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序与无序》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0-05-22 22:0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有序与无序》经典观后感有感

  《有序与无序》是一部由Nic Stacey执导,Jim Alkhalili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有序与无序》精选点评

  ●不错的科普片

  ●学渣云里雾里的,特效不错

  ●@2015-11-16 18:19:49

  ●如此宏大主题,居然只拍了两集?内容不够啊。

  ●竟然有建人工恒星想法……太牛了orz好想找一个物理系男朋友

  ●好喜欢

  ●1.热力学:能量守恆转换与熵不可逆/热(无序)冷(有序)之间存在能量-可控核聚变:大磁铁约束高温离子体(将氘和氚混合为超热状态形成氦并释放一个携带能量的中子浓缩能量2.麦克斯韦的思想实验-图灵看到问题本质数据指令)-演化/香农定量信息差异)-二进制/删除需要能量/麦田怪圈

  ●有序到无序,混乱增加也是可能性的增加

  ●深入浅出介绍了热力学与信息论。

  ●01010101

  《有序与无序》观后感(一):信息和能量

  本系列包括两集:信息的故事和能量的故事。

  有序和无序之间的关系利用秩序到混的熵增过程消散的部分能量制造出小范围的有序。

  本片适合与《信息简史配合观看。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09604/

  结尾处最为精彩

  不到140个字不能发表,不到140个字不能发表,不到140个字不能发表,不到140个字不能发表,到没有?

  《有序与无序》观后感(二):碎碎

  但是有序与无序不也是人类定义嘛,换一种定义方式是不是也可以从无序变成有序?好吧,脱离人类的定义,这些东西也是没有意义的叭,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人一直在不断的用自己语言去定义,去表示们叭 那改变和退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是不是也预示着人类也终将逝去。 所以可以说生命是熵增过程的副产品? 或许这个熵增和熵减可能没有那么严格的定义会有生物形成,可是生物本身不就是比较有序的吗,或许有些东西不能单纯的用熵增熵减来定义,比如说人类社会的有序性,或者说对于有序无序可能有更准确的解释,不像我想的那样,但是我目前还没看过 或许熵增,只限于一个封闭的,没有外部信息输入环境自然状态下,会往无序运动吧,但是就地球而言,有太阳的能量在持续输入,能量的持续输入,导致了熵减,形成了有序,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外部持续输入能量,超过一个临界点,就能从新进入一个新的平衡。有些地方还要多谢哥哥启发,才让我想到,才让我知道。 所以计算机就是将抽象思考化为可以用简单语言表达产物?没有为什么,只有怎么做。

  《有序与无序》观后感(三):散乱笔记之《有序与无序》

  1 能量的故事 阿尔伯特.圣,乔治 生物化学说:科学总是见常人之所见,想无人之所想。 宇宙命运似乎和一杯茶的命运是相似的。 熵是衡量物质无序程度的指标。 玻尔兹曼的方程包含了一切死亡率。 改变和退化的过程不可避免,终将有一天,宇宙达到最大熵,最大无序,终将毁灭。 为什么地球上精妙的这一切还存在,正是因为宇宙的无序导致了他的复杂性。 比如汽车的引擎,利用消散能量过程中,吸收一部分,运行有序的过程。 利用了宇宙从有序到无序的流动。利用了他分裂的能量。就好像奔流而下的瀑布,溅起的那片有结构的雾花是你。 所以你能看到,宇宙的分解,秩序的崩塌,其实是有建设性的。 2 信息的故事 麦克斯韦恶魔,是通过信息创造出有序,但是他的储存是有限的,因为删除信息需要能量。信息的擦除是宇宙的熵增加的不可逆的过程。 删除一比特信息所需要的能量,为兰道尔极限,小于一克糖能量的万亿分之一。 几个节点,艾伦图灵通过织布机打孔,发明电脑存储。 莫斯电报等, 香农定理。《通信的数学原理》 信息需要载体。信息不能脱离世界,

  《有序与无序》观后感(四):disorder is the fate to everything

  本片讲述能量和信息的发现和认识过程,场景拍的异常华丽。

  第一集主线是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发现,从能量守恒定律到熵增原理。

  第二集主线是信息的载体(石头、织布机卡片、电、光)和麦克斯韦的思想实验。这集信息和能量之间的关系有点难懂,只看了一遍,感觉离悟透还有距离。

  可以从下图感悟一下自奇点开始的熵增

熵增&无序的图示

  题外话1

  麦克斯韦、波尔兹曼、爱因斯坦、薛定谔、图灵等近代科学家都以人类先知的身份提出了超越时代的概念,他们的思想实验都是如此让人惊叹。可见,推动人类科学发展的,是极少数的天才大脑,其它人类都不过是历史的跟随者而已。

  题外话2

  order and disorder这个主题本身就是在向波尔兹曼致敬。波尔兹曼的名气虽小,他的理论却带来了很多哲学话题。

  人类数千年来都在追求永生,波尔兹曼泼一盆冷水,证明了万物必死。现代医疗的发展大幅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但寿命延伸最终都会收敛到一个极限值。如此就带来了人生的终极奥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关键是在你人生order to disorder的熵增过程中harness了多少能量来create什么。一切终将幻灭,但若你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物质(财富?),你就是相对的,,,永生了。。。

  《有序与无序》观后感(五):万物必死

  看BBC纪录片Order & Disorder,其中提到的麦克斯韦妖(Maxwell's demon),简直是让人起鸡皮疙瘩,19世纪的人竟然有那么那么创意的想法,这才是脑洞大开啊。我才刚刚能接受Things will move from order to disorder. Disorder is the fate of everything.(万物必死)的观点,第二集竟然就冒出来完全颠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麦克斯韦妖,告诉我Just by using information, you could create order.接受无序的命运意味着我们是上帝造物,但如果接受在无序中我们可以创造有序,是否意味着我们企图称神?这可真是太颠覆了。

  ut science is all about seeing what everyone else has seen, but thinking what no-one else has thought.即使这个科学小妖被后人证明并不存在,不过科学仍在发展,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观影笔记:

  能量的故事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于1676年开始研究当物体碰撞时发生了什么。在他与丹尼斯.帕潘通信往来过程中他们意识到热量可以转化为某种有用的行为。

  19世纪蒸汽机成为前沿技术。伦敦东南部的克罗斯内斯,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蒸汽引擎发源地,建于1854年用以处理污水。

  1824年尼古拉斯.伦纳德.萨迪.卡诺写了著名的“关于火的原动力的思考”,总结了热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卡诺观念的关键是如果要让热机更有效率,就要增加热源和冷环境之间的温差,就此创建新的科学分支热动力学。1832年巴黎瘟疫,卡诺决定研究和记录疾病的传播,但自己感染而死。卡诺是第一个对热力学做出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它只是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

  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热力学原理的数学分析,指出热量的流动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能量总是倾向于从集中到分散。克劳修斯引入嫡(S)的概念,当热量从热的物体转移到冷的物体时,嫡总是增加的。整个宇宙的嫡会增加到一个最大值,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说明宇宙本身一定会在某一天达到熵的最大值,最无序的那一点,宇宙本身一定会在某一天死亡。The universe itself must one day die.

  cience is all about seeing what everyone else has seen, but thinking what no-one else has thought.

  生物化学家阿尔伯特.圣.乔治说过“科学就是看见其他每个人都看到的,但思考没有其他人思考过的。”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提出宇宙可以建立在原子假说上并通过概率来理解,将数学与实验结合的方式研究原子理论,支持唯能论的恩斯特.马赫反对他,不承认原子存在。玻尔兹曼揭示了嫡事实上是对事物无序程度的一种度量。1906年9月上吊自杀。伟大贡献:玻尔兹曼方程式,这个方程式的本质含义是事物变得混乱无序,要比它们变得整齐和有序的途径多得多。(What this equation means in essence is there are many more ways for things to be messy and disordered than there are for them to be tidy and ordered.)玻尔兹曼的方程包含了万物必死的命运。

  Things will move from order to disorder. Disorder is the fate of everything.

  卡拉姆聚变能力中,牛津郡,制造机器托卡马克tokamak,目的是提取氢原子的有序的能量,两种类型氢原子氘和氚混合在一起形成超热状态,被称为等离子体,当运行时,温度高达1.5亿度。托卡马克墙体内的大磁铁用于约束等离子体并防止它接触墙壁以避免冷却,当足够热时,两种类型的氢原子融合在一起形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聚变反应。

  信息的故事

  信息的力量最初的展现在5000多年前,依托文字的出现。文字和传输、储存信息有关。最早的文字写在泥板上,来自于伊拉克,古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文明,不光用符号表示图像,也用符号表示声音,是人类文明一大飞跃。

  18世纪末里昂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织工业所在地。1804年士兵兼纺织工约瑟夫.马利.雅卡尔发明加快编织的机器,加入调制解调器编程(加入有图案设计的穿孔卡片)在这个过程中揭示了有关信息的基本原理。把信息翻译成抽象符号用来储存和处理,任何信息都可以用两个符号打孔点和空白来描述(二进制)

  但信息发送和沟通方式千年来没有变化。电信技术出现前人们传递信息速度和传递物体速度一样。19世纪电使传输信息速度发生质的变化,解决如何用简单信号发送复杂消息。19世纪40年代萨缪尔.摩尔斯和同事阿尔弗雷德.维尔开发新的编码方式沿用至今使用电传输信息成为可能。利用长的和短的电流脉冲组合拼写出字母表中的字母。维尔建议在英语中使用的最频繁的字母用最短的编码。这种技术就是电报,奠定了现代信息时代的基础。

  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提出问题(麦克斯韦妖):只要简单的知道在一个充满空气的盒子里即将发生的情况,就有可能使其中一半更热,而另一半变得更冷,而无需使用任何能量。只要有分子运动的信息,你就能从无序创造有序,有悖于热力学第二定律。Just by using information, you could create order.

  阿兰.图灵:是构思现代计算机的第一人,它的唯一功能是操作和处理信息。1936年数学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奠定数理逻辑基础,他看出任何计算都包括两部分:数据和如何处理数据的指令。普适图灵机的诞生。

  克劳德.香农: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论文之一《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现代世界的通信网络基础。1948年发表,香农意识到信息量与它的含义无关,信息量只与这个消息如何不同寻常有关。他证明了如何信息都能转换成二进制数字,把信息的度量单位命名为binary digit(bit比特),bit是信息的最小量,具有普适性。

  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嵌入到某种形式的物理系统中。存在一个确定的、特有的最小能量被称为兰道儿极限,删除一比特信息所必须的能量。

  麦克斯韦妖将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中的两个联系在一起:对能量的研究和对信息的研究。信息远非某种抽象概念,它和宇宙中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序与无序》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