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刻意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刻意练习是要不断地制定新的目标,不断地提高练习的标准,从低级的刻意练习走上高级、更高级的刻意练习。比如一开始写作的刻意训练是练习遣词造句,学习怎样写好一篇散文。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刻意练习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逐步从遣词造句走上主题的提炼,新的创意的修炼,直至经典小说的写作。这里的刻意训练包括寻找灵感。
把写作当成最好的修行
太行飞剑
在我与文友们切磋写作经验的时候,许多文友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写作时,思如泉涌作品出手很快,质量也还可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进入了“高原缺氧区”,思路好像枯竭了,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出手很慢。甚至一、两个月乃至半年都写不出有新意的作品。于是乎,有人选择了放弃;有人陷于平庸。
那么怎么才能克服这种“高原缺氧”的现象,顺利地过度到下一个创作高峰期呢?我以为,应该把写作当成一种修行,采取认真的态度对待之,这就是从“玩”文学到“刻意练习”的升华。刻意练习是一种专业化的训练,这段时期内不但要继续创作,还要有目的的科学的加以训练。这样才能顺利地通过“高原缺氧区”,到达理想的高度。
大部分文学爱好者为什么成不了“专业作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玩”文学,一个“玩”字,说明是凭着一时的兴趣,和下棋、跳广场舞没什么区别,只是为了“玩玩而已”,而不知执意要成长为专业作家。这就像是我们见到的大部分俗人,遇到困难的事情时,双手合十,嘴里念叨“佛祖保佑,佛祖保佑”。其实平日里从来也不念经,不读经典。这就是所谓“平日不信佛,临时抱佛脚”。这种人没有把信佛当成一种修行。而出家人则不同,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念经,打坐,研读经书,领悟经书的精华。比如:神秀写了一首诗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用以表明在自己对佛教的领悟。可是慧能却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说佛教的“空无”是最高境界。说明他们两个都达到了很高的修行层次。那么我们既然选择了爱好文学,就应该像僧人对待佛教那样,把写作当成一种修行。刻苦地研究文学创作的真谛。
文学创作的真谛是什么?是在文学创作中修炼自己的忍耐力,执着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这些方面具体的行动就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就不能在向各大媒体投稿失败的时候,说一句:“我没有这个天才,我不是这块料”,而作罢。就不是选择逃跑的“遁词”,为自己开脱。
那么我们问一句:“什么是天才呢?什么样的人具有文学天分呢?”天才是从哪里来的?众所周知,富兰克林是写作方面的高手,名副其实的著名作家。那么他是不是从娘肚子里一出来就是这么棒的?显然不是。那么他是怎么成长为写作高手的呢?富兰克林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学,但是他想写作。于是她找来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把上面的文章都读一遍。然后开始仿写,就是抛开原文,自己根据理解重新写一遍。写完之后,与原文比较:这一段怎么漏了?那个词怎么用的不对?就在这种苦苦思索中,他的水平开始提高了。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的基本思路。就是这种刻意练习让他不断进步,最后成长为著名的作家。
刻意练习是一种专业训练思维,它就是不断地设定目标。不断地练习,然后不断地反馈,不断地改进,就这样不断地进步。富兰克林用这个方法成长为著名的作家。不仅如此,他还是著名的演说家。在这方面我也是有亲身体验的,我个性比较内向,不善言谈。但是却想做一名财会专业的大学教师,刚开始讲课的时候,我也没有经验。于是我就联系自己在工厂做财务会计工作的实践,写出比较详细的讲课稿,然后将稿子背下来,上课的时候基本不看讲稿,除了按照讲稿讲课以外,还根据课堂情况现场发挥,课后听取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在下一次讲课中注意改进,结果我每学期都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教师。”由此可见,刻意练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刻意练习和一般练习不同。它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比如你要联系什么样的国际象棋手,拉琴达到几级,都要有明确的标准。所以,每一次训练都要有明确的标准,要明确自己的训练达到什么水平。其次,一定要专注,富兰克林对写作的练习就很专注;而她下棋就不专注,是随便玩玩的,没有刻意练习,所以他下象棋一般。第三,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走出舒适区。每一次刻意练习,要比上一次有进步,没一次刻意练习都要有反馈。这就好像是减肥,必须有一个秤,每天称一称体重,总结一下胖瘦的原因,然后刻意节食或锻炼。写作也是这样,第一次刻意练习以后,刻意将自己的作品投稿到本市晚报上;第二次刻意练习之后,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投稿到省城的报纸上;第三次刻意练习……要不断地刻意练习,不断地反馈刻意练习的成果,才能不断地进步!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刻意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刻意练习是要不断地制定新的目标,不断地提高练习的标准,从低级的刻意练习走上高级、更高级的刻意练习。比如一开始写作的刻意训练是练习遣词造句,学习怎样写好一篇散文。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刻意练习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逐步从遣词造句走上主题的提炼,新的创意的修炼,直至经典小说的写作。这里的刻意训练包括寻找灵感。众所周知写作中的不断读书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其实写作的修行过程是包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多了,视野开阔了,灵感就来了。据莫言在一次访谈中说,莫言就是一边创作一边读书的。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是读了《百年孤独》借鉴学习来的创作方法。写作是一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修行过程,当你的修行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创造出经典作品来。比如陈忠实,他就是经过多年的修行,最后创作出经典小说《白鹿原》的。
综上所述,通过刻意练习,完全可以将写作的技巧融化在血液中,使它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就好像我们学会了开车,安全行驶了100万公里一样,将写作通过刻意练习变成了一个作家的本能。樊登在他的著作中说:“刻意练习的时间和最终成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我们想僧人修行一样每天坚持刻意练习,就成获得一个专业作家应有的素质。
【编者按】这篇随笔,作者结合自己的写作之路,与文友切磋写作经验,阐述只有把写作当成最好的修行,在写作中做到“刻意练习”,才能达到创作高峰期,成长为专业作家的水平。文中引述了文学大师富兰克林的成长经历,就是这种刻意练习让他不断进步,最后成长为著名的作家。文中详细说明了什么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一种专业训练思维,它就是不断地设定目标,不断地练习,然后不断地反馈,不断地改进,就这样不断地进步。只要坚持刻意练习,就成获得一个专业作家应有的素质。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作者:太行飞剑
太行飞剑,本命张凤英,女,毕业于厦门大学,副教授。一直以来对文学很感兴趣,是个执着的文学追梦人。自由撰稿人,纸媒兼职编辑,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齐鲁晚报网专栏作家。小说、散文以及作品赏析数百篇散见于《奔流》《草原》《参花》《千高原》《平原作家》《楚风》《当代文学海外版》《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烟台日报》等各大媒体。
江山文学网
江山文学网是创作群体最为广泛的文学原创网站。
开设栏目有:长篇频道、短篇频道、情感小说、传奇小说、散文、杂文随笔、影视戏曲、电影剧本等。
其中江山“萌芽”是全国中小学生习作园地,专门选拔优秀编辑指导,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人生家园社团
人生有梦,用我们的文字诠释生活,诠释生命,诠释理想,绽放出生命的流光溢彩!
群:186442972
制作:疏梅冷月
江山微信推广团队
(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