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幅扩招新闻类硕士!” | 拳打北大,脚踢复旦,清华的野心有多
日期:2020-05-15 22:46:16 作者:理想岛编辑部 来源:理想岛 阅读:

“大幅扩招新闻类硕士!”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清华招生办等相关报道

  

  今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消本科消息引发广大关注

  15日凌晨,清华大学新传学院团委主办的微信公众号“清华清小新”发布文章称:“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

  

  “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是否意味着清华的新传学院从今年开始就停招本科生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 “清华清小新”截图

  15日上午,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联系该学院一位工作人员时她表示,这一政策对于参加去年自主招生报考该专业学生应该无影响,不过,具体措施以清华大学官方通知为准,我们也还在等文件

  下午1点,清华大学新传学院院长助理金兼斌,在朋友圈发了自己对“清华扩招新闻类硕士”的评价

  来源:金兼斌朋友圈截图

  虽然官方文件还没下来,但从金兼斌的表述,清华新传确实将“停止从高毕业生中直接招收本科生。”

  而且,热搜飞了一天,也没见清华官方出来辟谣,而是委婉地回应说,“一切要等正式文件”。

  有清华学生表示“有点懵”,突然变成了最后一届新闻本科生了”

  来源:用户@在下小苏Su 微博截图

  01. 争论已久

  

  新闻人有必要院校学习吗?

  

  金兼斌称,“清华的这一调整,是对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有的素养技能反思结果,也是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反思的结果。”

  新闻传播专业,最为人诟病的一点莫过于涉猎广泛,但却没有在哪一细分领域做到精通

  行业进入门槛低,可替代性强,是前新闻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除此以外,作为一个基于社会现实人文学科新闻业往往更加看重实践能力和实操经验

  

  有观点认为,对于有志于从事新闻行业,同时写作思维逻辑方面具有天赋同学来说,花费四年乃至六年的时间,在新闻院校进行学习,是浪费大量的机会成本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红义博士,曾在东方早报以《新闻权威的消解与重塑》为题撰文称:“随着公众参与在专业新闻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排他性管辖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魏武辉老师对此观点评论道

  “在面对“去专业化”的同时,我们靠什么来重塑新闻权威?我们甚至可以再问上一问,“新闻权威”这四个字,需要吗?任何一个称得上专业的工种,都具备自己的专业伦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一些综合排名顶级的大学,包括藤校系列鲜见新闻学本科设置涉及到新闻传播学科,多是以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和以研究定位的研究所形式存在。

  而清华的这一举措,也被网友评价为“很聪明”——

  不用自己培养本科,而是聚全国优秀新传本科到清华而教之,挑选更突出的学生,集中更优秀的老师,很有可能在未来碾压人大、复旦等新闻名校。

  

  

  来源:博主@学术大观察 微博截图

  02.“强基”计划

  

  招生策略调整的真正原因

  

  对清华而言,这一举措背后真正的背景是强基计划

  5月7日,清华招生办公室发布《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

  

  

  “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

  

  

  清华“强基计划”,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以为强基计划是为了安排基础学科的专业招生,这绝对是个认知误区——强“基”,是强化国家“根基”,为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输送高质量人才。

  (来源:“清华招生”微公众号)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一直非常重视文学的发展,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同样纳入此次强基计划的“古文字学”。

  有了这一系列的动作,新传学院取消本科招生、大幅扩招硕士的做法,其实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正如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现清华新闻学院院长柳斌杰所说,“这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顶尖大学的内在要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客观上促使学校加快了对战略性学科的调整步伐。”

  后面一句其实更值得注意,换成大白话,就是新闻类扩招硕士是迟早的事,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决定提前执行。

  为什么提前执行?

  

  

  看看副院长柳斌杰对未来新传学子的第一个要求:

  

  “要认真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舆论斗争,继续针对新闻传播学科、新闻舆论工作、新闻传媒行业发展变化,发挥学科专业专长,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说白了,正是强基计划的一部分——国家急需具备新闻专业主义的高端人才,打赢舆论战。

  03. 改革的力度有多大

  

  清华的野心就有多大

  

  清华的对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还体现在书院制培养

  网传新传学院博导彭兰的这条“辟谣”评论,其实没有否认新传学院取消本科的决定,而是讲“文科生”以书院方式培养,这根本算不上辟谣

  来源:彭兰朋友圈截图

  根据清华的制度设计,将新成立致理、未央、探微、行健、日新五大书院,专门负责强基计划学生入校后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

  一方面,高中长期存在的文理分科制度,导致一批文科生缺乏科学精神,理科生缺失人文素养,这一现状迫切需要高校加强通识教育;

  另一方面,要想在基础学科、原始创新等关键领域,逐渐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就需要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

  而书院制,就是为了同时助力通识教育和培养跨学科人才。

  (来源:“清华招生”微信公众号)

  清华成立的本科培养改革领导小组,由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其实各大高校基本均成立了类似这样的组织,但聚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改革,罕有校级领导小组。

  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由清华大学中文系长聘教授王中忱担任书院院长。

  可以预计,今后清华的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主要有3种来源:

  本校出自日新书院的以人文基础为主的学生,本校其他学科包括各个理工学科专业的跨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及校外免试推荐招录的学生。

  这一信号,对广大学子也有重要意义。

  那就是,国家越来越需要真正的复合型人才,那么跨学科考研将更容易获得青睐,有多种学科背景的人在职场也会更吃香。

  一言以蔽之,“大幅扩招新闻类硕士”,是清华建设顶尖高校、以及为国家提供高端人才的战略性举措。

  这个尝试,勇敢而正确。

  参考资料:

  [1] 澎湃新闻.《清华大学回应“新闻与传播学院取消本科”》

  [2]一读EDU《清华“强基计划”,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3] 金兼斌教授朋友圈内容

  ▼▼▼

  单身硕博看过来!

  如果还没加入理想岛研究生交友群,

  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速速进群。

  北大女硕士、87年、身高167,想找一个77至89年的男青年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提升认知维度。

  

  ▼长按关注后,右上角设为星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幅扩招新闻类硕士!” | 拳打北大,脚踢复旦,清华的野心有多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