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爱情故事》是一本由[日] 柴门文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9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面比前面写的好呢,只是后来安排莉香怀孕,是想让丸子走的更彻底么,也罢,不是自己的终究留不住
●原著的莉香完全不能忍,没有哪个男人会喜欢这种成天发神经的女人
●前面看的心力交瘁,后面看的稀里哗啦。 莉香真是太激烈了。太自我了,而完治又是太温柔太善良了。可是,现实告诉我们,再善良的人也是要生存有爱人的。莉香的奔放,里美的温柔,想来也觉得完治最后会选择里美。 我喜欢莉香,可是不讨厌里美,这和电视剧真的不一样。同时,我觉得三上非常的暖男:) 对完治,完全没有厌恶。当完治说出“临阵逃脱,不是我的风格”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从来都不懦弱,只是心软而已。有的时候,有个人会对你心软,即使他最后选了别人,都是温暖的。
●大多数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丸子或者里美,内心纯良美好,相信真挚的感情。所以,我们才会喜欢莉香和三上,因为他们拥有我们不敢企及的坦荡和率真,如野马奔驰的任性,光脚踩在草地上的真实。
●这不是我们以为的纯爱也不是电视剧里的纯爱,这是活生生的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每一步其实都是逻辑的选择
●电视剧过于美化了,还是原漫比较写实,虽然原漫里的莉香不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
●还可以吧。电视剧的改编算是很成功的了。对故事线和人物性格经历改的其实都不算大,内核一以贯之,并没有说脱离原著的精神,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只保留了主要人物姓名和结尾。但确实原著里的人物缺点优点都更加突出。喜欢的会更喜欢,不喜欢的会更不喜欢。
●内容怎么也值得了五颗星,与看过许多遍的电视剧相比,情节和人设虽然略有不同,但动人之处并无不同。另,纸张和印刷质量可以烂到这种程度,译林出版社负一百颗星直接去死好了!
●这个原著漫画和同名电视剧就像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原著漫画里的莉香更奔放,她有点像现代社会里的卡门,只是她不会像卡门那样杀人越货而已。记得看电视剧时,我还在想莉香为什么不喜欢三上呢。果然,原著漫画里的莉香想睡三上的欲望甚至不会在完治面前有所掩饰……
我很喜欢赤名莉香的笑容和敢爱敢恨的性格,但是,她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她的爱太多了。
不管持续多久的爱,一旦爱上就如同烈火一般。我不管你比我大多少,不管你是什么人种,不管你有钱没钱,不管你结没结婚,都要用力去爱。传统观念中的男人女人都很难接受吧?
反正丸子这种懦弱却又畏畏缩缩的男子肯定是不适合莉香的,可是莉香就是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他。
不管在哪一段感情中,大概总是喜欢得更多的那一方会更悲剧。
漫画里莉香对丸子说:要是丸子叫我,哪怕澡洗到一半,哪怕没穿衣服,都会急忙赶到你跟前。我可以整完都把你紧紧抱在怀中,抚摸你的头发,不会有一丝瞌睡,会一直凝望着你,目不转睛。
看到这里我目瞪口呆,因为这种浓烈的爱,如果我是丸子,我肯定会想逃的,我觉得我承受不起。也难怪部长说:莉香的爱是五个 男人能承受的量。
所以,带着笑容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勇敢的活下去似乎对莉香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了吧。那么多的爱没有男人能接收的话,她凭借自己的笑容,勇气,能力大概也能很好的活下去的吧。
若干年后 如果她和三上,丸子,里美再相逢又会是个什么结局呢?大概就是俗套的“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吧
《东京爱情故事》读后感(二):不去爱,还敢期望被爱
最近有人翻出《love shuffle(旋爱/爱情洗牌)》里绵羊君的机场行李箱告别吻,不断喊着“苏苏苏”,就是这样忽然发现,大学时追着的剧都成了怀旧梗。
上世纪90年代,听上去竟已有一股灰尘气,但就在那个时期,诞生了至今仍不褪色的许多经典与美丽。
文艺作品不过时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世界前进速度远低于预期,时光流逝二十年,身边却依旧少有赤名莉香这般激动人心的女性。
事情往往阴差阳错,作者玩笑说莉香是自己厌恶对象的写照,可读者们最后却最爱她。
我们都是平凡的完治、里美与三上,我们个个都得承认自己没有莉香的热量。
【对于东京,我有这样的感觉:
“东京Love story。”
硬要在题目里加上“东京”,也只是我个人的深意。
Love story是爱情故事。
关于爱情,若说有一点能确定的,那就是“爱情必然结束”。
爱情结束时,剩下的就是爱恨交织。那就全凭如何用心了。
《东京爱情故事》的主人公有四位。完治、莉香、里美、三上。这四人的爱情模式与恋爱状态,是这部作品的主题。直到四人的爱结束为止,就是这部作品的故事。
爱并不存在于“我爱你”这样的话中。我总在想,如果日常片段里,偶尔能捕捉到隐藏的爱的样子,画出来的话。
就像繁茂树林的叶隙,翩翩蝴蝶时隐时现,我想将稍纵即逝的“爱”,留点什么在纸上。
1990年3月 柴文门 】
原著是漫画,译林引进,完全的日本原版风貌,真是令人激动不已。
有道德癖的人看了漫画大概要对莉香大皱眉头了,比剧版的流言蜚语更夸张,原著里莉香性格更热辣,行为更大胆。
不过,其实这样的莉香才更足够令丸子困惑吧。如果是如剧里那样完全可爱专情的姑娘,还是教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丸子如此难以爱上她呢。
不过爱情故事的改编妙就妙在,爱情这个核是可以不需要逻辑的。不讲理没道理电光火石一霎那,身处其中者也无法言喻。呵,可怕又美妙的爱情啊。
允许我自私地把莉香理解为白羊座吧,这种我们自己都会嫌弃自己的星座,却有着连我们自己也无法表达的热烈魅力。
冒失,莽撞,却也不论如何都不想掩埋心意。
是无论如何被她的行为震惊也无法从心底里讨厌的姑娘。
是以为可能会厌恶最终还是无法自拔爱上的类型。
小心些啊,小心,她的心,有韧劲。
如果你觉得她可以自愈,你就尽管去伤她的心。没关系,伤完她还是会笑着的,还可以勇敢地再遇见你。
《东京爱情故事》读后感(三):未必真实的东京爱情故事——东京爱情故事漫画原著读后
2015年11月1日,在当当以48元买进一套《东爱》的漫画原著,虽然印刷质量实在一般,但我但是心满意足。
有网友说,现在还对《东爱》念念不忘,直接暴露了你的年龄段,对于这一点,我只能大方地承认,我想现在的小年轻应该难以理解一个33岁的猥琐男人为什么会抱着一本画风如此粗糙的漫画时不时地微笑,呵呵,犯花痴了吧。
早已知道,漫画与日剧的故事有很大不同,所以,即使以前很早就已经收集到了漫画的电子图片版,却一直没舍得看,我想二十岁以前的我是很难接受漫画里的莉香的。现在就不同了,书这个东西,在不同的心境下读,就能读出不同的东西。
当年看日剧的时候(大约20年前),很喜欢莉香,很讨厌完治做事的优柔,犹豫,有时无主见有时却挺轴。看过了漫画原著之后,我能明显的感受到莉香爱情的压迫感,和贺社长所说的“五人份”,完治是承受不了的,只能败下阵来,虽然漫画里的完治比日剧要优秀的多,并不是犹豫不决,温柔与轴的分寸也把握的相当好,但是显然,他的道行还不够。
那么谁有这个道行呢?遍观全书,我个人认为,有两个人。其一,是三上,我个人认为,其实最适合莉香的就是三上,三上是唯一一个能够既真诚且自如地应付莉香的人。可惜三上虽然表面上那个样子,内心其实是很传统的,(如果说莉香代表着东京,变化无常,那么完治和三上都是代表爱媛的——尽管三上好像不太承认,他还是那一方水土养育的,所以他死活不愿意留在东京)他想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寻找安定感,所以他最先选择了里美,一个“一直会等在家里的女人”,后来选择了长崎(长崎貌似跟里美不是同一类女人,但是我坚信,总有一天她母亲会把她教导成那样的女人,这也许也正是三上拼命想修复跟岳父母的关系,以致要搬到仙台去的原因之一)。他其实是不想和莉香有发展的,什么“对朋友的女朋友没兴趣”之类,只是托词而已,以三上的性格,要是想上,早就上了,更何况里美就是完治撬走的,三上完全有理由上啊。真替莉香可惜,三上其实很不错的。
第二个能降得住莉香的人,是和贺社长。在整部书中,和贺社长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每当关键时刻,社长总会适时出现,在感情方面或是工作方面给完治和莉香以无私的指引和帮助。除了最早抛妻弃子的离家出走之外,我实在没看见他做过一件错事。看看完治对莉香说“爱”之后,莉香的那些要求【第二册252页】“以后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想起我的样子,然后心里说早上好”,“黄昏时要把一天做的事都告诉我”,“我要你来时,即使是半夜你也得开车赶来我身边”,“每周一次的休息日,从早到晚,你都得抱着我”,“24小时都要紧紧抱着我,24小时都要爱我,要在我耳边说情话”……(《河东狮吼》即视感,但莉香与柳河东的不同在于,她不是单纯地要求,她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我所要求的这些,我自己对你通通做得到,这正是这个女人的可怕之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莉香在感情这方面,实际上还保留着赤子之心,是需要男人“宠溺”的,甚至有点儿像宠溺女儿一样。在这一点上,愿意宠溺她而且有能力宠溺她的,就是和贺社长。但是最后莉香却拒绝了他,走了,只能解释为莉香不愿意受束缚吧,可惜了。
对于日剧版,记得有一句评论,有多少男人喜欢莉香,就有多少女人恨她。其实男人们也知道,莉香这种,做情人挺好,做妻子挺累,很少有男人会跟自己过不去吧。然而里美和长崎,我是不喜欢的,觉得她们的对男人的各种要求和期待看似理直气壮,实则是无理无力而且苍白的,可是这种女人似乎是符合日本的“主旋律”,“主流价值观”什么的,总之,她们居然都幸福了。
莉香幸福了吗?也算是吧。
有没有人应该幸福而没有幸福的呢,我认为是有的,那就是整部书中我最欣赏的女性角色,里美的同事,北川老师。我认为北川甚至可以说是女版的和贺,非常明智,非常理性,但是也许在柴门老师心里,明智,理性,这些标签本就不应该属于女性吧,北川老师的结局居然没有提,大概还是光棍儿吧,这就是配角的悲哀。
其实,我觉得北川跟三上也挺配的,柴门老师说长崎是临时决定的主角,我在想,如果当时选定的主角是北川的话,这故事应该更好看,这会是两个人斗法的故事。
又说到三上,柴门老师的编辑说,老师就是喜欢三上啊,就是喜欢三上。其实我是羡慕三上的,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说,三上几乎是个完人,可是羡慕有什么用呢?明知道自己成不了三上,只能努力别让自己吃成三胖就行了。
爱情故事竟以结婚生子为结束,可见中日文化之相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幸好还有莉香给我以希望,莉香怀孕了,她说她新的爱情故事刚开始。
开始还是结束,原来也在一念间。
(完)
《东京爱情故事》读后感(四):漫画和电视剧的对比(其实是拉踩)
漫画里人物都很丰满,更加真实,而且会结合人物原生成长经历来解析其性格,每个人都不完美,莉香也是。
爱情也有好几种形态,都有其看点,牵连整合性更高,这才叫东京青年们的爱情故事吧。
反观电视剧,剧情简单、片面又狗血。通篇模式就是女一人美心善痴心付出追求男一,男一却把女二当女神,女二却是男二的舔狗,男二则是个花心萝卜。女一追到男一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没热乎,编剧需要转折了,女三入场,男二抱女三被女二看到找男一求安慰然后狠狠虐到女一,最终唯独她out出局其他两两配对……电视剧虽然改编了莉香性格,但结局却跟从原作,导致一种扭曲,因为按照剧中的塑造,莉香是值得一个好结局的。漫画中的莉香没有得到爱情,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不是给其他人物扣上绿茶婊和渣男帽子就可以一概而论的。
我感觉主创的改编都对不起电视剧演员的演技和原创音乐。一味美化莉香,把重心聚集到莉香一个人身上,弱化其他人物的刻画,这样导致了人物设置的失衡,以及一种深层次的不和谐。当然,电视剧的特点决定了其改编的方向,就是要弱化合理性和逻辑,刻意丢掉一部分深度,使剧情冲突更加尖锐激烈甚至表面化,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大部分观众会一边倒的支持莉香骂其他人“没有心“;另外,电视剧为莉香安排的各种痴心、诚挚、纯粹、为爱付出的桥段都成为了虐心经典,站在偶像剧的角度简直完美。也成功塑造出了令人难忘的完美莉香。只能说求仁得仁吧。
其实,那个年代的电视剧,无论国内外,都有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塑造一个真善美高大全的女主,然后所有人狠狠虐她,让观众气的牙根痒痒,整天要痛骂剧中人、为主角痛哭,最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女主好人好报修成正果收服众人心,如此牵扯观众,创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当然东爱剧把悲情贯彻到底,在观众心里留下永久的意难平,所以反而更加经久难忘。由于这也不是它自己的原创,反而有点歪打正着了。
而漫画里描写的感情纠葛十分细腻,转折也不突然,人物动机有迹可循,婉转微妙。读漫画后,读者会有所思考,会为每个人物唏嘘和感叹,而不是一边倒。
漫画作者还用心良苦的用地域特点、童年经历加到各个人物特质上,譬如用非洲成长经历来体现莉香的奔放不羁和野性;又用丸子饲养驯化动物的经历体现其对莉香的吸引力和二人的羁绊;三上家庭的极度缺爱体现他内心无法摆脱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进而导致其浪子一样难以安定;里美对二人的吸引更加不是简单的贤惠、温柔、传统这些特质,而是她从童年以来就对二人带来的温暖,以及和丸子的相通;就连剧中打酱油一样的尚子,原作中也是个极富个性的人物,看完能理解为何她能驯服三上这个野马,其二人的感情纠葛也有看点。从人物的对白里能看出人物们,ta们有困惑,也有思考,ta们的决定和选择,有着自己的认知判定和理由。
尤其需要说丸子这个人物。和很多人看法不同的是,我认为剧中的丸子不像爱过莉香,而漫画中的却像是爱过的。虽然电视剧里让丸子说过一堆情话也做过一点浪漫的事,但那是被动的被莉香感动和引导的,在一起后他并未真正关心过莉香的内心;漫画中好听的话没说多少,但他曾主动的自发的进入莉香的世界试图去理解她,也真正关心过她的内心。剧中的丸子沦为工具人,与其说他是爱情里的主角,一个真实的人,不如说更像是莉香那美好纯粹恋爱的投射对象。原作中他并非这样子拖泥带水,头脑不清,傻乎乎心里没点数的憨批,这边刚被女友感动到失语,转头看见女神就能忘干净。当编剧需要转移走向,推进剧情了,就强行让他突然变心、变渣、犹疑不决,也看不到他的心路历程。我简直难以理解剧中他哪里有一点值得那么好的莉香爱的那么深刻热烈。真的难为了那些解析剧集的人给他整合出一大堆优点,那种被整合出的“凤凰男传统优点“(淳朴、善良、保守、传统……)俗套到简直是糟粕。而且剧中他真的不善良,没有心到可以。连饰演者都不认同这个人。
原作里丸子这个人身上最吸引莉香的大概就是他身上“救赎“的力量吧,也就是“暖男“特质。他并不是一味被照顾、不成熟,反而他比较迁就莉香。虽然是被倒追,二人也不清不楚就在一起了,但在一起后他对莉香有真诚的付出,试图理解和温暖她,也敢于承担。漫画里是丸子为了她而放弃出国工作的机会。他也一度好好对莉香,努力磨合,为二人关系做出过努力。他的转变也并非无缘无故,没头没脑。同时原作加入了事业工作变动对年轻人爱情的影响。这多么的现实。总之,就是这些转变走向是有基础的。
总之,漫画的细微刻画能让人深入理解成年人感情世界里的复杂、易变、微妙、年轻人特有的不安定和纠葛,人性幽微难测,个性百态;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那么纯粹,有很多灰色地带,感情里也存在着暧昧不清,可能现代人动辄骂这个渣那个婊拿三观来说事,但时间会告诉你答案,什么才是真实的样子,什么才值得书写和呈现;人并非一下子成为某种样子的,都是要经历的,遗憾与犯错,纠葛与牵绊,动荡与拉扯,成为后来安定下来的样子,以至于让人想,是不是那个过程更令人回味呢?结局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啊。
这样的结局也是合理的,符合现实的。因为现实中大多数时候,人最后都和与自己相近的人走到了一起。这有令人无奈的地方。因为人都有被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吸引,爱的热烈疯狂,以为承诺和爱情可以战胜一切的时候。这些对抗和信念,最终却都屈从于现实,大多数人选择了让自己更加舒服的爱。丸子是,里美也是,三上也是……只有那个不愿意妥协的莉香,肆意奔走在东京街头,继续按她心中的样子追寻着爱。
《东京爱情故事》读后感(五):一些书与漫画的对比(算是辣菜
漫画里人物都很丰满,更加真实,而且会结合人物原生成长经历来解析其性格,每个人都不完美,莉香也是。
爱情也有好几种形态,都有其看点,牵连整合性更高,这才叫东京青年们的爱情故事吧。
反观电视剧,剧情简单、片面又狗血。通篇模式就是女一人美心善痴心付出追求男一,男一却把女二当女神,女二却是男二的舔狗,男二则是个花心萝卜。女一追到男一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没热乎,编剧需要转折了,女三入场,男二抱女三被女二看到找男一求安慰然后狠狠虐到女一,最终唯独她out出局其他两两配对……电视剧虽然改编了莉香性格,但结局却跟从原作,导致一种扭曲,因为按照剧中的塑造,莉香是值得一个好结局的。漫画中的莉香没有得到爱情,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我从她身上看到好多名篇里女主角的影子:松子、余虹···类似的女性角色几乎无一例外都没有得到幸福。)不是给其他人物扣上绿茶婊和渣男帽子就可以一概而论的。
我感觉主创的改编都对不起电视剧演员的演技和原创音乐。一味美化莉香,把重心聚集到莉香一个人身上,弱化其他人物的刻画,这样导致了人物设置的失衡,以及一种深层次的不和谐。当然,电视剧的特点决定了其改编的方向,就是要弱化合理性和逻辑,刻意丢掉一部分深度,使剧情冲突更加尖锐激烈甚至表面化,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大部分观众会一边倒的支持莉香骂其他人“没有心“;另外,电视剧为莉香安排的各种痴心、诚挚、纯粹、为爱付出的桥段都成为了虐心经典,站在偶像剧的角度简直完美。也成功塑造出了令人难忘的完美莉香。只能说求仁得仁吧。
其实,那个年代的电视剧,无论国内外,都有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塑造一个真善美高大全的女主,然后所有人狠狠虐她,让观众气的牙根痒痒,整天要痛骂剧中人、为主角痛哭,最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女主好人好报修成正果收服众人心,如此牵扯观众,创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当然东爱剧把悲情贯彻到底,在观众心里留下永久的意难平,所以反而更加经久难忘。由于这也不是它自己的原创,反而有点歪打正着了。
而漫画里描写的感情纠葛十分细腻,转折也不突然,人物动机有迹可循,婉转微妙。读漫画后,读者会有所思考,会为每个人物唏嘘和感叹,而不是一边倒。
漫画作者还用心良苦的用地域特点、童年经历加到各个人物特质上,譬如用非洲成长经历来体现莉香的奔放不羁和野性;又用丸子饲养驯化动物的经历体现其对莉香的吸引力和二人的羁绊;三上家庭的极度缺爱体现他内心无法摆脱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进而导致其浪子一样难以安定;里美对二人的吸引更加不是简单的贤惠、温柔、传统这些特质,而是她从童年以来就对二人带来的温暖,以及和丸子的相通;就连剧中打酱油一样的尚子,原作中也是个极富个性的人物,看完能理解为何她能驯服三上这个野马,其二人的感情纠葛也有看点。从人物的对白里能看出人物们,ta们有困惑,也有思考,ta们的决定和选择,有着自己的认知判定和理由。
尤其需要说丸子这个人物。和很多人看法不同的是,我认为剧中的丸子不像爱过莉香,而漫画中的却像是爱过的。虽然电视剧里让丸子说过一堆情话也做过一点浪漫的事,但那是被动的、被莉香感动和引导的,在一起后他并未真正关心过莉香的内心,他从未主动自发发自内心对莉香产生兴趣;漫画中丸子好听的话没说几句,态度也淡淡的,但他曾主动的自发的进入莉香的世界试图去理解她,也真正关心过她的内心,他也一度与莉香心灵相通过。剧中的丸子沦为工具人,与其说他是爱情里的主角,一个真实的人,不如说更像是莉香那美好纯粹恋爱的投射对象。原作中他并非这样子拖泥带水,头脑不清,傻乎乎心里没点数的憨批,这边刚被女友感动到失语,转头看见女神就能忘干净。当编剧需要转移走向,推进剧情了,就强行让他突然变心、变渣、犹疑不决,也看不到他的心路历程。我简直难以理解剧中他哪里有一点值得那么好的莉香爱的那么深刻热烈。真的难为了那些解析剧集的人给他整合出一大堆优点,那种被整合出的“凤凰男传统优点“(淳朴、善良、保守、传统……)俗套到简直是糟粕。而且剧中他真的不善良,没有心到可以。连饰演者都不认同这个人。
原作里丸子这个人身上最吸引莉香的大概就是他身上“救赎“的力量吧,也就是“暖男“特质。他并不是一味被照顾、不成熟,反而他比较迁就莉香。虽然是被倒追,二人也不清不楚就在一起了,但在一起后他对莉香有真诚的付出,试图理解和温暖她,也敢于承担。漫画里是丸子为了她而放弃出国工作的机会。他也一度好好对莉香,努力磨合,为二人关系做出过努力。他的转变也并非无缘无故,没头没脑。同时原作加入了事业工作变动对年轻人爱情的影响。这多么的现实。总之,就是这些转变走向是有基础的。
总之,漫画的细微刻画能让人深入理解成年人感情世界里的复杂、易变、微妙、年轻人身上特有的不安定和纠葛,还有人性的幽微难测,个性百态;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那么纯粹,有很多灰色地带,感情里也存在着诸多暧昧不清,甚至心猿意马。可能现代人动辄骂这个渣那个婊拿三观来说事,但时间会告诉你答案,什么才是真实的样子,什么才值得书写和呈现:现在的作品往往媚俗,一味试图塑造完美无缺的人物讨好大众于一时,但沉淀下来的人都会明白,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点,敢于面对人的缺陷、书写和呈现真实的人性的创作者才是真正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和负责任的态度,也才会创作出经久不衰的作品;人并非一下子成为某种样子的,都是要经历的,遗憾与犯错,纠葛与牵绊,动荡与拉扯,成为后来安定下来的样子,以至于让人想,是不是那个过程更令人回味呢?结局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啊。
这样的结局也是合理的,符合现实的。因为现实中大多数时候,人最后都和与自己相近的人走到了一起。这有令人无奈的地方。因为人都有被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吸引,爱的热烈疯狂,以为承诺和爱情可以战胜一切的时候。这些对抗和信念,最终却都屈从于现实,大多数人选择了让自己更加舒服的方式去爱。丸子是,里美也是,三上也是……只有那个不愿意妥协的莉香,肆意奔走在东京街头,继续按她心中的样子追寻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