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饱含深意,对于格外注重团圆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信仰。
不过,近些年来,很多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究竟是为什么呢?
小时候盼望着过年,是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可以收到压岁钱,可以不写作业,可以三五成群在大街上疯跑,换句话说,只要是个孩子,过年期间都有这样的专属权力。
说到这里,你一定觉得我会把所有原因都归结于物质,不可否认,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足够丰富,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小时候的我们长成了大人,每年回家都会经历“学历多高?工作如何?工资多少?找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等一系列灵魂拷问。
丽娜算是我的半个发小,我们都是一个镇上的,只不过五年级才相识。
一直以来,我俩形影不离,直到上大学才分开,我留在了省内,她选择了外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日常联系渐渐不再频繁,只有每年过年回家一聚。
从前,我们聊到的话题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吃喝玩乐,而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逐渐开始攀比工作、工资、男朋友,甚至炫耀自己的奢饰品,简直无趣至极。
对了,我的另一个远在日本的同学今年也会回来过年,前两天他在微信上告知我,并吐槽了一大堆过年的烦恼,对于他而言,过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被催婚。
他比我略大一两岁,是家里的独生子,一表人才且文质彬彬,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父母闲来无事,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早日成家抱孙子。
不料,我这同学志不在此,人家一直以来秉承先立业再成家的观念,这与他父母的观点完全不合,于是“逼婚”是他家每年都要上演的大戏。
而我最是喜欢热闹,看着他爸妈一次次盘问,我这同学无奈又无辜的表情,成为我在过年期间最大的“慰藉”。
答:减肥。
最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胖子,过年不让多吃,这件事让我濒临崩溃。
从小到大,我酷爱巧克力,尤其是全脂巧克力深得我心,按照惯例,过年期间我一定会储备好“食材”,边追剧边吃岂不爽哉?然而,当我回到家,我的巧克力竟不翼而飞,不是家里进贼了,是我妈在搞鬼。
每年我听到最多的话:“不许带巧克力回家,油水大的东西少吃!”
勒紧裤腰带吃喝的生活让我极度痛苦,只不过我发现,这样的人远不止我一个......
我们有的人长大了,变胖了,有的人长大了,更现实了,有的人长大了被催婚了,原来,我们早就过了无忧无虑的年纪。
所以不是年味变淡了,只是过年最快乐的人不是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