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她 给 自 己 挖 好 了 坟 墓 。
日期:2020-04-23 00:46:00 作者:社交实验站 来源:概率论 阅读:

她 给 自 己 挖 好 了 坟 墓 。

  ?

  打开概率论 的第 382 篇文章

  上次放假回时候奶奶突然告诉我,她已经给自己挖好了坟墓

  我一下子里发酸,没忍住哭了出来。

  姑姑听了之后说:“现在谁还用棺材啊,人死了,一把火就烧了。”

  奶奶只是笑笑。她说她知道,但还是想住回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

  成年之后,我开始拥有选择权

  我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居所,旅行地点工作类别……

  同时,其中也掺杂了太多丧失感。丧失了家人童年密友,以及停下来重新陪伴她们的时间

  可长大不就是这样吗?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必然失去另一些。

  一些总会抵消一些,我劝自己别太自责

  直到听到奶奶说:“你们工作忙,我给自己挖好了坟墓。”

  那一刻,我才突然意识到,之前我所认为必然会被抵消掉的那个部分,才是我最该握紧抓牢的。

  我开始想起,这个被我独立生活之后的种种所抵消掉的老人,曾怎样为我舍弃了自己的大部分生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她生活里的重心

  我摔倒了她比我更疼;我穿少了她比我更冷;我稍有不顺,她就辗转难眠

  我一切都好,她便一切都好。

  

  奶奶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因为是个女孩子,所以被卖到了别人家

  她一生提心吊胆辛苦操劳

  经历文革,给日本人煮过粥,也被狼吓得半死过…

  她陪伴了我最重要的童年,但是我却没有时间陪她安度老年。

  奶奶曾经总会及时蓄满自己,在被需要的时候准时出现

  她给的关怀,像水像电,像米像盐,是平常生活里最常见的那些细枝末节。常见到没有人担心会消失。

  我默认了她的陪伴是太平常的东西,不需要什么点缀修饰

  就算某一天我们离散了,电话和电话还连接着,只要保持任何一种连接,我们就还在一起。

  但是奶奶深夜被推进病房神志不清到快要不认识我是谁的时候,我才发现,曾经的无数种连接,突然就消失不见了。

  我们面对面,但奶奶了我是谁。我们的联系方式就躺在对方手机里,但是奶奶不会再想起来打电话给我。

  那些我习以为常的连接,原来也如此脆弱

  直到奶奶住进医院,直到她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的离开做好准备

  我才意识到,我长大了,奶奶也变老了。

  在此之前,奶奶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我的念想里。

  唯独没有,活在我的陪伴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感叹世事无常

  四年前,初中同学患上罕见白血病,她在朋友圈发起众筹

  原本乌黑亮丽长发被剃成光头,卧在病床性格大变,终日沉默寡言。最后一家人跑去北京治疗病情才终于得到控制和缓解。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疾病

  三年前,姥爷去世,我第一次体会到一个活人变成一抔灰,是如何短暂却也因而漫长的过程。

  这是我第一次接近死亡。

  而当听到奶奶说给自己挖好了坟墓,我第一次明,家人的陪伴究竟意味着什么。

  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就可以搜到关于疾病,死亡,人口老龄化的大数据,以及相应的解决之策,从政府津贴,养老保险,到智能机器人的辅助。

  同样,我们从来也都不缺对相关事态的优劣分析。

  我们只是缺少,那一点点的时间和意愿。

  

  长大后,我总是在用理智权衡着感情。

  知道谁可以包容我,就会趁机再让她等等我;知道什么样的感情不经营也不会褪色,便常年疏于照料,直到水分慢慢流失。

  我总觉得陪伴是很重的东西,所以干脆就什么都不做。

  而她们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拥抱,一句问候,一个回头。

  奶奶需要陪伴和关怀,姥爷需要我出席他的葬礼,身患重病的初中同学需要我随手给她捐一点手术费,而童年密友,只需要约一场酒。

  无论是生前的关怀,死后的告别,偶然不幸中的支援,还是平常日子的碰面、想起来时寄过去的礼物,都是不同形式的陪伴。

  如果不能日夜相守,那可以用这些零散的陪伴来告诉对方——

  “我一直都在。”

  一直以来,我好像忽略了这一点。

  我们沿着各自的轨迹慢慢长大,偶尔停下来回头张望,会发现总有一些人在原地停留。

  只是她们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也许更成熟,也许更苍老,也许更衰弱。

  那么,趁她们都还在的时候——

  别让她们觉得自己一个人。

  我不想改变世界了,

  我只想陪陪你。

  文 案 柚 子

  编 辑 柚 子 、又 一

  图 片 来 源 网 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她 给 自 己 挖 好 了 坟 墓 。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