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偷窥了下年薪169万的岗位,我还是选择月入5千…”
日期:2020-04-21 11:00:21 作者:啡小沫 来源:啡小沫 阅读:

“偷窥了下年薪169万的岗位,我还是选择月入5千…”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啡小沫

  如果喜欢啡小沫,可以把我置顶星标哦~

  作者 | 啡小沫

  来源 | 啡小沫()

  转载联系授权()

  01

  “我当年想是成为画家,学了这么多年美术,明年就要毕业了,真的要去互联网公司设计吗?”

  这是我周末吃饭时,偶然听来的隔壁桌的一句聊天。就着这个问题,我想起来一些往事

  我在同济读大学时候,是转专业去的建筑系,而转专业要考美术,因此我大一的时候,上了好几个美术培训班接触了不少美院毕业开画室做美术培训老师

  很多人聊起年的梦想,都是想成为画雕塑家当代艺术家的。但毕业后,他们纷纷进入了培训行业

  为什么?迫于生计

  画家、雕塑家们赚钱规律,符合幂律分布,即个体收入会在很宽的范围变化,波动跨越多个数量级。

  这个市场赢家通吃,少数人成为知名艺术家,名利双收,更多人可能辈子也熬不出头穷困潦倒

  而在能力并没有大的差别情况下,倘若一个艺术系学生进入了美术培训行业,那便是进入了一个从业者收入符合正态分布的行业。

  这个市场,赚大钱的人不多,穷困潦倒的也少。大部分人踏踏实实干,都趋向于赚取个行业平均利润

  那时候线上教育还没有发展起来,正态分布的形态更加突出高校边开个画室教教学生,养家糊口过个小康生活总是不成问题的。

  倘若不是资源雄厚,或者天赋异禀,其实从从业者收入符合幂律分布的行业,进入符合正态分布的行业,是不错的生存策略

  比如演员这个职业,收入更是很极端地符合幂律分布。

  很多年轻人演艺圈顶流在荧幕上的光鲜形象吸引,梦想成为演员。其实可以去横店看看体验群演,再重新思考下梦想。

  如今很多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做演员的同时,用自己外形优势尝试抖音小红书带货,分享穿搭、美妆。有人评论不务正业,我倒觉得是不错的探索

  想在演艺圈走到金字塔尖,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倒不如先用好自己的优势,在更符合正态分布的带货业,当个KOL,或者哪怕KOC,赚取一个通过努力获得的平均利

  日后能成为演艺圈顶流当然好,倘若成不了,也有个保底未来。且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了基础保障,才更有坚持去博一个小概率成功底气

  02

  看穿一个行业、一个职业从业者收入的特征,能帮助我们人生岔路口,做出更优的决策

  去年,我们小区一个家长,就为自己女儿选专业的事情犯愁。她女儿不读书成绩不行,预估只能考上大专。她听说金融专业好,想把女儿塞去学金融相关专业,去请教一位大学教授

  大学教授给的建议是,最好不要选择金融,尽量去选择比较实用的技能类专业,比如幼师、计算机、汽修、护士、厨师等等。总之,选一个感兴趣的技能,能直接对口就业的。

  细想这建议背后的逻辑,仍然与行业的特征相关。

  相比于比较实用的技能类专业,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选拔门槛要高很多,从业者的收入也更偏向幂律分布。

  大家眼里的金融行业高大上,从业者赚大钱,其实准确地说,是少部分金字塔尖的从业者赚大钱。

  您得有光鲜的学校学历背景、最好是顶尖名校毕业,完美的实习经历,最好还有不错的家庭资源加持。

  基金经理足够高大上?平均年薪169万,最高的甚至能上亿。我们来看下各大基金公司近年来的从业条件:招聘门槛基本是“硕士及以上”。据2018年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735名基金经理,硕士占比为80.27%,博士为13.47%。而87%的基金经理,来自复旦、清北、上财等12所名校。

  且金融行业里,大部分基层岗位的人工智能替代率很高,这在未来将会加剧这个行业从业者收入的金字塔结构。这从近年来全球银行的裁员数据中已经能窥见端倪。

  虽然有句话是学历不重要能力更重要,但这真得选对赛道才成立。不是万分热爱非干不可,没必要把自己摆在一个学校不达标简历都过不了的行业死磕。

  这么看来,如果是读大专,选择一个对学历没那么严苛要求的、市场需求量大、从业者收入更加符合正态分布的赛道,显然是更优策略。

  蓝翔校长有句名言:来蓝翔不学技术,那和清华北大有什么区别?

  充满智慧啊有木有!

  03

  转行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朋友问我30岁想转行晚不晚。

  首先,真的不晚。未来都百岁人生了,谁还没个三段式职业生涯?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才是小概率事件。

  但其次,也真得擦亮慧眼评估下您想转入的行业。

  倘若你想进入的行业,是个符合幂律分布的,那恐怕还是得慎重评估下自己是不是有成为天之骄子的祥瑞之兆,否则那真是转行的超级hard模式了。

  如果你处在正态分布的行业,是不是就能高枕无忧吃平均利润了呢?

  别急,世界并没有这般美好。

  有很多行业,长期没有巨头,没有垄断,竞争者繁多,从业者都活得还行。这类市场还有个专门的名称,叫蚂蚁市场。

  比如插线板,家喻户晓的公牛,也只占据了行业30%的份额。

  互联网时代,蚂蚁市场们的肥肉,必然会被很多行外的颠覆者盯上。

  众所周知,小米就强势进驻了插线板行业,49元的极致设计,引发了行业大地震。

  公牛并没有倒下。它在小米插线板的冲击下,快速跟进,学习互联网的打法,又利用自己在供应链、研发、线下渠道等综合优势,快速反击,成为了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经典案例。

  但在更多蚂蚁市场,比如净化器、充电宝、手环,小米都迅速做到了第一。

  在小米的感召下,如今各行各业,都有更多“小米们”,希望通过模式创新,争做各个蚂蚁市场的“行业大象”。

  随着互联网更深入地与传统行业结合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渠道在变化,工作成果的边际交付时间在被颠覆。因此一个行业是符合正态分布还是幂律分布,也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时刻对环境的变化保持敏感,终身学习,不断迭代认知,也许是我们这代人逃不掉的宿命。

  -END-

  你的转发

  是对小沫最大的支持

  也许你还想读这些,点击阅读:

  硬核福利 |这样买股票,一年能省不少钱

  爆款好课| 一位36岁裸辞,工作10年的人忠告:没有这3项底层能力,别想拿高薪

  小沫观点 | 知乎高赞: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穷?

  专业测评| 未来5年,哪种职业最适合你?丨职业性格评估

  欢迎添加『啡小沫』个人微信号

  围观小沫朋友圈

  作者:啡小沫,985硕士

  前互联网平台联合创始人,首席市场官,

  多个财经/职场平台特邀作者,定居北京。

  公众号:啡小沫() 知乎:啡小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偷窥了下年薪169万的岗位,我还是选择月入5千…”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