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明星》是一部由刘国权执导,梁天 / 马晓晴 / 葛优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几年后推着轮椅上的贾志新的变成了郑艳红哈哈哈哈!志新春生宝财搅合在一起就是能起化学反应~2018开年第一片~
●好老的片子,不过还挺好看的,结尾收的不行。张玲玲的演员有点像左小青。
●那会电影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噱头 简简单单多好呀 跟现在乱哄哄的演艺圈比起来根本不叫事 [2018.01.15 爱奇艺马赛克版]
●记得某个春节不知因为什么事被老爹揍一顿,电视里正好开始播此片“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于是开始哇哇大哭......
●杰森斯坦森和松田龙平共演,中古春晚式喜剧电影。马晓晴真女神,那个绿茶婊也挺美
●剧本很随性 最后强行点题 但是笑料很有趣 台词巨搞 梁天自带笑果
●看了短评,和我的感受一样,刚一开场,就有周星驰喜剧之王的感觉。葛优尽管是配角,还是最喜欢他的表演,幽默印在骨子里的。
●多年之后,看了周星星的喜剧之王。
●草根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和喜剧之王的寓意是类似的,比新喜剧之王好看。
那时候的葛大爷还年轻,但形象确实只能演个市井小民之类的,气质也不太浓。没成想葛大爷后来《甲方乙方》、《大腕》、《活着》、《手机》、《非诚勿扰》戏路越走越宽,星途越来越顺,人也越长越精神,比年轻时精神多了,越看越顺眼,越看越有味。这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长得帅老的快,长得丑活的久。哈哈!
《喜剧明星》里有一个女二号演员,演的是漂亮的幼儿园老师张玲玲,因为喜欢电影事业和梁天、马晓晴扮演的角色一起追梦。因为这个演员很漂亮,给人一种特别特别清纯的感觉,尤其是剧中穿白色婚纱似的礼服时,还特别像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整个剧看下来,对她念念难忘,于是在结束时看了演员表,知道她叫朱京红。
通过搜索发现她是北京电影学院1991级夜大剧作专业的7名女生之一,在《喜剧明星》之后,她还出演过1992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毛泽东的故事》。
有网友说在80年代末期和她有过接触,那时候她刚刚出道,个子不是很高,不像现在的演员那么牛X,是个很有亲和力的女孩子。1992年之后,工作在一线,是个平易近人的人。另外《蜗居》的制片人也叫朱京红,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
多年前的老片子,最近偶然翻出来,看完影片,马上来写了观后感。
印象很深的就是,梁子在当跑龙套的背景演员的两次,导演反复和副导演(或者是剧务,短发女生,具体的职称我也不太清楚)提及,说了多少次不要找明星,因为耍大牌,让所有人等,可见这种现象在9几年就有了,后来梁子有名了,他也迟到,就为了带她爱慕的玲玲见识一下片场,他们赶到,当时导演又说了同样的话。讽刺的是梁子本人就是因为有明星耍大牌,才得到当背景演员的机会。此时的他不在是那个为了拍戏,哪怕是送盒饭,搬道具,打杂也愿意待在剧组等待有机会演戏的梁子了。
记得梁子第一次当背景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没有入镜,把好消息告诉奶奶,奶奶去买了好多票,在街上给左邻右舍发,让他们去电影院看孙子表演,结果并没有梁子,回到家就躺在床上,奶奶过来安慰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要想当爷爷,就要先当孙子”。
葛优在剧中饰演的葛老师是主角梁子的老师,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一次片场,梁子遇到自己入行时的老师,就问他怎么会在这,葛老师客串一个角色,是做他的车夫,梁子就说这怎么使得,葛老师就说:”只要角色需要,就是让我当孙子,我也愿意。”这才是真的演员啊!爱的是演戏,而不仅仅是当明星,只追求观众喜欢自己。
《喜剧明星》观后感(四):多年后再次看,记住了梁子的奶奶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也是在电影频道,那时我还在上小学,电影频道的标志还是那个老标志。那时看的是乐子,还觉得不够可乐,同学们互相模仿的都是周星驰和香港喜剧。
多年后再次看,记住了凌元老师扮演的老奶奶。那个拉扯着无父无母的梁子长大成人的奶奶,那个在路边风吹日晒卖冰棍的奶奶。在得知梁子的电影要上映的时候,她拿出自己的积蓄(都是几块几毛的零钱)买了一大堆电影票,请街坊邻居都去看。在电影院门口还对梁子说,花点钱就花点钱吧,你有出息了奶奶就高兴。感觉就像梁子结婚成家的婚宴一样。在电影院,她没能看到梁子在电影里露脸,脸上露出了些失望的表情,可看到梁子不开心,她却打起精神安慰自己的孙子。在梁子郁闷的躺在床上不肯吃饭时,她做好了热腾的鸡蛋面条,亲自端到梁子的床前,安慰他说:“梁子,没关系,都是打那时候过来的,你要想当爷爷,就得先当孙子。”丝毫没提自己花那些钱的事。
在看到梁子带女孩回家时,她开心的煮饺子,在梁子请她到高档餐厅吃饭时,高昂的价格让她毅然带着梁子回家吃。
”奶奶,我还饿着呢。“
”回家吃炸酱面去。“
这些都看得我眼眶湿湿的,八零后的童年里,大多都有爷爷奶奶的痕迹,爷爷把孙子孙女抗在肩上出去玩耍,奶奶做好可口的饭菜,在孙子孙女想要吃糖吃冰棍买玩具的时候,她掏出兜里用手绢包好的钱,毫不吝惜的给孩子买下。当有一天,我们终于可以拿自己的钱给他们买东西时,可能他们已经无法咬碎一块糖,无法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要的只是我们多陪他们待一会儿,哪怕我们已经不再缠着要听故事,哪怕我们只是忙着玩手机,他们还是会欣慰的看着我们,颤颤巍巍的把水果塞到我们的手里。
珍惜疼爱我们的亲人。
《喜剧明星》观后感(五):1990年,梁天拍了一部《喜剧之王》
本文大约1700字,你不用数,点赞就行
在片尾处,梁天一句话点名了主旨。人们喜欢的往往是荧幕中的脸谱,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明星本人。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周星驰。在他的所有影片中,我们对每一个角色都是如数家珍,但是真正去接触他本人的话,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不太喜欢进行尝试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到电影中的周星驰是多么的受欢迎,一旦到了现实中,当自己处于一种非正面的焦点的时候,却少有朋友过来“捧场”。
梁天在本片的结尾悟到了这个道理,因此在后来,他才劝诫同样为了梦想奔赴外地的玲玲。但是玲玲听与不听则就是一个结局了。
本片主要讲述了一个怀揣着演员梦想的小人物梁子,从开始做梦到梦想成真,最后一直到到了最高点却意外破灭的故事。当然,如果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去解构这部电影,那一定会对于他的主旨进行嘲讽的。但是结合一下当时的环境,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真诚。
改革开放伊始,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而对于基本的服务行业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就已经产生了厌恶之感。梁子本身就是一个售货员。但是却怀揣着一个电影梦。这在当时看来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并不是说电影人是一种不好的职业。而是说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开始以一种非常浮躁的心理妄想着一夜暴富。这样的心理催生出了很多妄图不劳而获的人。而梁子则是其中之一。
这对于一个社会健康发展并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本片意在教导我们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夜成名。他讽刺的是那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那群人。而不仅仅是对于电影行业的一种嘲讽。
当然无论在什么行业,他都会有着太多的黑暗角落。但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该关心什么,应该放弃什么,这都是一种智慧。梁子在利欲的面前将原本的那些淳朴的属性一一抛弃了。直到影片最后,梁子才感悟到作为一个一夜成名的人到底具备什么样的社会属性。而那些让人夹道欢迎的场景到底有几分是真的。
梁子的奶奶作为开始时候梁子的支持者,其实他并不是对于梁子所从事的电影行业有着多么的热爱。而仅仅是从一个家长,一个奶奶的身份出发。对于梁子非常的疼爱罢了。这也就有了梁子第一次拍摄的时候,奶奶将自己辛辛苦苦卖冰棍的钱拿出来全部买了电影票,请大家看电影。尔后当梁子成名后要请奶奶吃大餐的时候,奶奶却佛袖离去。他在乎的并不是梁子是否成名,而仅仅是梁子可以有一份工作踏踏实实的养活自己。
小晴跟奶奶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因为小晴喜欢梁子,因此每一回当梁子带着小晴出去拍戏的时候,他所关心的仅仅是一对情侣之间正常的互动。而不是梁子所谓的戏好不好,人数不熟等等。因此,当梁子从树上摔下来的时候,小晴是真的关心梁子是否受伤。
葛老师和玲玲则是一路人,他们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的梦想,然后抓住一切的机会去实现它。葛老师在梁子受伤后,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而玲玲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之后,遇见了自己人生第一部戏。即使是导演并不是一个老实人,但是玲玲依旧是想要对这个机会发起冲击。可想而知,今后的玲玲将会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然,本片对于影视界的那些不正之风也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但这并不是针对影视界,而是因为本片刚好走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中。一个只喜欢说“关于这部影片的双层时空立体交叉平行蒙太奇淡化了情节淡化了影像的等等一系列拍摄方法你都不要管……”的导演,以及从始至终未曾露面的那些大牌演员。对于这些时下甚至于更加的变本加厉的现象,导演都进行了讽刺。
而对于那些见风使舵,只喜欢爆料的记者们也毫不留情。六小龄童老师扮演的记者就是这么的一个角色。在本片当中的演绎非常不错。除去猴王的面具以后,让我们对于这个角色更加的讨厌了。
当自己是一个小人物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他的生死,而当一个小人物开始变为大明星的时候,一切机会以及运气就会如期而至。甚至于导演可以几次三番地等着他来到才肯拍戏。大明星说错了台词也不要紧,小演员甚至于提出来也是一种错误等等。但是一旦失去了价值,马上就会有别的人层出不穷的补上去。人走茶凉,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当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梁子才真正的回顾了自己的这段坎坷的经历。转了一圈就又回到了原地。顺便说一下,这个小人物的故事比《喜剧之王》早了整整9年,所以说,我们拍了好片,很可惜却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