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
我 有 双 份 的 阳 光
一 份 送 给 我 自 己
还 有 一 份 送 给
不 经 意 间 聆 听 到 的 你
△ 喜 马 拉 雅 订 阅 《双 份 的 阳 光》 收 听 更 多
我们终该明白,人生中最极致的浪漫,从来都不能在别人身上提取到,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与外界进行链接,过多地去他人身上寻求情感共鸣,企图从外界中寻求幸福的定义,却总是忽略了幸福的本身其实需要回归本我,从自己身上得到的幸福感才会最持久。
好遗憾啊,一直以来都在讨好别人,想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最后却常常辜负了自己。
在日常与人交往中,总是会习惯性地把视线定格在别人身上,太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想法,所以总是压抑自己最真实的反应,以此来满足别人的心愿。
明明不喜欢帮同事善后完成工作,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没有爱心,即使加班也要帮别人完成。
明明不喜欢的聚餐,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一边应付着觥筹交错,一边祈祷着早点结束,脑海里一遍遍浮现出一个人的自在。
明明不喜欢一个人,却因为要坚守一些成年人的交往法则,不敢撕破脸,于是赔着笑脸,虚与委蛇。
看起来和所有人的关系都不错,维持着一个成年人应该有的礼貌,可是只有自己知道光是维护那些基本的社交体面,就已然花费了自己全部的力气,表面上的平衡维护得很好,可是心里却已经隐隐失衡,表面上在笑着,可是却并不开心,只会想逃离。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规则需要去应对,因为在意的太多,于是小我在不断地变弱,对自己忽略得多了,慢慢地就会变得习以为常。
在每一次出现自我感受和外界需求相互对抗的时节里,就会开始习惯性地忽略自己而去迁就别人的想法。可是到头来却发现违背自己的心愿去讨好,并不会得到别人的善待,唯有保留本真,用最真实的自我去和别人相处,才能够得到应得的尊重。
小鱼曾经就是个具备讨好型人格的人,以前的她总是在别人的认可中寻找安全感,看到别人开心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可是后来发现讨好却不被别人尊重,听到别人在背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挖苦之后,才发现原来没有自我不会赢得一场关系,只会让人看轻你。
一段关系的维持从来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只是依靠一个人的委屈讨好去维护,本身就是不健康的,也不会长久。
而在这样把自己放低姿态去讨好的关系中,小鱼自己也不开心。
后来小鱼开始把对他人的在意更多地转移到对自我的回归上,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培养兴趣爱好,活得越来越自信,开心像是可以溢出来,身边的人也被感染到。
从讨好型人格到学会取悦自己,从一个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幸福感寄托在外人的认可上,到着重于自己的内心,小鱼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活出了想要的样子。
其实和小鱼一样习惯性地去讨好别人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明白的是,在讨好别人,和取悦自己的拉扯中,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取悦自己,你才能够获得内心世界的丰盈,内心的充实感是会向外面传递的,那种丰盈和满足感才是吸引同频的人的筹码。
很多人往往搞错了这个规律,在情感关系中,总是觉得只要我无条件地对她好,就能够得到她的青睐。于是忽略了对自我的构造上,只是一味地去讨好对方。
喜欢上一个人之后,巴不得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对方身上,千方百计地去达成他的心愿,爱得没有了自我,可是这样爱得结果往往是得不到心中所愿,反被抛弃。
把爱情当成全部的人,最后往往是失去了爱情,也丢掉了精神世界的全部,只有那些懂得取悦自己的人,最后总是会吸引到真正喜欢自己的人。
和小鱼不同的是,我的闺蜜是一个爱自己大于爱他人的人。她从来不会委屈自己去为他人的喜好让步,不喜欢的事情就会明确拒绝,而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来不会选择退而求其次。
因为自己的直率得罪过一些人,看起来挺不好相处得,可是事实上闺蜜的人缘很好。她有很多一个电话就可以叫出来的朋友,也有一个很相爱的另一半。
很多人喜欢她的原因在于她很真实,那份真实可能有点不讨巧,可是真正好的关系从来都是吸引来的,而不是靠讨好来赢得的。疏远了一些人,却会让珍惜她的人更贴近。
懂得取悦自己的人,不会害怕得罪别人,因为她们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不会在他人身上寻找存在感,他人的态度不会影响他们,他们本身就自成一道风景。
懂得取悦自己的人,一个人本身就可以活得很好,别人的喜欢只是锦上添花,从来都不是决定他们幸福感的指标。
每一个懂得取悦自己的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份独特,会让疼惜你的人倍加珍惜。
比起花费时间去讨好别人,不如听取内心的声音去取悦自己。通往自己内心的路,最自由,最真实。
-END-
● 新浪微博/喜马拉雅:Sandy双双
● 商务合作:njshuang0911
● 长按关注我
我只想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