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之旅》是一部由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米歇尔·摩根 / 瓦莱里亚·卡瓦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母总希望孩子们过得幸福,孩子总希望父母们不要担心。就像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会说:“放心吧,我一切都很好。”但孩子们过得好不好,也许父母们不知道,也许父母们只是假装不知道。可能这样,对大家都好。
●感动死了~还想多陪陪家人。。。真的和家人在一起,不要让他们担心才最幸福的。。。真的好想你们。。。
●很值得一看的电影,父亲简单的心愿与儿女关于家庭生活所折射的问题,触动着观众的心房,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毕竟千金难买寸光阴
●托纳多雷不撒狗血的时候水平真高,拍得极其真挚而细腻,而且故事很有普世性。从Castelvetrano到巴勒莫的巴士和西西里的火车原来样子25年都没变过。几段超现实主义的梦境拍出了达利画作的味道,真的厉害。
●再过三年,一定回来~~
●很温馨,我觉得讲的是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强推。音乐很棒。
沿着海岸线的铁路,米兰的烟雾(其实没有这么严重)和拥挤(其实也没有这么拥挤),熟悉的意大利人手势,从西西里,到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米兰,然后都灵,沿途还介绍了好多景点。看到熟悉的场景,让我忍不住伤心。我把青春留在了那里,有种冲动,等我老了,我也要回意大利看看。另外,真的想好好对父母。
《天伦之旅》观后感(二):有点魔幻
看过《一切都好》,觉得太烂,一定是糟蹋了原片,于是回来看看原片。
但是状态不好,不是特别能看进去。觉得不舒服的有几点。不知道是因为仿费里尼还是意大利片都这样的原因,片子的声音全是后期配的,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片中有好多符号性的意象,不是很能帮助观众代入剧情吧,反正我没看懂,天上掉下的一群鸟,高速路上的一只鹿。
《天伦之旅》观后感(三):天伦之旅
丧偶独居的老爸在退休后踏上寻访五个小孩家庭的天伦之旅,从兴高采烈地踏上火车,经历每个家庭的无奈或是不幸,从开始的欢快逐渐过渡到悲哀,让这一天伦之旅充满了无奈的悲伤。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无论其曾是孩童还是长大成人,而随着年龄增长的孩子却要逐渐负担起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对父母报喜不报忧成为一种隐忍的体谅。影片尾声处5位孩子以孩童的模样与父亲对话场景,言语中表明的心迹令人感动,而最后父亲在母亲墓前同样善意的谎言则让这份看似平淡的悲哀更令人潸然泪下,也只有亲情的暖流可以让无可避免的距离隔阂成为一种不可切断的心灵纽带。
《天伦之旅》观后感(四):《天伦之旅》观后
喜欢背景音乐,喜欢玻璃墙上的萤火虫幻觉,喜欢在退休协会中遇到另一个孤独异性的插曲,还喜欢老人的独白,老人的妈妈出现在雪地里尖叫着生孩子的场景。整个电影都是欧洲风情,很生活化。
孤独渲染得有点刻意,不太习惯。但很多镜头确实好看好用,比如打电话时所有群演静止,比如小孩和大人角色的切换,比如在路上遇到小偷和疯子,比如各种奇幻的梦境,小孩被一团麻绳带走了。
很多情节重复出现但很有趣。比如葡萄酒和葡萄的故事,比如生了孩子要让他手里抓着钱,比如一根白发值5里拉。老人的眼镜显得他的眼睛很大,印象深刻。太孤独了。
《天伦之旅》观后感(五):托纳多雷的现实主义
现代化急速发展的现状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故乡前往城市奋斗,意大利部分地区的老龄化状况分外严重。电影将视线聚焦到一位新近丧妻的老人马代尔,马代尔在妻子去世后踏上了寻访许久未见的孩子们的旅程,但是在他的一路上充满了艰辛。时代的发展早早的将他们抛在脑后,马代尔对许多新鲜事闻所未闻而闹出笑话,甚至被误作是劫匪而被关进警察局。孩子们的状况也并不是像他们所讲的一样顺利,每个人都面对着各种各样解决不了的麻烦事。马代尔不是个例,而是当代社会无数留守老人的现状。他们生活的很孤独,渴望交流,希望得到自己孩子的回应和陪伴。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但是这种便利反而使亲人间加深了隔阂,变得格外疏远。信仰的消亡和精神的无处安放让人们充满了焦虑,马代尔的小儿子甚至因为无人交流而自杀身亡。植根在真实的脉搏上,马代尔的形象是紧密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他是意大利整个社会现实的一小块缩影,是人们面对现代社会共同拥有的心灵困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