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遇见《这里是中国》一书,
地理知识才又一次“站上了神坛”。
该书由耿华军带队,用时3年,
从上百万照片中挑出365张风光照……
整编成《这里是中国》!
53张绘图+365个风景,
而且巧合的是,挑选的照片中,
尤其以俯瞰取景的比重最大。
--
《这里是中国》来头不小,
地理控都知道,
“星球研究所”就是地理控大集会,
每张图的美都是“地理式”的。
这点令人不得不服气。
说起中国的起源,
彼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
青藏高原长高后,都有什么变化?
一是冰川广布,有4万多条,
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这都是后话。
在地理控眼里,
中国就是一个三级跳高手,
在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里,
如:蜿蜒雄踞、气吞山河的万里长城;
每一个风景都能说一整天,
每一张图都可以琢磨一整天。
--
中华风景千千万,耿华军却说,
“我们对生活的这片土地了解得非常少”。
耿华军小时候是地理迷,现在是地理控,
几年年,他创办了“星球研究所”,
带着几个地理控,全心全意做地理科普。
在他们的知识库里,地理就是“冷知识”,
新鲜,有趣,涨姿势,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例如:毫不起眼的河南,确孕育了中华文明。
4820个汉姓中,1834个起源于河南,
300个大姓中,171个源于河南。
河南的不起眼名符其实,
河南的文明发源地的身份也铁证如山。
又如:富庶而开放、诗意而浪漫的江南,
它满足了文人对美好事物的所有想象,
但却少有人知,江南成功的“五部曲”,
在历史上,5个城市的发展,
手把手“扶起”了俏丽的江南。
第一是魏晋南北朝时的战乱,
北方人南迁,南京率先崛起;
第二是隋唐时,大运河的修建,
让扬州在“烟花三月”里一夜成名;
第三次是南宋,建都杭州,
杭州抓住优势,发展起来比迅猛龙还快;
第四是明清时,手工业、工商业发展,
让盛产丝绸的苏州声明远扬至欧洲;
第五是近代,抓住科技发展优势,
长江的“龙头”上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能把人们心目中朦朦胧胧的烟雨江南
解析地如此有条不紊,直白清晰
——敬你是一个“理工男”!
美哉,风景!壮哉,中华!
翻开《这里是中国》,一眼万“米”。
一步一脚印,踏遍足骨的土地,
是一种收获;
一页页翻阅无与伦比的大美河山,
是一种乐趣。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那么大!
一定要去走走瞧瞧,好好感受一番,
只是在荷包还没有鼓胀起来的时候,
就先跟着《这里是中国》过过眼瘾,
“领略地理世界之奇妙,
感受中华文明之瑰丽!”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处仅作分享
· 今日赠书 ·
---
江山如此多娇,说一说你眼中最美的中国
/
礼节君挑2个留言各赠《这里是中国》一本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于有礼有节微杂志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