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客官晚上好,Z爸周一到周四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周五、周六、周日则和爸妈们唠点儿童不宜的历史事故。今天的故事不适合讲给孩子们听。
(撰文|Z爸 图|网络)
明朝初年,西南地区有一个村子,多姓杂居,村民们都爱去一个叫杜正的秀才家玩儿。因为秀才家房子多,好玩,家庭情况也较为富裕。
这杜正是个少年秀才,当时才十七八岁,人很聪明,长得也帅,属于“一个村的风水都集中在他身上了”的那种。杜秀才已经定亲,未婚妻家在附近魏寨,因为未婚妻生了疮病,所以,才一直没有完婚。
杜秀才家向东第三户人家,生活着另外一个小农之家,姓郝。这郝家有一个姑娘,名唤二妮,今年只有十四岁——因为从小发烧烧坏了脑子,所以,这二妮的智商,很不在线,村里人都叫她傻二妮。
二妮虽然脑袋不灵光,可是却没有影响长相,十四岁的女孩,已经发育得要样儿有样儿,要条儿有条儿。
二妮虽智商不在线,却很美
这一年的立秋时节,杜正正在和自己的堂妹杜圆圆一起说话,他字正腔圆的朗诵古人作品,引得杜圆圆十分羡慕。搁现在话说,算是“帅哥加持文艺,自带拉风底气。”
这边杜正发挥的正起劲,那边,傻二妮大大方方的走过来了。她歪着头看了杜正一会儿,突然走上前去,拉住杜正,说了一句话,彻底把杜圆圆给惊住了。
这十二个字嘴里一半肚里一半,吐出来之后,杜正也不顾朗诵什么名篇了——他立刻去拿点心给二妮吃,眼里有掩饰不住的慌张。
二妮傻,杜圆圆可不是个傻姑娘,她透精着呢,这几句话让她立刻撤离了堂哥家——脸红得喝了半碗水,还是没下去。
杜圆圆想:堂哥杜正一定跟二妮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才会招来这样的话。因为好奇,也为了堂哥的前程,杜圆圆跟二妮交往起来,好套出二妮嘴里的话。
立秋打猪草的时候,杜圆圆领着二妮去了田里,给二妮一些好吃的东西,俩人就开始交谈起来。
这一交谈,杜圆圆的耳朵都竖起来了,事情的真相,彻底把她雷住!
二妮说了什么?杜圆圆赶紧告诫堂哥罢手。
杜圆圆问二妮:“你那天说吃奶奶是怎么回事?”
二妮说:“杜正哥哥领我去柴房,先吃奶奶,然后又干了可好玩的事儿,你不知道,可舒服啦。完事之后,他还给了我五个铜板,我去买了麻糖吃,可好吃了。”
杜圆圆战栗着问:“你告诉我这些话,还跟谁说过?”
二妮想了想说:“我从来不跟任何人说,因为杜正哥哥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小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因为你给我点心吃了,我才告诉你的!”
杜圆圆又问:“你跟杜正哥哥在柴房吃奶奶了几回?”
“那好几回了,都是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去的,可好玩了!”二妮说。
杜圆圆叮嘱二妮,千万不要再跟外人说起这事儿,不然的话就再也不给她点心吃,二妮高兴的答应了。
当天晚上,杜圆圆把杜正拉到一边,劈头盖脸说了一通。她告诉堂哥:“如果继续这样,将来你连个媳妇也娶不成。”
杜正晃着脑袋,连连点头,并且发誓再也不和二妮有纠葛了。
腊月时节,杜正的未婚妻疮病痊愈,正式和杜正完婚,新婚小夫妻琴瑟和鸣,狗粮撒的满满。
杜圆圆又套过几次二妮的话,二妮表示,杜正没有再让她去柴房,她去杜正家,也被挡在了新房之外。
二妮的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谁料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句话刺破秀才秘密
老光棍找到乐趣,很快共享
又过了一个月,杜圆圆和二妮在一起描红,二妮突然说起了另外一个吓人的事儿。
二妮说,村里的老光棍老于头,有一次路过她家门口,给她了一小块烧肉,并且告诉二妮,烧肉,他家还有很多。
二妮跟着老于头就去了于家。老于头拿着另一块烧肉说:“妞,你去掉上衣,叔就给你吃烧肉。”
“可是我去掉上衣后,老于叔又干起了杜正哥哥那一套,老于叔虽然很臭,但是,下面那种感觉,好得很。我又向他要了五个铜板!”二妮说。
这段交谈,杜圆圆想来想去,没敢告诉别人。再后来,二妮不去找杜圆圆玩了,杜圆圆喊她,她总说,她很忙。
一年后,杜圆圆出嫁,这事儿,跟微博似的,也就断更了。
被老光棍哄骗
四年后突然传来惊人消息,多名老头被抓
四年后的收稻季节,这个村庄突然传来惊人消息:二妮和老光棍郝三被二妮父亲老郝头带上公堂。随后,十几个老头,被县衙带走。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因为收稻谷,二妮家的人都去田里干活了,留二妮在家做饭。可是割稻割到一半,老郝头的镰刀坏了,需要回家重新拿一把镰刀。
老郝头热得一头大汗,回到自己家门口,还没进门呢,就听见二妮屋里传来了不可名状的声音。“三叔,你让我喊你三爹,爹,我好好呀!”老郝头踢开门一看——跟二妮在一起的,居然是本家的郝三。
上了公堂,二妮断断续续的说出了十七个老头的名字,这些人,都跟二妮发生过关系。这里面有些是老于头介绍的,有些是主动找她的,每个人发生完关系后,都会给二妮五个铜板。
一起震惊全省的骗奸傻女案,就这么浮出水面。
被多名老光棍欺骗事发
杜正功名被革,乌纱落地
县太爷顺藤摸瓜,审问这个事情的源头来自哪里,二妮说出了杜正的名字。
此时的杜正已经中举,并且被外放陕西担任县尉,是县里的二把手。
县太爷立刻奏报上级,很快,朝廷的命令下来了——杜正骗奸心智不全少女,罪不可赦,着革去功名,摘掉乌纱,回原籍由地方官发落。
十七个中老年人,都被打板子流放不等。村里二百年来唯一的举人杜正,被判流放三千里。
读书是干什么的?明辨是非,引领社会正能量,这算读出来了!反之,即使学问再高,如果干不冒烟的事儿,那也是素质最差的渣滓。
往期回顾
向上滑动阅览
奇案|羞死!中年美妇累死小情郎案
奇案|睡了3000个男人的清末欲女
野史|蛇妻
野史|俏寡妇半夜潜水,拿下五个男人
野史|杨幂一样美女,死一天后竟然能复活
野史|娘子可怜土匪,出了事
奇案|他睡觉不盖被子,嫂子偷看破了功
奇案|我老婆竟与一匹马私通
奇案|窝囊!他与我比赛,看谁能睡服我老婆
野史|土豪的鸟特怪,谁见谁死
野史|藏在洞里的男人,一个顶三个太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