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个人感染三个国家!六年前这场致命疫情,早就给人类敲响警钟
日期:2020-02-17 12:30:10 作者:社长 来源:Kindle杂志公社 阅读:

一个人感染三个国家!六年前这场致命疫情,早就给人类敲响警钟

  本文共2503个字

  阅读时间3分钟

  世间流行过多少次瘟疫,不下于频仍的战争

  鼠疫、SARS、埃博拉……再到今天的新型冠状肺炎

  每一次,人类都好像比之前强大了些,但病毒总能保留一套人类法攻破的杀手锏预谋下一次冲锋

  是什么让新型病毒在近些年频繁出现?为什么医疗条件发达病毒却越“聪明”?如果病毒无法被彻底击败,那击退究竟有什么意义

  今天,社长大家带来一部以埃博拉病毒为主角纪录片——《病毒猎人:阻止下一次爆发

  疫情下,重看埃博拉的故事,或许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2014年,西非大陆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埃博拉疫情。该疫情肆虐十个月,共有约一万两千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不治身亡。

  埃博拉病毒非常残忍,当它侵入细胞后,它会借细胞的分裂不断复制,最后侵占人的全部器官

  病患会发烧、恶心、 呕吐、腹泻、肤色改变,相当一部分病患还会窍流血而死。

  其实,埃博拉病毒早于1976年就被发现了,当时疫情多爆发在孤立的小村庄,埃博拉病毒往往会杀死一整个村庄的人,但因无法向外传播,病毒也就就此消失了。

  但2014年的疫情爆发地西非,村庄和城镇之间并不孤立,且拥有非常先进道路系统人口密集

  再加上当时的医疗系统没有能力及时鉴别,直到疫情超出医院控制人们认识问题严重性

  由于埃博拉极强的传染性,很多照顾病患和处理尸体的人都相继感染。

  一个已经感染了埃博拉的当地男人,为了不传染别人,在疫情已经在体内病发的情况下独自步行了几公里去医院,尽管医院医疗条件简陋,他还是依靠自己顽强免疫力在两周之后活了下来;

  在尼日利亚一家院里,一个病人感染埃博拉后躁狂症发作、吵闹着要出院,首席医师为了保护他人的安全严词拒绝,最终自己被感染,不幸离世

  病毒或许无情,但人间自有大

  从2014年2月至12月,历经十个月,在无数人的努力全世界各个国家帮助下,这场死伤无数、损失惨重的疫情终于退下了帷幕

  中国有古话叫“吃一堑长一智”,人们在面对埃博拉疫情上也一样

  此次范围广、时间长、疫情症状恐怖的埃博拉疫情给全人类敲响了警钟

  埃博拉病毒来自哪?今后该如何预防?下一次疫情到来时,人类应该怎么办?

  作为一种传染性、致死性都非常强的疾病,阻断传染链是遏止它继续传播的直接措施

  本片向大介绍了一个职业——“接触追踪员“,这是埃博拉疫情中最重要角色之一。

  当有患者确诊或去世,“接触者追踪员”要负责找出并监测这个病患可能接触到的每一个人,一旦有人出现病症,追踪员会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隔离治疗

  宾图就是一个接触者追踪员,在埃博拉疫情爆发的最为凶猛的时候,她夜以继日的工作,几乎无休。

  疫情不仅带给人们死亡,还带给生者不可愈合的伤疤。

  4岁的小女孩黛内被发现时她的妈妈已经因为疫情去世了,小小的她守在妈妈的尸体旁边,直到现在,黛内依然患有严重的精神创伤。

  “接触追踪“有效地阻止了疾病的爆发传播,也明确地揭示了疾病是如何开始的。

  埃博拉疫情结束后不久,人们就很快追踪到这次疫情的爆发始于一个吃了蝙蝠的人。

  个人,引爆了一场覆盖西非三个国家的重大疫情。

  在非洲,食用野生动物是很普遍的事情,近些年来发现的大部分新型病毒也都来自动物。

  这种来自动物的疾病被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类已知最著名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有来自灵长类的艾滋病和来自禽类的流感。

  病毒“尼帕”,也是动物源性传染病的一个例证。果蝠在人类用来收集椰枣汁的泥罐里尿尿,将病毒传染给人类。

  确认了传染源,科学家们开启了一个名为“全球病毒组预测“的项目。即动用全人类的力量,致力于帮助鉴别下一个像埃博拉、非典那样的危险病原。

  五年来,该项目已经在猕猴、恒河猴、狐蝠等有可能跟人产生接触的野生动物身上,发现了800多种以前未知的病毒。

  这是一项有“野”的事业,因为从此以后,人类完全有希望在下次疫情爆发之前研制好疫苗和特效药。

  当然,以上言论来自此片拍摄的2015年。

  很遗憾,2020年在中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在“预测”项目此前发现的800多种病毒之中。

  这并非工作不力,要知道,在接受调查的25个病毒家族中仍有约167万个未知病毒尚待发现;其中,大概有63.1万至82.7万种病毒是有可能感染人类的。

  在抗病毒、防病毒这条路上,人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科学数据显示,目前人类已知的病毒传染源有70%都是来自野生动物,既然野生动物是“万恶之源”,那为什么不将它们斩尽杀绝呢?

  这种想法很容易理解,但如果真这么做了,人类很有可能会承受不起这么做的后果。

  野生动物对平衡我们的生态系统和自身健康至关重要。

  例如,尽管目前已知的埃博拉、SARS、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都是蝙蝠,但蝙蝠可以控制昆虫的种群数量,以水果为食的果蝠还承担着传播花粉和种子的重要任务。

  《病毒猎人:阻止下一次爆发》这部纪录片,用埃博拉病毒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

  一招不慎遇到传染病,就可能让整个大陆天翻地覆。

  

  尊重并学习如何更好地和野生动物相处,人类才能更加有效地规避和降低患病的风险

  法国著名小说家阿尔贝·加缪在他的《鼠疫》中写到:

  “翻阅医书便可知道,鼠疫杆菌不会灭绝,也永远不会消亡,这种杆菌能在家具和内衣被褥中休眠几十年,在房间、地窖、箱子、手帕或废纸篓里耐心等待,也许会等到那么一天,鼠疫再次唤醒鼠群,大批派往一座幸福的城市里死去,给人带去灾难和教训。”

  我们曾预想,经历过埃博拉,就能阻止下一次爆发。

  但事实告诉我们,病毒就是病毒,一次击退并不等于成功消灭,它擅长换装,擅长躲在暗处小憩。一旦它睡醒,世界将再次变成水生火热的人间。

  想要赢得当下这场战“疫”,重点在于人们的善后处理能力;

  但当疫情过后,若想赢得未来的战“疫”,则是医疗系统和人类认知共同捍卫的结果。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抗疫胜利的号角,早日吹响。

  *想看的,B站有。

  福利时间

  — THE END —

  长按识别上方,关注【RSS精选】

  好文推荐:

  奇葩年会大赏,竟然还有老板给员工洗脚?

  网红减肥药成本仅1毛,中国年轻人最难逃掉的其实是“智商税”

  曾与九州齐名,作者不输江南,如今谁还知道云荒……

  回家过年,比七大姑八大姨更可怕的是……

  外卖员送餐被臭骂: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两个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个人感染三个国家!六年前这场致命疫情,早就给人类敲响警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