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我们围观吃瓜义愤填膺,知乎上收藏夹已然变成养马场,头条系更是不断推送你喜欢的东西让你乐在其中。
说不清哪条信息有价值,不知道这几个小时究竟干了什么,可是时间却真真切切地流走了。
试想一下,一天之内不让用手机,你可以做到吗?
据极光大数据报道,人均每日使用App的时长约为4.2小时。一天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清醒的时间都在看手机。而这仅仅是平均时长,母星看了一眼自己,已经达到了11个小时之久...
如果真的一天都不看手机,我们会损失什么呢?
几篇文章、一个热搜、几局游戏、细想一下,在保证正常社交沟通之外,好像也没什么损失。
虽然明知道时间被各种APP切割得越来越碎,但手机带来的安全感似乎比实际的意义更大,我们与这块屏幕的捆绑也越来越深。更可怕的是,我们无法阻止这股洪流。
手机没有什么不好,时间碎片化没什么不好的,关键是,你一天里碎片化和专注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以及碎片化的时间里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
01
社交媒体上,观点一个一个跳出来,却又仿佛过眼云烟,最后我们吸收到的都只是所谓的“道理”,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系统的知识。
但是在碎片化的内容吸收过程中,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去探索内容与内容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可能关联。
比如一本好的文章里,作者可能提到了一些陌生的名词,新奇的案例,那么你就可以从这些陈述出发,去找寻这些可能同样精彩的作品。
把这些关联信息当作我们知识摄入过程中的路标和指示牌,我们的知识体系就会在这样一次次穿针引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妨带着目的性去学习,在输入之后立马去输出,也就是“费曼学习法”。
费曼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谈学习方法时候说“要是你能把一个概念用最简洁的语言给不会的人也听得明白,那就说明你对这个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如果你讲不出来,那就是还没掌握。
以这个作为衡量是否真正学会的尺度,可以让你在众多的信息轰炸里更加从容。
◆◆ ◆
02
解决了怎么学习单个知识点以后,我们会发现,在知识的整体学习过程中,开始阶段总是最快的,比如从不及格到及格,比如减肥的最开始。
但是随着学习的加深,我们提高起来会越来越困难,过程中总会碰到“平台期”。
平台期可长可短,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其中无法抽身。
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是由于我们在平台期思考问题的方式导致的。
人脑在思考的时候,会有三种处理模式。
最里面的一层是“舒适区”,属于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我们很喜欢在这个区域逗留,
而大脑的最外层是“困难区”,也就是完全不知道怎么解决,完全没有解题思路的难题。
而这二层中间的区域是“学习区”,有一定的挑战难度,但是完全能依靠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平台期的我们正好处于学习区,面对还未完全掌握的知识,就像是踮着脚走路,十分难熬。
这时候,就需要人为的打破舒服区,用学到的东西来不断复盘、润色、刻意练习、接受考验。
马克·吐温曾说过,所谓教育,无非是从傲慢的无知到可怜的不确定。可是,就算是不确定,也不想只局限于小小的不确定中,不断地探索边界,才能开疆扩土,看见更多。
◆◆ ◆
03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还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学习仪式总是大于学习,以标榜学了多久而让我们心安理得的忽视学习效率。
学习时间和有效学习时间并不是相等的。手机偷去了我们很多的注意力,让我们无法专注。
如果无法提高自己的有效学习时间,不妨也利用”输出倒逼输入“来试一试。
有这样一种直播。直播间里,主播既不唱歌跳舞,又不讲段子或玩游戏,甚至不说话、不与观众交流。
在一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直播里,主播只是专心地埋头看书写字,没有娱乐与互动。
这就是b站上比较流行的“学习直播”,也称“study with me”。
这种直播,是不是很像另一种形式的输出倒逼输入。学习直播间就像是大学的自习室,我们每天逼迫自己进入“教室状态”,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的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是缺乏自律的,那就用这种方式,让他律来倒逼自律。
就像潇洒姐在微博分享的那样:“因为经常需要录像,也偶尔会健身直播,我的锻炼想停也停不下来了。当初是希望我能陪大家健身,现在都是很多厉害的同学在陪我健身,也在营里互相陪伴着。循环增强,正反馈,正向生活,都是形容这种活法儿的,我们全都过上了。”
通过这种监督,让自己形成正向的循环,自控力低的小伙伴可以尝试。
◆◆ ◆
04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日常可操作的办法可以帮助你用“输出倒逼输入”,那就是在手账中每天自我复盘。
通过手账重构自己的一天,把碎片化的时间拉回自己的时间轴。
让自己一天内领悟到的内容落实到纸面上,完成一个闭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会。
而这个不断输出的过程中,又会碰到更多知识的边界,从而倒推我们的输入。
整个过程中,如果感到形单影只,难于坚持,也可以让 王潇_潇洒姐 来帮助你。
伴随着大中华区手账天后潇洒姐每日的独家语音播报,可以解开思维的枷锁,获得更加丰富的手账和生活灵感;聆听潇洒姐的心得感悟分享,启发每一天的人生会话。
这366天里,每一天都会有潇洒姐的语音陪伴。这是我们独有的时间、自己的日历。
你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固定的早上或晚上的时间,伴随着里面舒缓的音乐,边听边让自己安静下来。
这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让你在偌大的信息洪流中坐定、思考、思辨。
而随着「趁早历」的陪伴,你的手册也会日渐丰满。
在漫长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个小时、每一天都是如何度过的。
写下来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在未来的无数日子里,帮你铺陈去往更远的地方。
详情请点击下方卡片
信息细碎又庞杂地堆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就像在遍地的沙子中寻找金子。
可是,真正的金子怎么会满地都是呢?
用一年的时间,让潇洒姐的声音陪你去看世界的广阔,也陪你深耕于自己的灯下。
日积月累,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建造属于自己的金字塔。
毕竟,你的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趁早,创建正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