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1-25 23:36: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摘抄

  《有一个地方叫夏》是一本由[意] 马西米利亚诺 • 弗雷扎托(Massimiliano F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1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一):这第一个字是否一个错别字

  TB旗舰店买的,总不会是盗版???

  遗世界如此瑰丽,甚至比现实更有秩序遗忘是有力量的。但谁才能探索遗忘的世界呀,那里面的一切我们早就忘了啊。

  即使没有那颗原子弹和那朵玫瑰,没有那一点关涉正义元素,这也是一个值得喜爱故事,喜限的幻想

  这个世界需要得到遗忘的照料才能痊愈。遗忘令人迷失,但也让人重新探索,自我和其他一切。

  我想这本书也想悄悄告诉我们:不要怕……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二):译后记

  时间是十分神奇的,能让拉锯的噪声变为悠扬音乐,能让蹒跚的儿童成长独当一面成人。我们在一次次往复不变的日月轮换中吐故纳新,时而沉浸在哀愁中,时而洋溢出不能自已幸福

  我们不断经历,也不断遗忘。

  由人制造、被人使用大小物件或变得陈旧,或蒙上尘土,逐渐被人遗忘,它们在曾经一次次与人沟通过程培养出了一条不可思议坚实纽带,所以这条纽带也在灰尘覆盖下硬化。物件没有情感,它们并不因为被舍弃而感到悲伤难过。但这条纽带却是人/物双重属性的,拥有一定温热,又不能表达自我。

  纽带牵着物件,来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城市里城市名字只有一个音节,叫“夏”。这里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用来交往媒介。这里没有功能,功能是给人提供的服务。这里没有抱怨焦虑,也没有慷慨激情,因此书可以摆脱文字独立存在钟表可以离开指针平静地度日。令人恐惧事物也可以摘下狰狞面孔,去感受、去给予。与人类有过关联物体不能完全洗脱与人的联系,但这也是它们诞生时就背负的特性,老城主也隐约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甚至会为它们的这种归宿感到欣慰

  这里面有可能刺痛读者的大概是被遗忘的“理想”和“人们”吧。

  坠落的理想依然亢奋又闪耀,在黎明时分第一个抵达。终究是被遗忘的,流星雨般的,老城主带着微笑将它们清扫干净,每颗星星背后的故事谁也无从得知。此时我们想起了我们自己放弃的理想,它们也曾点亮过我们的生活,但要么太过遥远,要么太过虚幻,最后纷纷无奈飞往夏城,光亮丝毫不减。

  “遗忘物”之城也有被遗忘的人们。他们失去了色彩,变成了某种“物”,只有在镜子前才能露出笑颜。谁都不曾记起的各种人仍旧卑微活着努力爱着自己,希望有一天离开那口黑暗的井,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颜色

  除此以外,我们看到玩具迸发着喜悦活力童稚绘画依旧色彩缤纷滋养着被遗忘的;被遗忘的话语依旧能感动最后一位听众,让他流出泪水;老电影和老照片仍然被夏城的居民欣赏……

  然后来临的是战争。我不知道作者在此指的是真实世界的战争,还是毁灭性的大规模遗忘,来到夏城的并不都是好事。开裂的小行星让读者里很是难受,因为这意味着整个家园都被忘记了,整个人社会都消失殆尽了。泪水都填补不了干涸的行星伤口沉重地刺痛着。遗忘的循环也停滞了。

  终于,那颗原子弹在夏城爆炸了。在现实世界爆炸会摧毁人和物,在夏城爆炸又意味着什么呢?遗忘物不会死亡,它们可以开启新的旅程。所以爆炸的过程虽然也是暴力的,但就像按下重启一样,夏城居民不再平静如初,它们四散奔逃,带着不可知的心情,以另一种方式另一种形态去往另一个地方,可能是原来的世界,也可能是新世界。城主或许也在修复爆发的过程中不情愿地记起了自己,不情愿地割舍着自己在此的职责,直到很久很久之后,就连被遗忘的人们也愉快地飞向远处时,城主才缓慢接受了即将改变命运。和我们一样,决心做出改变很难,接受改变的那一刻又是如此轻松……

  故事不必带来启示艺术不能过度解读。人不需要记住所有人和所有事物,因为被遗忘并不一定充满悲伤。标志着我们人类身份的,是就算抛弃人形也忘不掉的红色玫瑰,是微笑流泪的能力,以及关怀万物温柔

  对夏城有疑问的,还是去问猫吧。:)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三):钥匙:弗雷扎托的成人童话

  这篇与这本书无关,是他发表在成人漫画杂志重金属》上的一篇,当然在他的个人站也有 www.massimilianofrezzato.com 。

  弗雷扎托其实已经五十多岁了,着笔是与年龄不符的青春气,但内核却透露着中年人人生思索,譬如这本的告别,这篇的“打开心扉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四):超越时间的飞行

  《有一个地方叫夏》带领读者观察一个收容“被遗忘之物”的孤城“夏”,夏城城主是一只胖乎乎的乌鸫,而我则受到梦中女孩的启示,飞过世界,去成为它的助手

  被遗忘的事物,不再拥有记忆时间线中存在的位置。它们从记忆中脱落,被时钟的指针剥离出来,来到夏城,度过没有时间、没有记忆的另一段混沌之旅。既非静止,也非未来,时间于此没有任何意义。夏城的城主乌鸫,在时间的上空飞行。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本不存在所谓真实的面目。因为我们看见世界,为世界赋予意义,又通过记忆将其储存,复述出来,才构成了世界的面目。如果没有人类的注目,世界就是一团混沌。人类的认知和记忆,赋予了世界色彩、时空和故事。一旦我们丧失了对某个事物的记忆,那这个事物就不再拥有必要的存在。如果我们丧失了自我的记忆,那么这个个体也将重归混沌。

  那么,这些被遗忘的东西,或说被提取和剥落的记忆本身,去了哪里呢?夏城,仿佛是作者构建的记忆女神手中的水晶球,让我们得以用一种暂时的超脱视角,看到记忆之外的我们。

  黎明时分,坠落夏城的是依旧闪光的理想;午夜之时,夏城周围的沙漠会变成海洋。被遗忘的人们失去了颜色,烟雾一般弥漫在夏城枯井之底,只有子能让他们短暂回忆起自己的模样。这让我联想到《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概念:被世人遗忘的死者,才会真正地死去。而《有一个地方叫夏》的作者往前走了一步,把注定会被遗忘的人们引领到夏城。

  再然后,夏城突然来了一颗身中原子重伤的行星。故事的浪漫主义渐渐沉重起来,似乎暗示着这颗重伤的星球,此刻仍然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战争、冲突或者说科学傲慢,最终带来的伤痛,是集体心理创伤,集体性的记忆缺失。无法面对,无法赎罪,只好遗忘。这是我们的命运吗?

  但是乌鸫不知道,他的遗忘才是最深刻的。他在夏城的意义,恰恰是他早就忘了夏城所有遗忘物的意义。他在无数被时间抛弃的角落中飞行,他只是想把这颗被遗忘的星球治好,重新归位。于是,原子弹在失忆中醒来,带走了整个夏城。夏城的消失,像一场超度仪式,是混沌中又一次新星爆炸,是一次大重启。宇宙的秩序重新归位,让我们从头来过。

  乌鸫飞走了,故事中的我留了下来,成了下一任城主,新的乌鸫飞跃在时间之上。

  被遗忘之物的夏城充满了遗憾落寞,而给予它新生的又恰恰是我们最深重罪孽和最致命的遗忘。人类无法超越记忆,却因为某种冥冥之中法则获得自救机会。在我看来,这是作者最温柔的愿望。相比回归合家欢的《寻梦环游记》,我更欣赏《有一个地方叫夏》的从容也许此世的牵绊挂念美好的,但我们终有一刻要面对逝去:亲友的逝去,自我的逝去,文明的逝去,星球的逝去。比起《寻梦环游记》所刻画亲情焦虑,《有一个地方叫夏》表达得更为悠远:即使到那一刻也并不可怕,因为时间之上,还有夏城,有一只乌鸫,无休无止飞翔

  最后,绘本的结尾给出了一个小彩蛋,镜子中照出的第二任城主是谁?我猜不到,不过从他念叨着玫瑰花这条线索来看,可能是小王子本人吧!夏城城主的这份工作,也再适合小王子不过了。那么第一任城主到底是谁呢?比起这个,我更期待第三任城主的到来。宇宙中有一个地方叫夏,每个人的心中也必然有这样一个夏。它可能包容了所有我们无意遗忘的、故意遗忘的和不敢面对的事物,某一天,当我们的存在超越了当下的意识,我们将为世界重组出新的概念,我们将清清楚楚地看见这个孤独的城市。

  就像《圣经·哥林多前书》“论爱”中说的: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乌鸫城主,后会有期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五):看似是遗忘物之城,实则是遗忘梦之城

  《有一个地方叫夏》这本书拿到后足足看了五遍,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受和启发,但即便是看了这么多遍,我依然不能有参透的感受,于是请教了一位编辑朋友,她的理解是这本书的形态更类似朦胧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带着阅读朦胧诗的心态再去阅读,有种豁然开朗感觉。虽然这本书中的神秘星球、原子弹看似有关战争,但在我的理解里,《有一个地方叫夏》中的夏城,并非是遗忘物之城,更是遗忘梦之城,我们每个人都是乌鸫城主。

  《有一个地方叫夏》主体是暗黑风格黑色卡纸彩铅风,冷色调为主,甚至可以说是黑白灰占了大部分,故事内容极为丰富,想必很少有人能够阅读一遍就参透一些含义

  故事中有一个被遗忘的城市叫做夏城,这里跟现实世界不同,一位 乌鸫是夏城之主,他打理着这里的一切。而在这个看起来不见天日的地方,所有的熟悉的东西,都失去了原本的功能和作用,各种物体、生物都以一种我们不熟悉的形态存在着,但又同时鲜活如有生命。 乌鸫照料着一切,不同于现实世界,这里的晚上才是最热闹的时分,所有东西都活了起来,梦变得无比贪婪,仿佛要吞噬所有,但当黎明到来,一切又回归原样。日子一天天这样过着,仿佛没有尽头

  直到有一天一颗神秘星球坠落,老城主在为他包扎伤口时发现了一个原子弹,拔出的瞬间星球爆炸,一切都飞了起来,而最终夏城也变成了有光彩鲜亮的模样,主人公找到了一面镜子,书中也留了一个彩蛋,镜子中的人是谁呢?

  我个人理解镜子中的人就是读者本人。夏城坐落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匆忙度日,忘记了梦想、忘记了曾经的很多美好、甚至忘记了很多与我们有关的人。但他们其实都没丢,只是被封印在了心中的夏城里,在这里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生死,只有被遗忘的哀伤。每个物体都渴望救赎,但他们能做的却只有安静等待,等待有一天被突发事件惊醒,等待原子弹爆发,等待终于豁然开朗,重见光明

  《有一个地方叫夏》中暗喻太多了,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去解读,译后记里说,不需要过度解读,我却认为,这本书怎么过度解读都不为过,因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其实也是创作者,他们可以将原子弹理解为任何东西,也可以将夏城之主看做任何人,在作者的故事外壳之下,每个人都能创作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故事,这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六):遗忘物之城

  夏城是遗忘物之城。“所有被我们遗忘的东西,都将在这里作为最终的归宿。”

  夏城城主是乌鸫。“这是一个宝库,有些东西早已无用,有些价值连城,都由乌鸫精心照料着。”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乌鸫:

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体重♂55-126克,体长210-296毫米;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羽毛和喙。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乌鸫是瑞典国鸟。栖落树枝前常发出急促的“吱、吱”短叫声歌声嘹亮动听,并善仿其他鸟鸣胆小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夜间受到惊吓时会飞离原栖地。

  《有一个地方叫夏》里的乌鸫,身材胖大,有圆而肥的肚腩,它总是穿着一条暗紫色的背带裤,常戴一副条纹手套,干活儿时候会戴眼镜——这位夏城城主严肃成熟里透着胖萌。它年纪不小了。

  书中的每一幅画色调都比较沉着厚重,仿佛是融合夜色,在稀疏黯淡灯火和无边无涯的呓语中画出来,有夜的神秘,有梦的神奇。

乌鸫流出了大滴的眼泪

  遗忘物之城都是被人遗忘的东西。让我心酸的是第十一页里的那段话:“在千万件遗忘物中,并不只有小物件、书本猫咪,还有很多古怪的、转瞬即逝的东西……比如话语。它们点般自天空倾洒而下,乌鸫会把它们装进瓶子里,再不时地打开瓶塞……看着这些话语,他静静落泪,然后等待它们纷飞,消散……”啊,我也是这样,有时会忘记自己说过的话,之所以会忘记,有时是因为没有用心,有时是因为事情不重要。我对友人说:“明天我去超市买个大芒果回来吃。”这话第二天我就忘了。但让乌鸫无声哭泣的话语,一定不是这些无关紧要的话,我猜让乌鸫流泪的是那些被人遗忘的誓言与承诺,“我会爱你一生一世。”“我会永远陪在你身边。”“这是我给你的结婚信物,我要娶你、爱你、保护你。无论贫穷富足、无论环境好坏、无论生病健康,我都是你忠实的丈夫。”“借你的钱,我年底一定还给你。”——被人遗忘的誓言与承诺让乌鸫感伤,它流出了大滴的泪。这些事不能多想,多想想我也要哭了,想抱住乌鸫,把脑袋埋在它肥胖柔软的大肚腩里,呜呜地哭。

  夏城的最底层有一口小小的水井,井底住着被遗忘的人们。“他们都是灰色、透明的,只有在镜子面前,才能重新拥有颜色。乌鸫将镜子搬来,是为了帮助他们记起自己。”这一段真是可以再三阅读再三思考再三回味……

  夏城里还有许多神奇的事,都非常有意思,比如那个什么都吃的大蜗牛,比如掉落在夏城里的小行星。

  夏城的故事似乎很浅很好玩,但又有许多深刻丰富的涵意。明明是虚构的故事,却总让我想到现实。每一幅画沉暗的色调里,都闪现出华丽的亮彩。

  结尾意味深长:“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活在梦境之中,但我竭尽所能……去观察,去学习……去照料遗忘之物。”我也常有此感……但愿我可以好好照料某些暂时被人遗忘的事物。

  《有一个地方叫夏》,像一块滋味醇厚的黑巧克力。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七):总有一个时间让你找到遗失的记忆

  在电影《莉拉之书》中,莉拉生活在一本书中, 那是她的实际, 但是忽然有一天世界颠覆了, 她从书里掉了出来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时间, 而书被一群黑色的鸟叼走了。 她为了找到自己的书, 来到了记忆之神那里, 她告诉给莉拉, 要找到书, 要去遗忘之城,让这本书的主人雷蒙亲自找到这本被遗忘的书。 我们一生中有多少梦想或者有多少记忆是被遗忘了的呢? 也许我们和雷蒙一样记不起来自己年幼的时候读过的那本书、那些梦想、那副图画,那么他们都去哪里了呢? 如果你想找回它们, 你去哪里找呢?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地方, 叫做夏, 这里有一位夏城之主, 当你找到他的时候, 你也许就能找到自己的哪些遗忘了的东西了。 1、 梦想的去处在哪里 你还记得童年时的梦想吗? 听说它飞到了夏城。 每次听《那些花儿》的时候,都觉得很伤感,那些花儿都去哪儿了,它们还在开着么,我们奔向不同的方向,各自有了自己的不一样的生活,留给我们的那些叫做曾经的梦想的东西也渐渐的消散了。 朴树这样唱着,总有些事情终将逝去, 总有一些被我们遗忘, 也总是在离开了之后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在夏城,这里的所有房屋都没有窗户,《有一个地方叫夏》以暗色调为主, 这里的城主是一只乌鸫。这只乌鸫和他的朋友蜗牛是这个城市唯一的居民, 乌鸫每天拆开新到来的房子上面的窗户, 将它们喂给蜗牛, 而蜗牛一直很贪吃,吃光了城里的所有窗户。 乌鸫的日常工作也很单一, 天的时候夏城是一座安静的城市, 在这里他拆下来所有钟表的指针,拆下房子上的窗户。 到了夜晚,夏城变得和白天完全不同, 没有了白天的安静, 所有的房子都四散分开, 而这个时候,原本白天是沙漠的地方变成了海, 旧的房子开始下沉进入海底, 新的房子从天而降, 当白天来临的时候重新组成了夏城。 2、 被遗忘了的才是真的失去了 前几年追看《来自星星的你》,作为在地球上生存了400年的外星人, 看过了身边太多人的来来往往, 最后变得不再关心周围的任何人任何事,也明白了人们不是害怕死亡, 而是害怕被遗忘。千颂伊觉得他这样的生活就好像一座孤岛, 不关心周围的人, 周围的人也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你这个人。 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相比漫长而生活的如孤岛一样来说, 人类短暂但有人惦记有人关心的生活更让人羡慕。 3、 我们最终会找到那个迷失了的自己 乌鸫在这个叫做夏城的地方生活日复一日, 它不知疲倦但是当它看到镜子的时候, 它就遗忘了自己在这里的工作,转而去专注的看镜子里面真实的自己, 以至于落在地面上的物件再也没有收拾。 直到它忽然清醒,它就会转到夏城最低处的一口井里面, 把镜子留在这里。 在这里的人们都是灰色透明的, 只有在镜子里,他们才看到自己有颜色的样子。 乌鸫的真实身份是谁呢? 当一颗小行星来到夏城的时候,它给小行星清洗, 为了挽救小行星还想办法拔掉小行星深处的一颗原子弹。 大量的物品随着原子弹的拔出而喷射出来。 仿佛一次记忆的风暴, 而这次之后乌鸫也消失了, 出现的是一位是“我”梦中见到的老人。 夏城的主人最终离开了这里, 而“我”留在了这里, 有一天我也见到了一面镜子, 而镜子中的样子让“我”忘记了其它的事情。 纷杂的世界中,我们会遗忘,会丢弃,也会努力寻找。 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努力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也努力的想要的更多, 有时候也丢失的更多。 那副出现在《有一个地方叫夏》里面的图画,画笔虽然稚嫩,虽然被遗忘了, 当它来到夏城依然被这里的梦所喜欢。 那些图画也有我们曾经的梦, 也许我们遗忘了这些画, 但梦没有忘记他们。来自意大利的漫画家马西米利亚诺 • 弗雷扎托带给我们的是关于遗忘和找回自己的故事。 还记得那些花儿吗? 他们在哪儿啊, 他们还好吗?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八):欢迎来到遗忘之城

马西米利亚诺 • 弗雷扎托的《有一个地方叫夏》(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封面

  每个人都会遗忘一些东西。大脑的构造就是不让我们全部都记得,什么都清楚地记得,会加重大脑的负担。虽然大脑的使用一辈子也才用到不到10%,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刻苦铭心的事物也渐渐地模糊,最终沉到记忆的深处,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将之从记忆深处调出来的机会,就这样随着生命的结束,那些伴随自己的记忆也成为了虚无。

  那些遗忘的东西都放到了哪里去了呢?这本绘本给了我们一个奇幻的解答,《有一个地方叫夏》,是意大利漫画家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所画的一本绘本。绘本中的图画宛如梦境般暗冷,翻看起来印象深刻,感慨良多。

  在绘本中作者杜撰了一个叫夏城的地方,专门存放那些遗忘的东西,小到一句话、一个小东西,大到一个人,甚至是虚拟的东西,比如说恐惧等等。夏城里这些遗忘的东西,专门有一只乌鸫来管理。绘本里先讲了这位管理者乌鸫的日常,后来遇到一颗小行星。为了拯救掉到夏城的小行星,弄爆了卡在小行星里的原子弹……

  由于作者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是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以一种奇幻、象征的形式,以图画的形式给出来,而不是清晰直白的描写,读起来总会见仁见智,有人看到亲情,有人看到战争。当然,我看了这本绘本之后,所思所想,也仅是一家之言,如有异议,欢迎一起讨论。

  ——到底这本绘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讲的就是“我”在弥留之际,回想起了一些从前的记忆,最终生命消逝,一切遗忘的东西都灰飞烟灭。

  为什么会让我想到死亡?起初我还没有想那么多。这几天在读低音出品的路德维希·雷恩的《战争》,其中看到了一条脚注,才恍然大悟的。这里提到乌鸫是死亡鸟,有暗示着死亡的意思在。(见下图)再有就是最后的原子弹爆炸也有着毁灭的意象。有人说这只是表示战争一类的,但如果真是有关战争的,应该出现更多有关于战场、杀戮的意象才对。但绘本里却没有提到,所以重点不太是想表达战争,所以我才认为是毁灭与生命的消亡。“我”在临死时,可能因为回光返照回想到了以前遗忘的东西。想起之前的一句话,想起也曾经勇往无前,将恐惧抛诸脑后,也想起一些曾经认识的人。最终生命走到尽头,整个属于自己的夏城消失殆尽。最后,“我”取代了原来的管理者乌鸫成为新的管理者(因为照镜子的时候看到了作者“我”自己的脸)。因为已失去主人的夏城,可能偶尔还会被他人想起,但最终的命运还是会被遗忘,只会被遗忘到无尽的虚无之中,直到被所有人遗忘。而“我”,也会永远禁锢在自己的夏城之中。

路德维希·雷恩的《战争》(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第82页

  当我(可能)看懂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之后,我竟然有种想哭的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东西已经难以记起。

  大学那时的一些朋友的名字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因为离家在外,甚少会回家。回到家乡总有人会记不得我,家里又动迁了,小的时候所生活的乡村已经成了废墟,再也难以找回儿时的记忆。这个世界太恐怖了,我们遗忘了别人,别人也遗忘了我们,就这样互相遗忘,最终被世界遗忘,我们自己的夏城则越来越壮大,最后的结局,只有自己守着自己的原子弹爆炸之后的夏城吧。

  作者以类似童话般的画笔,用绘本的形式描绘了这样一个可怕的故事,讲述了人的死亡以及记忆的埋葬的故事,但是这并非作者的目的。如果可以通过绘本中的故事,让我们花些时间,重拾过去美好的记忆,让我们想到很多,我相信作者的目的也达到了。翻开书页。通过这100来页冷触的笔调,让我们能深思自己的生命与记忆的重要意义,其意义也更为重大吧!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夏城

  「写什么」

  这是一本绘本,122页。故事简要明了,主要讲述有一座叫夏的城市,房子像积木垒搭着,古怪又稀奇的它是遗忘物之城,专门存放被遗忘的物与人:玩具、书信、旧照片、梦、理想、恐惧、生命中出现过的人、甚至一颗星球。城市的主人是一只乌鸫,它的职责是精心照顾夏城里被遗忘的一切。但它的照料不是人类社会中的照料,它的照料是遗忘物之城的照料。

  在夏城里,乌鸫会和一扇玻璃窗吵架,因为玻璃窗不许它进入屋里,它吵赢了,玻璃窗被投喂蜗牛;在夏城里,书不需要文字,乌鸫会把字与纸分开,使纸张洁白如初;不被夏城需要的话语从空中倾泻而下,乌鸫把它们装在瓶子里,不时拉开瓶塞,流着泪看它们纷飞、飘散;镜子是夏城里稀缺珍贵的物品,乌鸫费力将它们搬到城市最底层的井里,原因感人;夏城曾发生一场大灾难,有一颗伤痕累累的星球突如其来,乌鸫在清理星球伤口的时候不小心触发了其中的原子弹……

  「好在哪里」

  浪漫的画面。该书作者、绘者同一人,因而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总色调较暗,但作者采用黑卡纸与彩铅组合的形式,呈现出浓郁的色彩,使得图画绚丽浪漫,观感舒适。我特别喜欢临末的一根羽毛,丝丝入扣,似真还假,看起来如梦如幻,仿若唾手可及却永远无法把握的梦境。全书展现了作者高超却不炫技的绘画及色彩把控技术,仿佛造就这绚丽一切的全是随手拈来的不经意,一如迷人的意式风情。

  诗般语言。如同许多优秀的绘本,这本书也拥有诗般语言。作者在讲述一个富含哲理的故事,却漫不经心,轻描淡写,用平淡而诗意的语言勾勒出动人故事。作者笔下的语言简洁易懂,优秀的中文译者则使之毫无违和感且保留了语言的韵味。我喜欢念那些句子:

  “风比小孩子还要自由,随意进出每家窗户。”

  “而信件,他会交付给风。没有比风更快乐的邮递员了。”

  “他会拆掉手表上的所有指针,这样它们就不会再争执不朽。”

  “至于被遗忘的玩具,乌鸫会将它们保存在梦里,想盛下这些玩具,再没有比梦更大的空间。”

  “黎明时分,海洋再次变回沙漠,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最早到来的,是那些于深夜坠落的理想。”

  “夏城敞开……像一朵石头花。所有房子分离开来,开始跳舞。”

  如果将这本书读给孩子听,这些美妙的句子会在孩子心理播下优美的旋律。如果将这本书读给自己听,这些优美的旋律会在耳边唱起旧时光里动听的歌。对日常一切已司空见惯的成年人,会记起自己曾经也是个满怀理想的少年,会记起那些散落天涯的遗忘之物。

  奇特的想象。作者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首先,他创造了一座无人城市,白天房屋像积木垒搭,夜晚房屋会分开跳舞,这是一个区别于现实的幻想世界,也是其它细节想象的基石。其次,在这座城市里,所有人类社会的法则均不适用,作者为之书写新的法则,如小幽灵需要喂养以眼泪、恐惧被关在衣柜里、鸟蛋会听歌也会发脾气、白天的沙漠在夜晚会变成海、蜗牛的粪便会长出好看的蝴蝶。这些细节想象奇特有趣,轻易抓住读者注意力。

  启发性哲思。在夏城里,乌鸫是主人。乌鸫是瑞典的国鸟,是中国南方城市喜爱饲养的歌鸟,但野生成年乌鸫难驯熟,常因过度撞笼而死亡,故多用幼鸟人工喂养。在书中,第一任夏城之主并非自幼长于夏城,第二任夏城之主也不是。而书中数次透露乌鸫其实是一个老人。可以推测,乌鸫是一个被自己遗忘的成年人,夏城里所有的一切就是他曾经历过、结识过、遗忘了的物与人。夏城之于他,如同鸟笼之于野生成年乌鸫。夏城之主并不快乐。从这个角度理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充满忧伤与温情的夏城。

  这本书其实更像写给成年人。它如此真实,以致于作者在扉页写到(这是个)“恼人的童话”,在最后借第二任夏城之主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活在梦境之中,但我竭尽所能……去观察,去学习……去照料遗忘之物”。回顾过往,某些被遗忘的,或许不该被遗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夏城」

  怅然若失。读完这本书,我心里萦绕着某种道不明的惘怅,似乎内心缺了一块。缺什么?溯思追想,也许缺的是“回顾”。日子匆匆,每天忙着应对眼前生活而没有闲暇回首过往。曾遇到过、感动过的情与事,早已被远远抛诸脑后,远到我忘了最后一次在哪里见过它们。也许缺的是“夏城”——一座独属于我的遗忘物之城,一座能够安放全部过往的私人城市。或许我刻意忽视,可若无夏城,所有的“昨日”何以为家?

  若有所得。若非要给“夏城”一个具体的现实中的地理位置,我的“夏城”必定是成长的那个小镇、那座村庄。那里滋养了年少的我,那里见证我拔节长穗的最好时光。然而好些年没有回去,我也不常想起它。许是凑巧,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的几天,我就要回去“夏城”了,而距上次见面已隔五年。忽然很想它,也忽然明白之前没有刻意的想念是因为我笃信它一直都会在。再重逢,我要问问它,“你可留着我的旧照片?”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十):关于神谕之书最后的留言

  这是一串来自立秋的话语,现在窗外秋雨滂沱。遗忘萦绕在我心间——我忘却,但我竟忘记忘却什么,唯一记得的乃是忘却。多么孱弱的动作。我渴望着遗忘“遗忘”这件事,但这是何等虚妄呀。我已经遗忘了所有要遗忘的事,包括你,但我还没有遗忘遗忘。所以你看,即便我忘掉与你有关的所有,我依然记得你。你会嘲笑我还是不够虔诚果断仔细吧?

  我想寻找彻底的遗忘,好让我彻底离开你。

  我听从小女孩的神谕。她告诉我:“到那个叫‘夏’的地方去吧!你要找到那里的主人,然后为他效力。”书上赫然写着,一切源于此。

  你知道,一切童言,尤其是小女孩的话语,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原初最纯净最秘密的神谕。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我的小侄女,她总喜欢抬起手指,跟随着手指的方向,目光旋转里倒映着吊灯的花纹、聒噪的蝉鸣、弯曲的鱼池、锥天的狗尾巴草尖、她妈妈的眼睛、她爸爸的鬼脸、香甜的鸡蛋膏、散布在客厅里跳舞的夕阳。当然,她最具哲学意义的一次,是拿手指指给我看她膝盖上的伤痕。身体,是生命最不会遗忘的居所,包含着一切生命的感发;夏,则是生命搏动的高潮。每当我的小侄女抬起她的手指,都不亚于任何哲人的运思。她抬起手指,命我去寻找夏。

  因此,我听从了小女孩的神谕。

  于是我在那里给你写了这封信。我不打算遵从时间顺序,意识自有其秩序,时间流动亦不存在正确方向,世界是一束星丛。信发出之时,我可能已经不在那里了,但我在哪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它来自夏。

沙漠飞行

  醒来的时候,我在沙漠里飞了很久,数不清有多少天。只见得舷窗外面明暗交替,遥远的天际线一次次爆炸,长长的冲击光迅速奔过来又迅速收回去,这样就是一个日夜。

  时日漫长煎熬,我孤身一人在漆黑的沙漠上空飞行。干渴,保持着单调的姿势,没有话说。

  有一天阳光照例从天际线收回去,星辰开始抛上来运行,天空是暗紫色,那座城出现了。小女孩说过,它极易辨认,像沙琪玛,是无数五颜六色的房子粘结成的一大块,散发着香甜的葡萄干、糖果、红莓、核桃仁混合起来的味道。

被遗忘的人

  风比小孩子还要自由,穿堂入户。一只巨大的乌鸫背着一只大蜗牛,像个大螃蟹爬来爬去,收拾着这些房子。乌鸫的房间里遍布奇奇怪怪的物件,我怀疑他和我一样是个有收藏癖的巨蟹座。

  我为什么会被派来这个地方?

  “因为你想遗忘。重要的是,你不同于其他人,别人总是忘记了什么就忘记了,对他们来说没有特殊之事。而你,你不仅仅想遗忘需要遗忘之事,你希望将遗忘本身遗忘。夏城正适合你。”

  为何夏城独独适合我?

  “可笑。”乌鸫背对着我切着一片面包,边把果酱夹进去捏紧,边转过半边脸来微微扶了一下架在长喙上的眼镜。“夏是所有遗忘物之城,在这里的任何东西都已经被遗忘。我就记不起这儿的任何……这东西该怎么称呼?我刚才说啥来着?”

  它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这儿所有事物的名称和功能。我看着它举着面包发呆的样子,心生不妙的感觉。

  你已经把我遗忘了吧?否则我为什么会来到这儿呢?小女孩是要帮我忘掉你吗?如果我也把你忘了,那么我会在这里见到你吧?

猫,物品,话语

  偶尔会有猫咪从窗前越过,流星一般狭长而迅速的身影。有时候会有猫咪从窗台进来,趴在摇椅上,或者对着晃动的灯泡发呆,或者卧在厨房角落里阳光的色块里睡觉。

  乌鸫从来不去管它们。因为它们很少会来,来了也呆不久,因为没人会长久地遗忘一只猫咪。

  这儿的所有东西都与各自的名称散开了,命名与夏无关,夏是繁盛和抛弃,夏天过后是长久的遗忘。猫咪们,它们是冬天的炉火与暖气之守护神,它们穿过夏。

  乌鸫掀开一只“迷失海岸”酒瓶。“淡淡的苦涩,微甜的泡沫,橙子味儿,度数也不很高的啤酒,适合装进一些轻微的暗示话语。”“那一瓶,烈度很高的瓦伦丁,瓶壁上印着浓妆艳抹的女郎,适合装进第一个夜晚的表白。”

  “这一瓶,给,你可以听一下,原来是装深色粉鹿酒的,一种产自你们世界的啤酒,颜色深厚,口味酷似焦糖,甜而不腻,泡沫洁白明亮充满理性,适于长久回味。我装进了她给你发送的微信语音。”

  我们各自听着瓶里的话语,各自静静落泪,看着水珠各自消散。

  深夜沙漠会变成海洋。夏城的房子就像沙琪玛抛入水中,融化、绽开。乌鸫在海面骑着旧自行车任由图画四处飞散。它说海底的梦只迷恋被遗忘的图画。我也作过许多图画,如今大海已经干枯,遗忘使我深陷沙漠。

  我没有告诉你的是,乌鸫离开了。原来我是作为他的继承者被拣选。你依然没有出现,我依然在这荒漠深处照料这些物件,渐渐遗忘它们的来历、名字、气味、声音,渐渐遗忘我自己。我找到你之时,就是我离开你之时。这封信来自立秋时节,秋雨滂沱。我在遗忘物之城等待遗忘,你来的时候,或许会见到我,那时我已不在。

  因为小女孩说过:“那新来的第一个人,将拯救你走出沙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