尔•帕克特认为: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多在于抚慰和使孩子平静下来;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则在引领孩子走向世界部分更为突出

  的确如此。

  父亲,是生命本源

  他狭隘眼光,能困住孩子前进的脚步;他短浅见识,能剪断孩子飞翔翅膀。反之,如果他有、有格局、有担当、有魄力,那么孩子也一定能走得又远又轻松

  高分记录片《出路》中,12岁小女孩马百娟的命运,让人唏嘘

  她出生于大山深处,这里物质极度匮乏,所以她的早餐,是开水就馍馍;

  作为孩子,她没有闲暇时光,每天要分担大量的家务,比如割草、喂猪、挑水、做饭、收谷子,等等……

  但,即便如此,她一回到学校,就能笑得灿烂无比,尽管学校没有操场,只有两个老师和五个学生

  她爱这个地方,是因为她懂得读书重要性,她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长大后去北京,去看更多新奇事物

  而她的父亲,却用偏见陋习,硬生生斩断了女儿的出路:“女娃娃别人家的人,书少念一点,够用就行了。”

  16岁时,马柏娟嫁给了自己表哥。后来,她的人生,被孩子、尿布填满,也被因学历遭受的沟沟坎坎填满。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说:

  “某种意义而言,父母位置决定了孩子人生的起点,父母在山顶,孩子不会生在山脚,父母在山脚,注定你的孩子不会活在山顶。”

  如果物质有限,还可以借丰富、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孩子;

  如果自身能力不够,那就多学习、多经历、多成长,然后引领孩子。

  总之,一次温馨的家庭聚会、一场触及心灵的对话,都是父亲给予孩子的养分。等到合适时机,它们必滋养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怕就怕,既让孩子的身体住毛坯房,又让孩子的灵魂吃路边摊。

  这种父亲,注定是孩子的枷锁。

  02

  母亲,决定了孩子内心的温度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名叫“静止脸”。

  参与实验的妈妈们,与孩子进行深度、友好互动时,孩子的情绪非常愉悦;

  反之,当妈妈停止互动,表情麻木、眼神冷漠地与孩子对视,并且无论孩子如何“呼唤”,妈妈依然不为所动时,孩子就会情绪崩溃,甚至嚎啕大哭。

  当然,一旦妈妈靠近孩子、哄逗孩子,孩子的情绪也就慢慢平复下来。

  这个实验在警醒我们:母亲,决定了孩子内心温度的高低

  很赞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公开场合发表给母亲的致谢词,他说:

  “母亲教会了我什么是大爱和亲情,什么是宽容和理解,什么是怜悯和同情,什么是诚实和耻辱,什么是坚强和不屈,什么是人生和处世,什么是学习和生活,什么是梦想和志远。”

  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如果她开朗温和,不断付出耐心、和善、温柔,那么孩子也必然自信、乐观、向上。

  如果母亲焦虑、愤怒、不信任这个世界,那么孩子必然敏感、自卑、内向。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女士,就在培育孩子内心方面做得很好。

  唐须嫈不争功名利禄,不抢蝇头小利,所以杨绛淡泊名利,还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

  唐须嫈一身才华,却甘愿在嫁人后做全职太太,在幕后为家人洗手作羹汤,所以杨绛能在钱钟书需要支援时,毅然放下自己的工作,做起了“灶下婢”。

  唐须嫈悉心经营婚姻,不仅照顾得了丈夫的身体,还能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帮做律师的丈夫理清思路;所以杨绛与钱钟书,也是“夫唱妇随”、“举案齐眉”……

  可以说,唐须嫈深刻地影响了杨绛,让她坚强、冲淡、睿智地走完了动荡的一生。

  英国作家斯宾塞说:“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没有孩子的笑声,这个家庭是没有希望的。”

  孩子的笑声,是乐观向上的性格,是热爱生活的明证。而这笑声,很大程度上,是母亲培植出来的。

  03

  朋友,决定了孩子生命的宽度

  一直记得,发生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中的一段友谊佳话。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学员康树龙被淘汰,离场时,他的导师李健对他承诺:“我很欣赏你,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

  换了一般人,可能当这是客套。但后来康树龙真的给李健发去三首歌,请他提建议。

  而李健呢,在演唱会间隙,专门抽出时间,从歌词到编曲,认真地逐字、逐句进行指导。

  康树龙很感动,在微博上致谢,说:“无以为报,只有再接再厉,写出更多好作品回报健哥的帮助。”

  而李健只是淡淡回复:“别客气,节目结束了,我们现在是朋友,常联系。”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我想这就是:

  不功利,用真心;我想往上走时,你尽你所能扶我一把;而你的提携照顾,我也铭记感恩。

  这种友谊,毫无疑问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华美篇章。

  晋朝傅玄《太子少傅箴》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曾国藩也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可见“朋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孩子的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能称之为“朋友”的玩伴,比如:

  孩子学习认真,但TA却总是泼冷水:“会读书有啥用?考得好的,还不是个混得好的打工仔。”

  孩子涉猎广泛,还深钻各项技能,但TA总是不停奚落:“哎,别装了,费那个劲干嘛?你几斤几两我们都知道。”

  孩子劝TA别贪玩,但TA还是不以为意:“没事,各人有各人的路,我没指望了,你小子好好干吧。”

  这样的“玩伴”,家长一定要告诫孩子远离。

  古语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非诤友、非挚友的玩伴,让孩子戒了吧。

  04

  纪伯伦在诗中写:“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出于生命自身的渴望所诞生的孩子。”

  一个出色的孩子,一定不是父母棍棒教育下的产物,而是TA最亲近的人共同“完成”的作品。

  如果父亲有格局,母亲有温度,朋友能助持,那么TA必然走得了远路、吃得下磨难、追得了梦想。

  反之,则命途多舛。

  愿你我都能发各自的光,在孩子的路上照亮TA一程。

  作者:江晓,碧读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在清风烈酒里,执笔慰风尘。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关注后即可获得最近3个月出版好书推荐。好书像碧玉般珍贵!部分图/摄图网

  ▼ 碧读矩阵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人生课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高考生上防汛“战场”获10万人点赞:离孩子最近的3个人,决定了孩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