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聪明人,在这 3 件事面前,都懂得“闭嘴”
日期:2020-06-27 21:01:15 作者:杜言心 来源:简易心理学 阅读:

聪明人,在这 3 件事面前,都懂得“闭嘴”

  电视剧甄嬛传》里,出现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角色——夏冬春。

  入宫之初,作为秀女的夏冬春原本拥有三样优势:尚可的容貌出众家世,被皇帝恰巧中的运气

  但可惜的是,她的身上也自带一项致命弱点——管不住的一嘴。

  面对出身不如自己的秀女,她喜欢戳人痛处,处处刁难;面对资历高于自己的华妃,她偏拿来与皇后比较,句句拆台……没过三集便悲剧收场,也是意料之中

  作者杜言心

  来源简易心理学(x)

  夏冬春是一个典型的不会闭嘴的人。

  《菜根谭》中有言:“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其中揭示道理便是:一句恶语足以毁掉九句良言。很多时候学会说话,是一种能力技巧

  适度闭嘴,方显人生智慧

  谣言面前,选择“闭嘴”

  前段时间,北京新增一例本土确诊新冠肺炎患者

  被确诊的“一号病人”唐先生住北京市西城区,6 月 8 号出现发热症状,服药无果后,6 月 10 号主动就医,最终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要知道,在此之前,北京已经连续 56 天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一切都在向好发展。于是,风平浪静之下,这则新闻一出,网络舆论顿时炸开了锅。

  事情主人公唐先生,也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网友指责谩骂众矢之的

  网络上,各式传闻席卷而来。

  有人说,这位唐先生去过吉林,有两部手机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行程

  有人说,他故意说谎,凭一己之力毁了一座城,搞得所有人不得安宁

  也有人,认为唐先生两天之内又是去药店,又是寄快递,太“溜达”,是“行走的毒王”。

  然而,喧嚣声还未退去,真相便在几天后浮出水面

  西城区长辟谣说,唐先生既没有离开过北京,也没有隐瞒自己的行程。

  相反,在感到身体不适后,为了缩小接触范围,他佩戴口罩独自骑车就医,并且在确诊后,准确回忆出了自己十多天内的行程,提供了共计 38 人的密切接触名单,为有关部门最终锁定新发地市场提供了重要信息

  新发地是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日均人流量 1.8 万次。试想,如果唐先生没有及时就医,如果没有他提供的准确行程,后果不堪设想

  这么一来,舆论的风向彻底变了,网友口中“毁了一座城”的唐先生,一下子变成了“拯救一座城”的西城大爷,从“毒王”变成了英雄

  事情水落石出后,在对一片赞扬声中,有网友提到:“之前那些跟风造谣的人,不需要受到处罚吗?”

  是啊,在网络时代只有一种声音出现的时候,我们容易情绪煽动,听之之。

  在这种情况下,跟风发声容易,理性思考却难;拿起键盘容易,放下键盘却难。

  真正聪明的人,决不会让自己人云亦云,他们懂得,在不了解真相时,适度闭嘴。

  沉默,方才是一种智慧。

  在别人痛苦之时,学会“闭嘴”

  有的时候,学会闭嘴也是一种善意。

  在一次演讲中,徐峥分享了自己从前的一段经历。

  徐峥说,虽然现在光头已经成为他的标志,但年轻时候的他也曾经为此苦恼,并且受到了许多嘲笑和屈辱。

  大约是在大二的时候,徐峥突然发现自己脱发非常严重,洗头时,头发经常一把一把地掉,只能到处寻医问药,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种生发水。

  于是之后的每天,为了能长出头发,徐峥便拿着生姜一遍又一遍地往头上涂,直到发红为止,接着再用毛笔,一边沾着生发水,一边往头上抹。

  对于有着演员梦的徐峥来说,在 20 岁的年纪便开始大面积脱发,是一种沉重的、令人碎的负担;但对于无法感同身受的同学们来说,徐峥的心酸,只是一个可以拿来调侃的笑话。

  每一次,当徐峥在宿舍涂抹生发水的时候,都会引来一群同学“敲锣打鼓”的围观。一天,因为紧张,徐峥不小心打翻了生发水,旁边便有同学开起玩笑,说:“你说这张桌子会不会长毛呢?”

  另一个同学回应道:“你看看他的头,不就知道了?”

  现在,人到中年的徐峥,已经可以用自嘲化解当时的尴尬。但对于 20 岁的徐峥来说,这样的玩笑,无疑揭开自己伤疤给别人看,该是多么大的一种伤害呢?

  “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话之道的背后,无非一场将心比心的善意。

  侃侃而谈别人的痛处,从来不是仁者所为。

  在前辈面前,闭嘴“不显摆”

  在该闭嘴的时候闭嘴,是智慧、是善意,也是一种体面。

  心姐记得《相声有新人》第一季中,曾经出现过一对能说会道的博士夫妻,自称公式相声创始人。

  一上场,男生就先给了导师郭德纲一个下马威。

  在得知郭德纲没有听说过自己后,便不可思议地指着他质问道:“您不认识我,是吧?”

  接着,又上前送给郭德纲三本自己出过的书。

  或许是为了显示幽默感,男生指着其中一本书说:“我估计您能看懂这本。”

  言下之意,无非摆明学问之深奥。

  有句话说得好:“会说话的人,懂得抬人,从不抬杠。”

  说的就是,真正的说话之道,不在于逞一时口舌之快,压人一头,而在于彼此舒适,互不冒犯。

  适度闭嘴,非但不会折损口才,反而凸显情商。

  但这位公式相声创始人显然不懂这个道理。

  台上,郭德纲每说一句话,男生都能马上回嘴反驳。

  比如,在得知郭德纲没有看过他们的相声时,男生说:“您回去问问于谦,他肯定看过。”

  郭德纲说:“只有商演才是成功。”

  男生便道:“如果您投资我,我立马就做。”

  郭德纲听了,只好玩笑道:“我不能投资,万一赔了怎么办……”

  男生立刻接话:“一句话,没抢您生意。”

  最终,由于这对夫妻的表现并无亮点,还是被淘汰了。

  下台前,男生依旧不忘对郭德纲放下狠话:“我们走着瞧……”

  整场下来,这些对话看似你来我往,未落下风;实则失了尊重,丢了体面。

  即便公式相声真有一些可取之处,一场比赛下来,也被这位创始人败尽了好感,得不偿失。

  老话说得好:三岁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既然未知全貌,便不多嘴跟风;

  不论关系再好,也不戳人痛处;

  纵使观点相悖,也不拆台抬杠。

  在恰当的场合选择闭嘴,并不是木讷或无能的表现,而是在冲动和教养之间,有意识地选择了教养。

  心姐觉得,这是留给别人的体面,也是留给自己的体面。

  *图丨网络

  先学会不生气,

  再学会气死人。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聪明人,在这 3 件事面前,都懂得“闭嘴”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