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儿子活埋79岁瘫痪母亲:留给天下父母的4个教训
日期:2020-05-10 16:15:23 作者:书馆君 来源:个人图书馆官网 阅读:

儿子活埋79岁瘫痪母亲:留给天下父母的4个教训

  图片来源 .com

  一则新闻,把我的三观都要震碎了!

  最近,一则男子将79岁老母亲活埋入废弃墓坑”的新闻报道让无数人惊掉下巴

  据悉,男子马某在5月2日晚将自己79岁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拉到郊外,亲手将其埋入一处废弃的墓坑之中,好在妻子报警及时,工作人员顺利将老人救出并送医救治

  79岁、老母亲、瘫痪在床......无论谁到这些字眼,也不免中凄然。

  人常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可是原以为只有在剧本里才会出现事儿,竟然真的在现实发生了。

  1983年,日本曾上映过一部电影《楢山节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贫穷山村里,由于粮食短缺,老人一到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任其自生自灭

  这则新闻,简直就是这部电影的现实翻版,让人唏嘘不已。

  报道发生后,有人说,男子枉生为人,简直禽兽不如;也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还有人说,老人的内心该多么绝望啊......

  是啊,人生在世,任谁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事已至此,马某对母亲造成的伤害或许已经无法挽回。但是,对于你我来说,留给我们的教训却有很多。

  为人父母,这四条人生潜规则,关乎孩子,关乎自己,一定要知道

  生而为人,应守住最基本的底线

  老话说得好,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尚且如此残忍,很难现象,他对这个世界将会如何。

  正如新京报在一篇文中写道:生而为人,应守住最基本的底线。对自己亲生母亲下此毒手的人,不仅有违人伦道德挑战社会道德伦理底线,更触犯了法律

  为人父母,要教育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有底线意识,有些事儿,坚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曾在网上看过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快递寄存点的物品频频失窃,后来经民警调取监控视频显示,有一对母子经常在这个地方逗留。而且,视频中的一个小男孩多次抱着快递物品在这里出入

  民警找到这个男孩,果然不出所料发现了很多他人丢失的快递。

  后来,在民警的连番追问下,这个妈妈承认,是自己教儿子去偷快递的。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藏着一对父母,真的不无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都是白纸,没有分辨是非能力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时候,便需要父母在第一时间引导和规劝。

  事件中马某的行为,既违背了人伦道德,更触犯了法律的底线。虽然我们无从知晓他从小受过怎样的教育,但是,一个从小有深刻的法律底线意识的人,是不至于犯下如此错误的。

  德智体美,教育的首要,还是培养孩子的德行。

  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让知法守法的底线意识深入脑海,才能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当中不至于误入歧途,酿成悲剧。

  图片来源 .com

  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是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是一个多么温情、让人感动的“情话”啊。

  然而,多少温情的美好面对无情的现实都让人欲哭无泪。

  当男子活埋老母亲的新闻曝光后,一些媒体从官方的采访中还了解到该事件的一些细节信息。

  “母亲大小便失禁,家里臭烘烘的。”这是警方对马某进行审讯时,马某自述的作案动机。而且马某也坦言,活埋母亲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蓄意已久。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还是想说,久病床前有孝子,也有不孝子,孝与不孝主要还在于儿女有没有真正对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恩并付诸行动。

  “你小时候不是爸妈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的?”一些网友的留言很好地打脸了马某的这种想法。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有多不容易?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演员葛优的一段台词发人深省:

  打在胎里,就随时有可能流产,当妈的一口烟儿就可能长成畸形,长慢了心脏缺损,长快了就六指,好容易扛过十个月生出来了,一不留神还得让产钳把脑袋夹扁了,都躲过去了,小儿麻痹,百日咳,猩红热,大脑炎,还在前面等着呢。哭起来呛奶,走起来摔跤,摸水水烫,碰火火燎,是个东西撞上,咱就是个半死......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每一个来到世上的孩子都被父母精心呵护才能长大成人。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会感激父母对他付出的一切,才能对这份与生俱来的“生死之交”感同身受。

  还记得去年高考后那位“跪谢母亲”的考生吗?当王恒杰微笑着走出考场,径直走向母亲,跪倒在地,大声喊出了一句“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

  这短短的一句话,温暖了天下多少父母心!

  是的,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是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每一个家长,不仅要学会让孩子在爱中长大,更要学会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共情,学会爱他人。

  图片来源 .com

  储蓄健康,比储蓄钱更加管用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贫家母子也同样是万般难。

  这一点,在此次活埋母亲的悲剧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二。

  据警方消息,事件中的马某是老人的大儿子,此前老人和二儿子居住,但是二儿子去年生病无力照顾母亲,便转由大儿子照顾。然而,面对79岁还瘫痪在床,衣食坐卧都难以自理的母亲,同样是普通家庭条件的大儿子来说,也是难上加难。

  近些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报道层出不穷,人们对生活压力大的感受也日益强烈,很多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都感到焦虑。

  人们不仅要问,老话说的养儿防老真的有用吗?

  央视著名主持人岩松曾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过一些看法。

  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孩子不孝顺,是一对小年轻上面四个,上面这四个顶上还剩两三个。

  请问,他养的起吗?

  想当年,人们深信养儿防老是保障,现如今,人们调侃养儿防老已成笑谈。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让无数人深感无可奈何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穷已经让人如临深渊,病,更会直接将人拉入绝境。

  白岩松也说:

  我觉得第一位是攒,攒健康。

  如果这个85、86岁是男的平均寿命的话,我就希望咱别占人便宜,活到八84岁就行了,但我80才得病,83才得大病。可千万别演变成了好像我活了85岁,70岁就成了病秧子,75岁就常年跟医院打交道。

  您,承受不了,孩子承受不了,社会也承受不了,所以储蓄健康要比储蓄钱管用。

  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真的是金玉良言。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只能过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一夜暴富多是空想,不让自己一夕入病或许更值得我们关注。

  毕竟,无论子女多孝顺,都禁不住被父母的疾病折磨;无论家底多殷实,在大病大灾面前,都难免被掏空。

  拥有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图片来源 .com

  为自己而活,爱孩子也要多爱爱自己

  这次“马某”事件中,最令我莫名伤感的,是这位老母亲被工作人员救出后的反映。

  村民说,她曾说是自己爬进去的。她开始担心儿子,害怕儿子被送进监狱。

  这些话里没有抱怨,没有哭诉,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她对自己的儿子仍充满温情、满怀希望。

  就像开头说的电影《楢山节考》中的老母亲一样,年迈的阿婆直到上山的最后一刻,心里担心的还是大儿子何时续弦生子,是二儿子以后能不能找到妻子。

  可是,这些父母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为自己活一次?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特别羡慕那些能活出自我的人。最近刷屏的B站宣传片《后浪》引起了广泛讨论,朋友圈很多爸妈辈的人看完都很有感触。

  片子一开始的台词是这样的: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父母跟孩子对话时,经常有一些口头禅:

  “还不都是为了你?”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要不是为了你,爸/妈早就如何如何了”

  ......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小时候,每当从爸妈的口中听到这些话,总感觉有些无趣,老是拿我当借口,我是累赘啊。但是慢慢长大后再突然想起这些,却感到莫名的心酸。

  中国的父母都活的太累了。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记得住孩子是哪天出生的,记得住孩子是哪一天开始上学的,记得住自己爸妈爱吃什么爱穿什么,却经常忘记自己的生日,忘了给另一半准备一份生日礼物。

  我们总是不自觉的认为父母给予孩子一切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在为人父母前也曾是个孩子。

  真心希望,我们的父母辈们能在有生之年多为自己活一次,儿孙琐事由它去,邻居亲朋不要比,爱子女的同时也要多爱爱自己。

  老舍先生曾在书里写过这么一段话: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母亲节到了,祝愿天下所有父母都能笑口常开,事事顺遂,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属于自己的后半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儿子活埋79岁瘫痪母亲:留给天下父母的4个教训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