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成年人为了敷衍工作,操作可以有多野?
日期:2020-03-30 15:00:32 作者:于无双 来源:于无双 阅读:

成年人为了敷衍工作,操作可以有多野?

  作者于无双

  前几天跟闺蜜闲聊,听她吐槽抱怨公司里新来的小助手靠谱交代十件事,能做好两三件就不错了,剩下的要她全程跟在后面,推一下动一下,累死个人。我哈哈大笑安慰她:我们自己这些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么。

  我跟闺蜜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都背弃了自己的本专业从零开始,做新媒体广告工作,我是文案,她是策划,两个都工作了五年的“职场老鸟”,回顾一路走来,倒真有不少职场干货

  今天就拿我自己例子,跟大家随便聊聊吧。

  弥补短板

  别拿“我就这样”吓唬自己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高三暑假的兼职,在一个小饭店里送外卖,每天工作两到三个小时,每个月600块。

  那时我用的还是翻盖手机,没有导航,送外卖全凭自己记路、找路。

  我是一个进了写字楼,上个厕所就找不到电梯在哪、进了地下通道永远会走错出口的路盲,听说我开始送外卖,所有朋友都有很多问号认真的吗?

  嗯,其实我也没有很认真。

  我经常找不到路,在各种巷子里打转,老板百忙之中还要接我问路的电话,很多次很无奈的跟我说:丫头实在找不到就先回来吧。然后再派另一个人去送我这单。

  时我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那我就是路盲就是找不到嘛?能有什么办法

  这是个“你弱你有理”的强盗逻辑,问题是很多人都会用这个理由,把自己都唬住了。

  你路盲,要么就别送外卖,干点别的你擅长的去,要想好好干,就改掉这臭毛病

  没有谁天生就该惯着你。

  期间我请了两天假和妈妈一起回老家,回来以后,老板对我说:丫头啊,你毕竟是个女孩子,这工作太累了,可能也不太适合你,要不你还是回去吧,这是这几天的工钱

  我愣了愣,还是把本来就买好的、给老板带的老特产从包里拿出来,谢谢他这段时间照顾,然后离开了。

  我骑着车在大街上转悠,不知道去哪,不想回家,也不想和爸妈说,忽然时候,手机响了。

  是那小饭店老板。

  他说:丫头你要不还是回来吧。

  我不知道他是当时太缺人手,还是看我可怜,抑或是我那份礼物真诚真的感动了他,反正我终究没有失去这份工作,还踏踏实实的干了两个月。

  经历过被辞退,我的脑子像忽然开了窍一样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想办法弥补。

  当天下班以后,我悄悄给一起送外卖的小哥哥发信息麻烦他把自己送过的所有店铺、写字小区名字整理给我,然后我顺着这份名单,一个人骑车一家家找过去,一家家记路线

  人果然是贱得慌,非要经历点挫折,才会逼迫自己成长

  真正用心了以后,我才发现记路并没有这么难,之前所谓的“路盲”,不过是借口而已。

  里有了数,干活也有了底气,来了外卖单子,我都特别积极的去送,一改之前的懒散懵逼,活儿越干越好,老板对我也很照顾,最终也算是一段很满意的雇佣关系。

  如今快十年过去了,我想到这件事,心里还有些微对自己的无能的不满。

  如果当初被辞退的那一会,我没有那个“突然开窍”,那到底还要多久,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以前总以为“人生是一场修行”,是一句空泛的鸡汤,现在长大些了,才懂得其中的含义:

  人生是一条需要向前奔跑的路,一路上要不断发现不足,改正缺点,才能看见更远更好的风景。

  不经提点,自我提升,自律者,精英也,

  经过提点,及时改正,平庸者,大众也,

  已然提点,毫无波澜,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无用者,废人也。

  比懒得做事更可怕的,

  是懒得思考

  我刚开始做新媒体小编的时候,有一个同事,跟我在差不多的岗位,负责不同的账号。

  我俩都初入自媒体圈,连office都用不熟练,有一次她需要做一个excel表格统计数据,我看见她在一个一个的,合并单元格,再调整列宽。

  我问她这是在干嘛,她说:想把每一格调大一点,不然数据放不进去。

  当时我也不知道调行高列宽的具体操作,就跟她说可以百度查一下,她说:算了,有这个学的功夫,我都调完了。

  整张表大概也就十列二十行两百个格子,全部调完也就一个小时,不算什么大的工作量,但是这个“宁愿做苦力,也不想学习”的逻辑,实实在在的有震惊到我。

  后来领导对着这个表格想修改的时候,才发现其中“合并单元格来增加行高”的秘密。

  打回重做,一切徒劳。

  这件事很小,但这位同事背后的逻辑非常可怕:

  敷衍了手上的事情就好,不考虑后续的工作;

  掌握了现有的技能就行,不考虑更多的变通;

  她没有偷懒耍滑,也没有消极怠工,她这个表格,甚至是自觉免费加班完成的,她任劳任怨,像一个乖巧的老黄牛。

  可越是这样在表面上感动了自己,越需要警惕。

  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拷问自己:

  昨天熬的夜真的是必要的吗?是不是因为白天没好好干活?

  前天反复对接还不过关的海报,是不是因为自己没说清楚需求?

  大前天算了半天的数据,真的没有更简便快捷的公式或者计算方法吗?

  多学一样本事,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多学一个技巧,就少有一份急躁的心,多加强一些自律,就少一些不自由的硬熬。

  职场是一个投入回报成正比的地方,眼光放长远一些,当下改毛病、学技能也许要难一阵子,但怎么也好过止步不前,难一辈子。

  事情要越做越少,

  再越做越多

  前几天我们公司老板让我出一套产品介绍文案,用来给内部员工培训用。

  老板的交代就这么多,我的脑子开始转动构思:

  既然是新员工所用,那肯定需要公司的总介绍;

  还需要一些对外的话术、答疑;

  产品文案的框架:名字、介绍、设计亮点…

  产品肯定还需要配图对应内容。

  本来做文案一个word就够,但是这些内容我觉得,PPT展示可能更直观、更方便阅读。

  既然要做PPT,我就又去挑了一个跟公司基调相近的模板,做了简单的页面设计,做完以后还同步了一份PDF,防止手机打开会乱码。

  给了老板之后,他有流露出实实在在的惊喜和欣赏。

  这些步骤老板叫我做了吗?没有。但我自己想把事情做好。

  我是拿这些来讨老板欢心吗?不是。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做这些累吗?也还好其实,熟门熟路,做完也有成就感,也避免了二次返工。

  我闺蜜吐槽的新入职场的小朋友“推一下动一下”,还总有逆反心理的毛病,其实,谁都有过。

  这个产品梳理放在从前,哪怕老板跟我说要做个PPT,我也会心生不满:“这玩儿反正内部自己看,贴个word不就行了,要啥PPT啊?”

  我用了五年才认识到,把事情做好,就是工作里应该有的态度。

  我高中数学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要把书越读越厚,再越读越薄。越读越厚,是自己有所感悟理解,做笔记练习题,越读越薄,是慢慢的把所有全都消化,精华提炼,为我所用。

  而在职场里,要把事情越做越少,再越做越多。

  一开始大家都是白纸一张,任务派下来难免手忙脚乱,来回返工,大量的学习和磨合之后,才能上手熟悉,事情越做越少,没那么辛苦。

  但成为熟练工以后,就要学会把事情做得多做得更好,才是优势所在。

  我自己在风云际会的新媒体行业里,热点日新月异,创意层出不穷,但是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本身,其实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机械化的写作、出方案、整理数据,做着非常基础枯燥乏味的内容。

  我也时常问自己,这样一直下去有没有前途,我是不是随时随地就能被人替代,毫无价值。

  其实并没有。

  保持进取的心,真的是恒久不变的真理,这五年,小到我随手收藏的PS教学视频、临时急用的gif图剪裁工具,大到我跟过的几百万经费的项目,每一点点努力,都没有辜负过我,都有让我变得更好。

  所有各自努力的人,最后都会在最高处相见。

  —END—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成年人为了敷衍工作,操作可以有多野?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