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是一部由Rob Klug / James Hanlon执导,美国 / 法国主演的一部2002-09-10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看了电影93航线,再看的这个纪录片。影视作品与真实的影像在震撼程度上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录片影像是真实的不是艺术创作。拍纪录片的两兄弟原本是拍新消防员成长的,阴差阳错的拍到了911从开始到结束的全程。当大楼倒塌浓烟滚滚,再到人们一个个从头到脚布满灰尘,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就这样顷刻覆灭,摧毁来的太快了……让人无力接受。911的后续也应该被了解,消防员志愿者清洁人员警察医生等等在第一线参与救援的人以及周围的居民有5k多人罹患癌症,据说是因为当时巨大的烟尘中含有致癌物质,911不管于不幸遇难的人还是幸存者来说都是末日。
●親眼見證了電影CG畫面在現實中發生該有多麼震撼、恐怖、悲傷。
●- 刚好赶上, 也是因难而上
●这两天在补911的纪录片,其中有关纽约消防员的纪录片显得十分感性,在这场浩劫里面感受到意外的温暖(并非对NYPD不公平)。导演兄弟两的视角尤其优秀(命中注定的微妙),从记录一位消防队员新人的成长开始,接着连自身一起卷入这场历史性的事件中,以极其珍贵的一线视角记录下灾难的始末与众人的境遇,视觉、情感的冲击力都非常强大。
●U are chosen to be the witness of history
●看完后,我想起来徐冰曾经谈起过他为什么收集911的粉末(被那个911博物馆遗漏的收藏)。也许那是一种在泪水干涸之后更为深刻的反思。
●有的纪录片让你发现美,有的让你看见苦难,世贸大厦的人从100多楼往下跳,真的看得人太揪心了。无论国家与种族,战争与恐怖主义都不可取。love and peace
《911》观后感(一):悲惨的一天
原本是拍一个新人消防员的纪录片,去处理街上煤气泄漏正好碰上飞机撞上世贸大楼。以为就只有上面十到二十层着火能扑灭电梯坏了于是爬楼梯没想到会倒塌。被第二架飞机撞的南楼即2号楼先倒,只剩下10层左右还在,先倒是因为撞的是大楼中部。拍摄的这个消防队很幸运,距离最近第一个赶过去每个人都活下来
《911》观后感(二):911恐怖主义
911施暴者——基地组织 基地组织是阿富汗战争后产生的毒瘤,原本是一个为了保护穆斯林不被侵略的组织,却逐渐变成了恐怖分子。 本拉登在阿富汗战争、索马里战争等战争中得出结论:只要杀的西方人够多,就能赶走他们。这样的邪教思想可以说是911事件的根本原因。 911事件 911事件从基地组织的角度来说是聪明的、成功的。四架飞机,分别袭击了经济中心——世贸,军事中心——五角大楼,政治中心——白宫,其中白宫的袭击行动失败,成功地造成了大规模杀伤,并对美国造成很大影响。 影响世界 原本一超的美国地位悄然改变,美国发动了更加疯狂的恐怖行动,发动了更多的战争,同时此前被美国打压的各国借此机会发展,其中中国最为明显,很快地屹立于世界。世界格局短短十年间发生巨大改变。 911无形中给了中国发展的机会,若没有911,可能现在就是恐怖主义的世界了吧,战争也可能蔓延到了中国。
我也无法去评论911的好与坏,只是为2001.9. 11那天无辜死亡的平民感到悲伤。
《911》观后感(三):观后感
尽管过去4年多的时间,看到这部纪录片,还是非常震撼。
两名法国人本来想在纽约的一个消防队拍摄一个新手消防员的成长历程,却意外的经历了举世震惊的911,并用摄像头纪录了这一切。
而这部片的主要看点,在于它是在灾难发生时,唯一有一部摄像机跟随消防员进入到世贸双塔一号楼内拍摄过的纪录片。
尽管镜头时常摇晃,许多时候模糊不清,然而它却最真实,最接近的纪录了犹如人间地狱的那个时刻。
想说的几点是:
1,消防员的表现令人肃然起敬
2,即使在危急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在世贸大楼内的人还能够按秩序疏散,并没有混乱
3,当听到画面外时不时巨大的人体跳楼堕地的响声,和看到大楼倒塌时镜头下的恐怖场景,我不知道那时候对于世贸被袭无辜平民死伤的场面拍手称快的人,是否真的还会那么开心。
《911》观后感(四):真实的记录比电影更震撼
Oliver Stone的《world trade centre》下周就要上线,大概看了一下简介,和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差不多。
但,真实的纪录比电影更震撼。
纪录片中出现的法国人Naudet兄弟两人,最初只是计划跟踪拍摄纽约消防队。911的早晨,消防队接到电话,在世贸中心的附近某街道出了点问题,于是Naudet兄弟扛着摄像机随同消防队赶赴现场。
8h46,就在消防队员工作的同时,一架波音767撞向世贸一号大楼(北楼) ,后来新闻中屡次出现的某消防员扭头看的那个镜头,就是摘自这个纪录片里的。
随后,消防队员们赶赴世贸中心,这个时刻,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但他们还是进入了一号楼大厅,于是我们现在看到了这唯一的在911事件中世贸大楼内部的纪录影片。
有个片断可以在线观看
http://video.google.fr/videoplay?docid=5944014801904533567&hl=fr
在大厅的消防队员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大家沉默,不安
9h05,第二架飞机撞向世贸二号大楼(南楼)并引起爆炸,
9h40,二号大楼开始倒塌,Naudet兄弟跟随的这队消防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20分钟后,一号大楼发出巨响,在大厅的人才开始冲出,观众们跟随摄影机在出大楼的自动电梯(已停)半截上时,巨响,暴尘,黑暗全部压了下来,一号大楼也倒塌了。
……
911当天,倒塌的双子大楼下面,埋葬了343名纽约消防员,23名纽约警察,37名港务警察。
audet兄弟这些人要幸运的多,这队消防员全部生还
如果说Oliver Stone的电影是力求讲述平淡生活中的突然事件,那么请先看看这部纪录片,没有什么再比真实的记录更震撼了
《911》观后感(五):创伤,记忆: 911
在城市与当代影像课堂上重温911。
其实最近总是想起创伤这个词,感觉自己不大不小地受了一次伤,真就这么疙瘩上了,动不动就杯弓蛇影心惊肉跳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
偏偏最近也是总遇见让我继续创伤的事。
先是美国VIRGINIA校园的枪击案,看着凶手照片上冷漠的脸,想着惊慌失措的十几分钟里看着老师同学在身边倒下死去,仿佛在自己身边般莫名的寒颤。然后又上这门课,被逼重温911,跟着两位业余摄像师的镜头在两小时内经历南楼被撞、北楼被撞、南楼坍塌、北楼坍塌。最后这两位幸运的小伙子和他们坚韧的摄像机居然都侥幸活下来,而我的心却被创伤了。
快六年了,自从知道雅马萨奇Minoru Yamaski的双子楼这个著名的建筑居然在我亲临参观之前就消失之后,感慨之余,心里始终是关注这件事,但见识到的大部分资料都是照片或者很短的小录像。这次影像课,算是实地经历了一次劫难,因为这部片子的视角太直接,成因也太意外了。
两位法国兄弟,Jules Naudet 和Gedeon Naudet,业余的摄像师,也算是年轻导演吧,从一个有志投身消防工作的年轻人讲起,正在拍摄一部关于消防队员的纪录片。他们整日混迹其中,消防队平淡夹杂幽默的生活细节虽重复却温馨,直到那一天,2001年9月11日。
一切都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这个头等世界城市里每个人忙忙碌碌于自己的生计,快要到上班时间,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消防队员也已经投入于街头消防器材的维护,如果身边没有摄像镜头跟着,就象当天千万个没有被摄像机记录的纽约市民没什么两样。缺乏刻骨铭心的当事人的视角,我们这些局外人永远体验不到那种亲历的震惊与恐惧。
忙碌中的消防队员们依然谈笑风生。突然一阵强烈的飞机噪声传来,大家情不自禁地抬头去找,摄像机的镜头也立刻投向了天空。就在卒不及防之间,一架飞机笔直而迅速地钻进了双子南楼。周边惊叫声不绝于耳,只有摄像机依然冷静地拉着长焦,放大到南楼那被撕开的若干层上。这一刻,人群停滞的嘈杂与镜头推进的无语,鲜明的对比令人不寒而栗。
应该说,这部纪录片的伟大,在于它无意的成因与有意的过程,以及观看时无法预测的结果。从飞机撕破南楼的那一刻开始,虽然依然是记录消防队工作生活的作品,但卒不及防的大事件背景的强烈压抑感令整部片子瞬间改观。观众跟着摄像师,摄像师跟上立即改道出发的消防车奔向西街,世界贸易中心街区。
于是我们这些完全置身事外的观众和当天纽约的市民一起,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般的大事件,精确到分分秒秒,因为镜头一直在运转。但观众依然可以是旁观的,因为很多镜头投向那时在街头震惊莫明的市民们,无法言说的恐惧弥漫着所有画面。之后就是在南楼底层,消防队员们在上与不上的命令之间工作、等候、挣扎。而在室外,纷纷扬扬的灰尘与偶然扑通落下的不明物体更令人心惊肉跳。
不用等多久,虽然在纪录片里时间漫长的象是要窒息,第二架飞机就撞进了双子北楼。真正的恐怖感从那一刻开始,因为谁都不知道劫难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两幢冒着熊熊烈火浓烟的摩天大楼,和周边此起彼伏的各种声响,以及每个人茫然的面孔,真实地上演着仿佛世界末日的悲剧。是的,看了这部片子,不再象以前那般有类似行为艺术的搞笑印象,战争似乎一触即发,一切都在你面前缓缓推进,无法逃避。象我们这样已知结局的观众,忍不住开始担心起仍然在双子楼底层忙碌的消防队员,以及正在撤出的楼内外人们的安全。也许那一张张鲜活的脸,很快就将远离人世。纪录片里还偶尔夹杂着很多消防队员的访谈,对当时的记忆,以及摄影师自己的感想。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观众更加紧张,南楼很快就要倒塌了。
只有在摄像机真实的记录里,南楼的倒塌才显得那么突如其来。影片里剪辑了从外部看南楼逐渐塌陷的片段,但真正的视角来自于大楼底层的摄像机。轰隆隆的十几秒后,荧幕上一片黑暗,一片寂静。屏住呼吸再十几秒后,终于微弱亮光闪现,他们还活着,谢天谢地。
纪录片开始演变为灾难片。难以预料的摩天楼倒塌的悲剧,让现场的恐惧感升至顶点。所有人都在拼命地跑,除了消防队员和警察。而摄像机依然留在到处是废墟的街区里,看来这两位兄弟是死心塌地地要拍这场最真实的纪录片了。那时候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很明显,北楼也很快就会倒塌,就象现场一位警察喝斥他们说,在这里干什么,这里不是迪斯尼乐园!不过我慎重地考虑了一下,如果是我,可能也会留下继续拍。
的确不用太久,随着大声呼喊快跑的声音,北楼开始塌陷,荧幕上只见拼命奔跑着的摄像机,以及镜头外奔跑的影像。跑不动了,躲在卡车后面了,一阵硝烟又弥漫上了镜头,还好,这次是灰色的,因为毕竟在室外。这时候我才松了一口气,灾难基本上结束了,摄像机居然还没坏!抹去尘埃,摄像师继续工作!哦,消防队员有片刻的休息,回基地换衣服,清点人数,抱头痛哭。真是难以想象的幸运,这个消防队所有的队员居然都活着回来了,摄影师两兄弟终于也放肆了自己的情绪。
之后的内容不再惊心动魄,却依旧辗转反侧。消防队员劫后余生的心声,在废墟里的挖掘,热情投入救援及后备的市民。最难忘的几句话是:很难想象这么高的一幢办公楼,废墟里找不到类似电脑器具之类比较大的碎片,几乎全部是粉末。夜幕降临时,那位老队长冲着璀璨的灯火呆楞半晌,指着双子楼的方向说,它们居然真的不在了。对比之前夜色里纽约的壮丽,此时无声的凄凉,笼罩着那张我们熟悉的画面上,半幅幕墙的残片高耸,伸向空中。
拥有记忆的人类是幸福的,但是创伤的记忆是可怕的,所有人都被迫在创伤里突然成长成熟。虽然这场人类的灾难,是由人类一手酿造。可若较起真来,又有多少灾难,不是人类亲手创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