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半生已过,学会放过
日期:2020-05-06 09:45:18 作者:慈怀兹心 来源:慈怀读书会 阅读:

半生已过,学会放过

  收听详解版《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

  《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

  原著 | 弗雷德里克•方热

  解读 | 无尽夏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韩丹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介绍的书是《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这是慈怀为你读的第八百四十本书,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想要查阅每天一本书的详解版,点击文首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让你更好更完整把握书中精华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焦虑似乎已成为一种传染病,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焦虑中。

  成年人的焦虑都是无声无息的,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也束缚了我们的行动力。那些被焦虑严重困扰的人,甚至连正常工作社交都无法进行

  那么,引发焦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解除焦虑,解放心灵?

  《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这本书为我们指明了出路。书中指出,人们的焦虑感大多源自内的自我批判和苛责。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是找出那些导致我们焦虑的内心的批判声,然后通过学习练习一些简单易行的对治技巧,摆脱这个声音对我们的控制

  本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方热是法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和精神医生,现任教于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著有《医治受伤的自》、《肯定自己!与他人更好地相处》等畅销书籍,已经帮助许多人走出困境体验更加成功丰盛的人生。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趟自我理解与疗愈的旅程

  自我苛求的表现

  

  执着完美与不敢说“不”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完美主义使人瘫痪。

  这是因为,许多完美主义者总是强迫性地要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他们要么因为害怕不够完美而不敢开始;要么分不清重点,纠结于每一个细节结果真正重要的部分却没做好。

  在作者的患者中,辛西娅就是一个有着严重完美主义者倾向的人,她也经常被自己的完美主义弄得焦虑不堪。有一次,两个女性朋友准备参观她的新,她对这次来访格外重视,因为家里的装修都出自她一人之手。

  在朋友们拜访的前几天,她就不停地想还有哪里需要完善,结果又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把墙壁全部换了一个颜色。但她仍没有停下来,继续细枝末节上反复折腾,直到快把自己逼疯。

  通过沟通作者发现,迫使辛西娅执着于完美的是她对自己的苛求。许多完美主义者内心都有这种自我苛求的声音,他们在这个声音的影响下不断逼近完美。

  然而,完美并非一个可以衡量标准最多只是一种理想,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完美主义者注定遭遇挫败,而他们又会付出更多努力来洗刷自己的“失败”,结果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变得越来越焦虑。

  除了完美主义,另一种常见的自我苛求的表现是不懂得拒绝。

  安娜是一个典型的不会说“不”的人。比如,她有一个朋友经常来她家串门,每次来还要带上四个孩子,而安娜平时工作压力非常大,回到家只想休息。可是每当朋友提出要求时,她虽然心里抗拒,嘴上却表示欢迎。

  安娜就是我们所谓的“老好人”的典型代表。

  作者指出,有“老好人”模式的人之所以难以拒绝别人的要求,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有一个声音不断对他们说:“你不能自私,要做个好人。”“你不能这样做,会伤害别人。”正是这个声音,使他们总是屈从他人的意愿,无法拒绝他人。

  事实上,无论是完美主义还是迎合他人,都是自我苛求束缚我们心灵的表现。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穿越表象深入核心,认清这种苛求源自何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内心的自我批判声,

  源自童年的经历

  自我苛求,也就是内心的自我批判声,是导致各种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左右着我们对事件的看法,也束缚了我们的行动

  作者告诉我们,尽管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出现在眼下经历的情境中,但实际上它的根源存在于很久以前的过去,它是童年时期我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

  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惹人厌的、哪些又是好的、可爱的,这些都是为了设定条件来训练我们求生,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如果我们做得好,会因此得到表扬和认可,如果我们无法达成父母的期待,将会受到批评甚至某种惩罚。

  童年时期的伤痛,以及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负面认知,影响着我们长大以后的行为和自我价值感。

  为了避免受伤,得到父母更多的爱,我们就会为自己定下一些人生准则,比如:要为人正直,要把控一切,要为成功而拼搏,让别人高兴等等。

  美国认知疗法的先驱阿尔伯特将人生准则定义为:“一个人给自己定下的不可改变的准则”。

  人生准则有时的确能指导我们的行为规范,但是当它变得不可改变时,就具有了强制性。它变成了一种自我苛求,钳制我们的行动,而且经常扭曲事实,放大消极面,将我们的身心拖入焦虑之中。

  内心的自我批评声向我们诉说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些形成于童年时的人生准则。

  对于每一个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人来说,重要的是意识到,我们真实的自己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用严苛的人生准则来逼迫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做自己的同盟,

  对内心的自我批判声说“不”

  现在我们知道了,内在的自我批判声形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它在我们生活中存在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像粘在我们身上的第二层皮肤,难以剥离。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听从着这个声音所有的指令。

  因此,为了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首先要和这个声音拉开距离。

  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想象内在的批判声是某个站在我们身后的人,或者是一个勾在你肩头的人,一直说个不停。

  经由这样的想象,你就和这个声音拉开了距离,你也能更清楚地看到它是如何干扰你的生活的。

  接下来,就是运用自我肯定法对内心的自我批判声说“不”。

  作者强调,所谓的自我肯定法,指的是肯定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并且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表达出来。

  这意味着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不再一味取悦他人,而是肯定自己的价值和他人一样,自己的意愿也和他人的同等重要。

  但我们不仅要能对别人说“不”,更重要的是对内心的自我批评声说“不”。因为令我们困扰、焦虑的主要因素不在别人身上,而是源自我们的内在。

  一旦和内心的自我批判声拉开了距离,你就能成为自己的辩护律师,主动回应这个声音对你所说的话。

  当它对你进行批评、苛责时,你可以拒绝相信它的话,并用“什么、为什么、如何”这些词进行开放式提问,要求它拿出证据,给出更明确具体的回答。

  在你的提问和质疑面前,内心的自我批评声通常都会偃旗息鼓,因为它其实没有什么确凿论据来支持它的话,它所说的与你的人生现实并不相符。

  如果你正在做事、或正处于与人交流中,感到很难抽身出来对内心的批判声进行回应,也可以在事后记录下当时的情形,再对这些内容进行质疑。

  通过这样的练习,你实际上是在肯定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你拒绝相信内心的批判声,也拒绝再按照它的命令来生活。

  内心的自我批判声虽然像一个严苛的暴君,但它其实并没那么强大,它之所以能影响我们,是因为我们对它缺少察觉。

  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下定决心和它拉开距离,不论它说什么都要继续前进,掌控自己的生活时,它就再也无法影响我们了。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部分。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有所要求,也正是这些自我要求,让我们拥有美德,获得成功,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当这些要求变成一种苛求时,我们就被束缚住了,不仅无法顺利地实现目标,还会陷入难以自拔的焦虑深渊。

  现代人的焦虑,固然跟生活的压力有关,但更关键的根源还在于这种难以承受的自我苛求。

  其实,总是想要满足别人的需求,未必能让别人感到满足,最后伤害的却是自己。即使事事拼命追求完美,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人无完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坦然地接受自身的缺点,才有更多精力发展自己的优点,全力以赴去做自己擅长的事。

  生而为人,我们需要的是少一些对自己的苛责和批判,多一些与自己和解的释然与欢喜。不讨好别人,不苛责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过好这一生。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为每天一本书的简版,查阅详解版欢迎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

  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是慈怀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听书服务,特地打造的一座成长图书馆。相比在公众号上的内容,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内容更完整,功能更丰富,一起了解看看吧:

  内容更完整:小程序为每天一本书解读详解版,目前已经有700多本书目。每天20分钟,陪你读懂一本书。

  小程序进入更方便:无需下载APP,进入小程序登录后,微信首页按住屏幕下拉,即可在顶部出现的小程序栏轻松进入听书,再也不用在浩瀚的文海里找到当天的听书了。

  找书、作者、主播更方便:公众号每天推送过后,再想找到哪篇文章就不容易了。于是在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首页顶部,我们专门设置了搜索入口。想听什么书,找哪位作者,听某个主播的声音,直接搜索就好了。

  点击下图进入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收听详解版内容

  欢迎喜欢每天一本书专栏的书友们点击图片体验,长期畅听可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如有任何疑问均可添加客服乐乐(微信号:chdsh04)咨询详情哦

  *注:配图来自Pexels

  *文:无尽夏,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新书《远行·西藏》已上市,生活是一壶琐碎,内心要有一片海。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慈怀每天一本书的签约作者,欢迎后台回复“阅读达人”了解相关事宜。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领取你的成长图书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半生已过,学会放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