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il 8
“ G O O D N I G H T ”
▼
我说我看到过这么个所谓女权博主,专门教小女孩儿怎么识别有钱人,并且怎么让他给自己花钱。我每次看到这种微博都匪夷所思,仿佛来到异世界。而且一旦评论区有反驳者的声音,支持博主的人就会去对呛:没人给你花钱,你好可怜啊。
朋友:这能叫女权吗?这难道不是叫女生跪下吗?
的确啊,成年人找别人要钱生活是不是跪下,当然是。但不可否认,对一些无知女孩来说,这就是「女权」了。
朋友跟我一起叹气,还是多读书吧女孩们。
怎么发现事情的本质?怎么从它的起因、发展脉络里找到未来路线和隐患?还有更基础的,站在对方的理性角度去设想问题,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你们俩的关系建立在什么之上?有句话是,除去亲情,一切关系都可称是某种合作。
你有对合作项目的完整预估吗?如果没有,那就是「凭感觉,拼运气」。
朋友跟我聊起过这么个「很漂亮,但不读书」的女孩儿。喜欢一个人就首先要睡到,揽过来再说,让他做裙下之臣,哪怕对方是有妇之夫。
她把跟30岁已婚男人在一起的事情分享给我朋友,我朋友不好跟她争论,只是旁敲侧击说,原配发现怎么办啊。
她说发现了就撕x呗,不瞒你说,上一次那个原配也找我撕了,还闹到了我的学校,但我觉得对我没影响啊,她的样子太夸张了,她才像个疯女人呢。
“而且,大叔真的比小年轻好多了,反正他能带你去的地方,小年轻没一个去得起。”
她呢,年纪轻轻做惯三,无歉疚之心,其实就是追逐廉价的不合理快乐,做事不考虑后果。
说句会被骂的话,书读少了,容易没三观。成年世界怎么可能只是“我想要,所以我想办法让你给我”——有这么简单吗?短视的人看不见风险,摸不到事情的底层逻辑,只会停留在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横冲直撞」的天真幻想里。
▼
读书有什么用?严格来讲,人性里有些不好的部分是天生的、潜在的,而读书,可以帮我们克服不那么好的自己。
对于我自己来说,你要问我最讨厌什么样的自己,我最讨厌自己攀比、虚荣、物质的部分。
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克服,想活成一个更温和、更平静、更有内在力量的人……沉溺于跟花花外物相爱相杀,可能说明精神世界并不完整。活到了要攀比男朋友能出多少房款的年纪,我在朋友间对类似话题从来闭口不谈,也不是清高,就是觉得这些也没那么有意思。
我庆幸自己做着和文字紧密相关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内容使我必须逼迫自己用「读书」做输入的准备,然后我得以看到更丰富的世界。
难道世界就只有谁为谁花了钱,谁爱谁,谁又抛下了谁?
至高要义难道不是:你做了什么,你还能做什么,你又是谁,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读书的时候,你的世界可能只由一堆简单的表象构成,你只看得到这些,然后你也会去追逐一些零散的、看似灿烂的表象。
比如交情好的同性朋友不知哪里到手一只贵价包,出租屋隔壁的姑娘嫁给了谁,是有车还是有房,一个月五千工资要怎么花出「高档层次」……
琐碎当然是很难逃开的,可能也无低下可言,但若是琐碎蒙了眼,生活就少掉一块发光的部分。
▼
读书可太有趣了。
最近在看散文家的作品,看他们怎么把最普通的生活写得鞭辟入里,也惊异于他们能从生活的最小处发现很多隐秘的爱恨情仇和智慧。
如果生活是一场实景游戏,会思考的人就像被赠送了清晰的显微镜——读书,思考,读书,思考,我愿意自己的年轻时光是这样度过的。
精神世界是深远的,在书里我们可以走进去。我跟自己团队里的小作者说,年轻时光要用来创造出一些东西,读书,帮助你们创造。
即便不创造,读书,也能让你不做那个被「别人家的男朋友又送了包包」牵着走的女孩。
波伏娃有这么一句话:“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但愿人们给她开放未来,她就再也不会被迫待在目前。 ”——而主动被自己的肤浅困住,又是多么遗憾呢。
丰富的大脑,可是年轻时候的宝藏啊。
END
今日插图 |《安娜·卡列宁娜》
你可能还想看:
另外,给大家推荐大力精心打造的种草小号
元气少女力
近期大力挑选了超多奖品准备送出哦
感兴趣就长按扫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