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是一部由杨帆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一):就是那么NB
第一次在豆瓣打五星,但也不足以表达纪录片的优秀。在想如果不在央视播,是不是可以看到更多素材,觉得在这样的平台会被精简压缩,但也止不住越来越好的步伐,希望会有更多的人看到,第一次看到《世界上另一个我》就是在记录频道,第一季,瞬间抓住眼球,自此开始关注,看过那么多故事,包括导演自己,不评价那种人生更好,拼尽全力只为让自己眼里的世界尽可能的完整,要认真努力有感受力的活着。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二):苦难和创造,使命感催着我们不断前行。
生活中的苦难从不停止,但总有人逆着风雨风里前行,唱着歌读着诗为生活涂满颜色。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拿着不同的剧本,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打怪升级。相比之前两季,帆哥更像一个特殊的旁观者,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令观众有机会体会不同的人生经历,这季看下来感触很深。总有人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这些主人公就像一颗颗远在天边的星星,安静陪伴着每个徘徊忧郁的夜晚。
真的要夸一夸剪辑了,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细节处理也很用心,充满着帆式诗意的表达。看第一集就哭到根本停不下来,谢谢你们的坚持和执着,让我们看到这样真诚的作品。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三):最差的一季
第一季完美,喜欢,第二季也是比第一季更好。这个第三。怎么可以这样,如此潦草的人物介绍式纪录片,居然比前两季宣传力度强那么多,真是够失望。确实期望和失望正比。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失望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四):在穷苦面前全世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每个人的活法不同,看看世界的另一边的他们是怎么活的。
平时就喜欢看CCTV9,1月2号在广告间隙里看到这个节目的宣传片,以前没看过这个纪录片,吸引我的是“南美季”这三个字,因为本人大学学的是西语专业,而南美洲除了巴西和个别国家其余大部分国家说的都是西语,而我又对神秘的南美特别感兴趣,于是就开始追。南美落后且穷我知道,但是片子里的主人公们即使世界与他们为敌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动且鼓舞,再想想自己,觉得生活得好像太衣食无忧了,惭愧!杨帆的旁白写得真地挺好的,对仗排比比喻,表达得有很独到深刻。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三第四集的主人公,何西一家,父亲早逝,独自抚养四个孩子,他的妈妈为了维持生计去西班牙打了十几年的黑工,省吃俭用,落下一身病根子,本是一个花季少女,因为落后穷,早早结婚生子,于是大部分的光阴都花在家庭上,真地很不容易,女人太伟大了,何西作为长子也不容易,15岁便开始为家里分担,照顾弟弟妹妹,姐姐又生了几个孩子,我真地无法理解本身家庭就困难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孩子,一次姐夫打小妹,被妈妈知道后妈妈哭着在电话这头说只要她活着就不允许别人打她女儿,因为她知道被男人打的感觉,并让何西带走弟弟妹妹,不知道现在妈妈回玻利维亚没有,希望他们一家早日团聚过上好日子,祝妈妈健康平安。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五):另一个我的另一个哎呀呀
央视跟完了10集 默默嚼完嘴里最后一口香蕉 满足的舔了舔唇 一秒精分 自言自语 :“我果然不仅仅是某个位面中的某个渺小存在啊!”
以前看修仙小说 说一对男女主折腾半天 大结局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世界居然只是以前一个上仙的储物袋…
我日了个仙人掌 当时就觉后背一凉 细思极恐 !但小说毕竟是小说 现实世界多维或平行空间什么的 尔等凡人还无法介入 这也是本仙这么多年看淡一切的缘故~ 摸摸假想胡须 妖娆感叹一下 世界皆幻象啊……
然鹅 今天看了这部剧作 我突然发现 同年同月同日生这个玩意 竟然比另一个维度另一个时空还危险!
天啦噜 本仙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错施了法 让人间出现了这种妖术 杨道友不知师承何派 竟将这妖术施展的如梦如花 连我这个法力无边的仙君都沦陷 看的这出幻象美滋滋喜滋滋爆米花一桶接一桶…
哎呀呀 好剧。
:能看到这的都是参悟到仙道真谛了 去吧皮卡丘 练气一层走起来!
整部看完 就是有种修行误入秘境 在无数幻境中寻找真我的赶脚 哎呀呀 好刺激鸭 对于已经修成大道的本君而言 这久违的小触动小参悟小激情 还挺有内味了ε-(´∀`;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六):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纪录片
今天晚上终于有空开始看南美季,刚刚才看完前两集,就已经被打动很多次,忍不住来碎碎念一下。比如第一集里面帆哥他们在玻利维亚面对因为缺水封路抗议的村民最后无奈选择跪地表明决心,即使语言不通,即使那些手持利器的村民看起来那么凶狠,那些村民在看到哭泣的女孩,也会俯身摸摸她的头安慰。在十字路口趁短短几十秒红灯时间表演杂技赚钱的男孩淌着汗大笑……帆哥说:“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对世界上瘾,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和你一样,坚韧的生命。” 旁白出来的时候,我的内心再一次流下感动的泪水。还有生活态度让我无比认可的杰圭琳,真想像她一样真正地为自己而生活。边看边疯狂点头并且截屏。 看的时候又回想起第一季和第二季里的很多画面。意大利的那一集,帆哥在罗马街头上唱《虎口脱险》的时候,真的有被感动到,让我觉得,浪漫也可以不用别人来制造,也可以是自己给的。还有中法混血的罗蕊,那时候片子里的她说不想和家里一样经商,想要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到现在已经来中国上了好多的节目,做了好多的show ,真棒啊大家都有在一直慢慢变好。其实看第二季的时候做笔记记下了好多超棒的摇滚乐队和书籍,感谢帆哥推荐! 但是谁能想到形象如此硬汉的帆哥,其实也喜欢陈绮贞呢?我也是在纪录片里有一次偶然听到背景音乐用了绮贞的歌,当时好惊喜,觉得原来我一直喜欢的不同的人和事物,他们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啊。后来机缘巧合加了帆哥的微信,还留言问过他是不是喜欢陈绮贞,帆哥说是他曾经的女神。那时候看帆哥发朋友圈去了2019年陈绮贞房间里的音乐会天津场,我觉得好奇妙,因为我也有买那一场的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去而把票转给当时素不相识的天空清澈boy ,到现在我也已经和他一起看了三场陈老师的演唱会,他也成为我见面次数最多的网友了。当时和天空清澈boy去上海看陈老师正好赶上帆哥问大家的新年计划,还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就先想到了这么多,我要赶紧去把后面几集看完啦!再次感谢帆哥,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在影响很多人!南美季超精彩!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七):给生活激起一点涟漪
看完《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过去快有三个月了,一直拖着没写的剧评,现在也来补上。其实想来写剧评一是因为一朋友,二是因为疫情期间实在无聊。
2020年的第一个月的末尾,新冠肺炎肆虐了全国,这注定了这将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而在一月的早些日子《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播出了,这两件对我来讲都意义非凡。《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在过去的一年里激励着我,让我坚持“去做”的人生信条,而这次的疫情让我更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生活的本身就是困难,别想那么多去做。
事情还得从去年的三月说起,那时我因机缘巧合和一初中同重新联系上了——我发现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看电影。后来我们一起去参加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观影活动,那是我们初中毕业后大概五年的第一次见面,在这儿我就称呼他为D君吧。
D君提到杨帆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并强烈推荐我去看。早在那时候之前我就在电视上看了一点,那时对此还不是很有兴趣,便立马跳过去:现在D君反复推荐,我想也该试着去看看,说不定有什么收获。对了在我看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前两季后,他又向我推荐了导演杨帆的一本书《就活一次,拼尽全力》,同样我也去看了。
前前后后下来,又是纪录片又是书,活生生让我对杨帆心生敬佩,也是羡慕不已。
杨帆,1990年10月5号出生;
13岁骑完川藏线;
16岁完成纪录片《在黑暗中奔跑》;
18岁横渡琼州海峡;
19岁完成拍摄纪录片《赛季》;
20岁创作著作集《在黑暗中奔跑》;
21岁开始拍摄制作《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可谓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
他曾为了安心写作,将手机投入河中,并坚持每日写作1000字:我也模仿了杨帆——噢,不是丢手机——是每日写作1000字,只是到后来没能坚持下来。
而在最近我决定重启这个计划,这也算给自己的一个答卷。
我也不啰嗦了,别想那么多了,去做!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八):【搬运】《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导演手记/杨帆
2017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周,我带领团队第一次踏上了前往南美的班机,这次行程的目的是调研,寻找跟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南美主人公。为了高效,我们兵分两路,A组前往说西班牙语的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B组前往说葡萄牙语的巴西。万米高空,目的地不尽相同,但对远方的向往照亮一众行者疲惫的心房。今天,我们的出发湮没在众多的旅程中,但是当未来史学家们总结《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既讲述了中国故事,又撰写了世界九零一代的命运档案的时候,这两个飞往南美的摄制组就是两团小小的火苗。
为了专心工作,我卸载了微信。就像2012年我做《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第一季的后期剪辑一年没更新微博一样,我的斗志依然旺盛。理想,梦想,是摇滚乐里出现的高频词汇之一,它也是很多年轻人面临的难题:你心里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理想到底应该如何实现?我的答案是:用执着的热情。
去南美前,我们不认识一个当地人。没有导游,没有地接,寻人之路纯凭硬闯。在投入和积极的现场办公中,我们得到了阿根廷广电总局的局长米格尔的欣赏,得到了玻利维亚国际时装周主席维罗妮卡的帮助……他们帮助我找到了南美当地的“另一个我”们。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九):硬核的骑士精神 立体的寻人之旅
现实羁绊住了我的脚步,但我选择用眼睛跟随帆哥一起启程。
他是骑士精神的“玄奘”。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讲述的是环球摩旅寻找异国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的故事。但我最初却把它误以为是摩托车硬核穷游之旅,那是2016年冬天CCTV9播出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第一季第八集《最长的穿越》。帆哥在俄罗斯的旅程中签证时间有限,骑着心爱的长江750小摩托日夜兼程,连洗澡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他就身藏洗发露、牙刷、牙膏、毛巾等“违禁品”,偷偷摸摸地去一家银行洗个冷水头。当时我想“这穷游方式也太硬核了,一般人骑着挎斗摩托车在俄罗斯免费但却寒风凛冽的高速上一路颠簸都够呛了,大冬天的还要在银行的洗漱间洗个冷水头”。但后来仔细观赏完了第一季后,我发现对于具有“玄奘精神”的追梦人帆哥来讲,在俄罗斯7328公里的赶路骑行中,能在银行洗个冷水头、能在路边加油站用热水泡盒泡面、能在芬兰的加油站旁搭上帐篷露宿一晚,无疑像玄奘在莫贺延碛大漠里寻找到了一丝可以饮用的水源。
他是记录奇妙世界的“哥伦布”。
自从被帆哥纪录片中的硬核“衣食住行”的方式所吸引后,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完整的纪录片来看。当时是2016年年底,只有第一季能够看。每一集纪录片都只有不过短短的25分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普通人跟团去到一个地方旅行,往往会乘飞机,住在市中心最繁华的酒店,欣赏城市表面最风光的一面,通过导游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去千篇一律的商业化小吃街品味当地的美食。而帆哥却用硬核骑行和寻人把一个城市的底蕴和人文风情挖掘得彻彻底底。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另一个“我”的记录展现了城市与城市中的另一个“我”的关系,通过另一个“我”的成长经历,将这个城市的人文风情4D似得凸显出来。同时,一路骑行的拍摄、航拍以及城市延时摄影的片段也将主人公所在城市的美丽整体地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他在雨季的俄罗斯仍然坚持骑行。俄罗斯的高速路上下着大雨,而且一下就是好几天,不论多么仔细的封盖,都阻挡不了雨滴渗进衣服,最后汇进了裤裆里,这让骑行的他仿佛坐在一个水洼上。
雨滴渗透了雨衣打湿了衣裳,但他却用身体感受着一个城市的温度,用骑行测量一个城市的广度。
他是纪录片的全能“达芬奇”。
最初,只看了一小段央视片段的时候,以为帆哥只是一个“爽走不解释”的硬核骑士,但后来发现他的职能远远不止这一个。他是全能的“PR”,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登上第二天报纸寻人、上异国当地的电视节目寻人,甚至还采访了冰岛的总统;他是整个旅程的导演,不仅负责现场具体拍摄还要规划整个寻人旅程;他还是记录片中异国主人公的摄影师;他更是回国后,面对海量的摄影素材的剪辑师,能把欧洲、南美洲的大量视频用脑袋变幻出每集25分钟的纪录片。
最后,致敬帆哥风雨无阻的骑士精神,感谢用这三季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纪录片带上我们一同出发。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南美季》观后感(十):为什么南美季如此让人失望?细数它的十宗“罪”
在 VLOG 概念还未普及的年代,大部分 VLOG 都披着纪录片的外衣,实则为没深度、没主题、没思考的吃喝拉撒睡视频。这类纪录片有个特点,就是大部分画面没拍到也没记录到,全靠自己直愣愣得在镜头前夸夸其谈。
2015 年新春,杨帆诚意满满地带着《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在央视横空出世。我一边看,一边感慨:“妈呀!这主题、这剪辑、这节奏,牛逼!”在我心里“《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是国内旅行类纪录片中最好的,没有之一。”这个观点从未改变。
正因为对《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第三季的无限期待,才让我的失落和失望情绪更加强烈。下面就是我给出的原因,排名不分先后;
一、主题上:
1.从一部公路旅行纪录片,变成了一部南美人日常纪录片,我不排斥南美人的家长里短,但我不 CARE;(要看南美人文风俗,有无数选择)
2.失去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中的“我”(杨帆),只剩下世界上的另一个人,旁白里的“我”变成了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少了“我”与“另一个我”的文化和性格等冲突;
3.成片的寻找过程基本一笔带过,显得找人如此轻松,缺少了旅行类纪录片吸引人的悬念和戏剧性,失去了灵魂;
二、 片子上:
4.“另一个我”多浮于表面和琐碎,不是泛泛而谈的拼凑,就是将人物的丰富与饱满刻画成琐碎,观赏性极差;
5.第四集这么好的机会,“我”却不租一辆摩托车跟着一起走,难道三个“我”在路上不有意思嘛?最后虎头蛇尾,一段浪漫之旅草草收场,不如一开始就一起坐车去。
6.最后一集雪崩,把所有寻找过程的艰难历程放在一起,还不如每集放一点来得更加强烈。正因为前面忽略了找人的过程,到最后一集的情绪没有堆砌起来,所有的艰辛、努力、升华都不能让我感同身受。
三、深度上:
7.节目在地域的广度上增加,却没在年龄和时间的维度去拓深,这么多年过去,并没看到《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成长,以及“我”的全新思考;
8.如果只是不断地去不同的地方找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而不去思考这个年龄层人的成长和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变化,那还不如像第二季一样回去看以前的人来得有意思,类似 7up;
四、平台上:
9.谁能想到从小狂放不羁的杨帆,却妥协于央视平台,让发布日期一拖再拖。虽然好的主题和内容时效性更长,但这两年正是视频自媒体爆发的年代,也是画质全面提升的年代,观众的品味和要求早就上了一个阶梯,所以越晚发就越弱势。
更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要选央视平台?为了名?为了履历?还是为了什么? 难道导演以为这个年代还有很多人守着电视看节目吗?或者以为央视影音是手机和电脑的必装软件?另外,不管是原片画质问题还是平台的压缩,成片的清晰度开到最高也很迷,用电脑观影的体验极差,不是这两年该有的画质水品,看着难受。
10.既然杨帆选择了央视播放,那就要接受所有因此导致成片质量不佳的后果。平台时长、集数、排期和审核限制,必然影响导演的创作自由和剪辑节奏,这是我对南美季剪辑缺乏灵性的自我安慰。
五、最后总结:
视频自媒体全面崛起的时代,留给《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时间不多了,是全面进化还是没落消亡?!
最后,如果还有下一季,希望导演慎重选择平台,拿出更多的诚意来。这么好的 IP 和基础,是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千万别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