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火箭人》经典影评有感
日期:2020-01-10 22: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火箭人》经典影评有感

  《火箭人》是一部由Michael Gracey执导,塔伦·埃格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奇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火箭人》影评(一):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

  看完了塔伦艾格顿主演的这部关于英国传奇摇滚巨星艾尔顿约翰传记片:《火箭人》,还不错,给四星,每个巨星辉煌闪耀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伤感和难以言说的痛苦成功总是伴随着阵痛,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辉煌越高,责任越大,更容易迷失和堕落,不论任何时候,都应该勿初心坚守真实的自我! 该片讲述了艾尔顿·约翰这位音乐奇人一生故事

  《火箭人》影评(二):火箭人

  纰漏也好 巧合也好

  央视在火箭和小牛的季后赛大战里面 用了这首歌

  很多人把这首歌当做火箭队的队歌

  在那个不管火箭队打谁 支持率都超过90的年代里 火箭伴随了一代人成长 也让我迷上了埃尔顿约翰。

  这个天才 奇才 孤独者

  我成长在酒泉卫星基地 火箭和火箭队都是伴随我幼年青年回忆

  可惜这部片子不会引进了 但是火箭人这个名字 将伴随我的一生

  《火箭人》影评(三):Taron Egerton的一人独角戏

  1.本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影片,是以歌舞片的形式通过一个个歌曲拼接组成的,几乎是几分钟一个小单元剧,这使得本片的节奏过于紧凑

  2.影片采用倒叙手法拍摄,花了很长时间铺垫,却没有一个足够好的高潮来收尾。

  3.本片是以Elton的视角展开的,但是本片中除Elton以外的配角塑造形象并不生动,只透过主角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无疑不是一个合格的传记影片。

  4.主演有种用力过度的感觉,对我来说他的肢体语言舞台表演并没有很好的还原Elton这一人物本身的全貌,总觉得舞台表演缺少恰到好处激情和舒缓。

  《火箭人》影评(四):内在

  说说个人我对这个人物的看法是,Elto 从小就缺乏父爱父亲对他不理不睬 索要一个拥抱都不给予,刚开始我以为是父亲不懂的如何去表达,但是经过后面Elto成名之后重新见到父亲之后的那种态度,可以说明父亲是不他的。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这一点 所以才促成了他长大后是个同性原因同时感觉他也是一个不擅长表达自己情感一个人,宁愿自己承担一切也不愿去和被人倾诉哪怕是他最好的朋友Bernie.所以我觉得他母亲说的其实是有道理的,他注定孤独一生,同时通过这个影片也看我看到了另一方面东西世界上果然还是没有真正完美的人,有些事情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哪怕他表面上多么的光鲜亮丽多么的幸福美好等等,但那只是所看到的表面,你并没有看到他正真的内所想所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觉得他真正内心所需要的是 一份真正的爱。

  《火箭人》影评(五):写

  关于《火箭人》,有两点背景知识个人认为十分重要。第一,此片制片人是Elton John的丈夫、从事导演工作的David Furnish,制作公司之一是Elton John与丈夫共同设立的Rocket Pictures。Elton John本人虽然也挂名监制,但从后续访谈来看,因为尊重影片创作过程和本身演出工作繁忙,他并没有过分介入影片的具体制作,甚至今年的戛纳首映也是他本人第一次看到成片。第二,如果细心看影片结尾字幕,会看到Elton John正预备从巡演生涯退休回归生活事实上,从2018年底开始,年逾七十的Elton John已经开始了一场名为Farewell Yellow Brick Road的长达三年的世界巡演,作为他给全世界乐迷的一场盛大的告别秀。而《火箭人》在今年的问世,无疑正是这场谢幕大戏的其中一环。

  《火箭人》影评(六):从贫瘠的爱里成长

  首映之后的第二场电影,拿着Badge排队一个半小时才看成的。两颗星给Elton杰出的音乐作品,每一首歌都在合适地方出现;两颗给他正视过去的勇气演员出色呈现,Taron不再是鲜肉了。结尾略仓促我喜欢《I’m still standing》(so,whatever)

  You have to kill the person you are born to be in order to becom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But deep inside, he's still the shy little boy, who wants to be loved.

  真正成长那一瞬间,是从不再要求别人不能给的爱,而爱自己的那一刻开始。

  Taron Egerton首映后的泪目,想必也半是自豪半是感同身受吧。

  《火箭人》影评(七):短评写长了

  这个传记片的拍法好在是以Elton John本人作为叙事源来参与叙事的,脉络上是他在一个心理分享互助会对自身经历反思陈述实际就是以他的创作历程,几首代表作灵感穿针引线建构故事。比较有意思的是它不仅给了一个较写实的人物传记角度,同时做了人物与自己不同时期状态的平行对照(通过Elton在互助会的服化来外化心理),在他审视自己处在最顶点、也是最失控阶段时,反而愈发变得客观冷静,这里甚至带点精神分析意味镜头也是顺着Elton的历程展现变化,在影片前段导演给了人物许多平和优雅长镜头,而对成名后失控的歌星头也变得迷幻起来了,大量360°摇镜头、慢镜头、特效镜头和画面分割使用是对Elton由创伤走向极端后的个体状态和创作方式映衬

  缺点也很明显,整个影片是由Elton的叙述推动的,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叙事上的灵活度,整个影像系统呈现一种跟随状态,机械的找时间点,没有自然停顿迅速进入下一阶段的讲述。同时,这个拍法可以推断素材也基本上是Elton提供的,整个作品算是经验收的,能拍出来的仅仅是他自己想说的,使得事件细节上的加工不足。举例全片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即Elton参加演唱会前告知父母自己的取向问题。Elton去父亲家里和解没得到赞赏,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说了没头没尾几句话,自己就崩溃了。戏剧不是一通电话,一次争吵就能说服的,单调场景处理使人物显得扁平。综合来说,此片在形式上的追求高于情节内容打磨

  《火箭人》影评(八):虽说歌舞片最近挺讨喜,但也不能这么玩

  1. 主角依旧在世就开始拍传记片感觉似乎怪怪的,总感觉类似Elton John这种一生都是传奇的歌手,怎么说也应该是在身故之后再拍才合适。不过结合EJ这几年几乎在流行乐界完全消失,几乎可以参考运动员运动生涯结束我们拍个纪录片吧”的逻辑

  2. 虽然Freddy Mercuy的纪录片获奖,前几年又有如《爱乐之城》此种歌舞类型片斩获一票奥斯卡奖项,但是不代表流行乐手传记+歌舞片就一定会成功。最起码《火箭人》就不是那么讨喜。

  3. 过分的挖掘华丽摇滚之后时代的歌手内心世界,到最后都是虚无,或者说完全是同一套路,这点在《天鹅金矿》,《波西米亚狂想曲》以及《火箭人》中几乎雷同,即“不太幸福童年+与众不同的性向+毒品+盛名下的心理畸形+返璞归真”,事实如此,无一例外

  4. 基于这是一部腐国电影,基,秃这两点几乎是角色不可逃脱的话题,很感谢导演把这个主题在电影中直接的表达出来,这很好。

  5. 基于这是一部音乐人的传记电影,演着演着猝不及防的就来两句似乎没什么问题,配舞也是相当专业的演员,但是《天鹅绒金矿》当中惊艳是没有的。

  6. 《王牌特工系列两部,《飞鹰艾迪》,让人怀疑腐国新生代的男演员貌似只有他一人,稍微有那么点视觉疲劳。可惜的是《跳出我天地》中的杰米贝尔竟然没有舞蹈的情节,稍微有点让人意外。

  7. 萝卜的男色在整片中完全没有敌手,包括男主角在内。

  8. 整部电影,音乐方面让人感到惊喜演技合格,明星充足,但剧情方面的套路和歌舞片先天硬伤,以及前几部大火的类型片,注定《火箭人》不会成为《天鹅绒金矿》这种称为一个时代的人记忆中的华丽摇滚的圣殿,也不会成为《波西米亚狂想曲》这种能文能拿奖武打票房现象级电影。

  《火箭人》影评(九):像看了一部音乐剧的预演……

  描述Elton John爷爷生平史的《Rocket Man》火箭人,被影评人影迷无数次的拿来与《波西米亚狂想曲》对比

  1.前者自定R级,确实更”忠于原味“;后者被May爷爷压榨着拍成了“洁版”,确实平添无数遗憾

  2.两版的演员都为了还原角色使出了浑身解数,扮演Elton的塔伦艾格顿(你们常说的”蛋蛋")奉献了全部的原唱,实力着实了得[赞]事实上歌曲部分是否由演员原唱还是对口型,我觉得根本不是问题,只要达到效果就行(反正也不是本尊来唱)。

  3.Mercury毕竟已经作古,所以整个编剧虽然缺乏亮点但颇为封闭完整;而火箭人的原型还健在,所以写到戒毒重生戛然而止确实有些遗憾了——估计实在不能写下去了,否则就越来越敏感了。

  4.电影本身当传记片来看,让我们重温一下Elton的音乐杰作,Mission Accomplished。但是编剧导演分明是把它当做了音乐剧的“预演版”,无论是剧情结构还是镜头调度都活脱脱一部音乐剧的雏形。看来不久之后伦敦西区上演一部最新音乐剧大作《火箭人》是指日可待了——我们的John老爷爷实在是赚钱高手啊,商业闭环了解一下[黑线]……

  5.编剧Lee Hall就是我最爱电影之一《Billy Elliot跳出我天地》的编剧,而Elton John又是伦敦版同名音乐剧的音乐创作者,可谓渊源很深。故而本作请来了小Billy——Jamie Bell来扮演Elton的灵魂伴侣兼最重要的合作伙伴Bernie,堪称“历史传承”般的绝配。发完这条评论决定立马再看一遍《Billy Elliot》[心]

  6.自评:3.4/5分。

  《火箭人》影评(十):更加癫狂的狂想曲

  很难说得出火箭人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孰优孰劣,一番搜索后很迷惑发现前者的导演就是后者的制片人,所以,它们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火箭人所带来的震动会受到后者深刻影响。火箭人的人物再创作完全尊重了真实的史料,比起狂想曲它更有资格被称之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非常赤裸坦率的去直述当今社会最的敏感题材之一:LGBT,没有延续狂想曲一般保守晦涩的表达而转而选择用大篇幅尺度重头戏直面主人公爱情旅途。比起狂想曲的平铺直叙偏写实风格,火箭人则大规模地使用正叙倒叙频繁穿插切换并且多用虚写手法来渲染人物主观的内心世界,英国国宝级歌手艾尔顿.约翰华丽多变、大胆前卫的舞台风格在虚实结合的影视画面设计中显得极具情感爆发力和视觉冲击力。但是,我认为火箭人的成熟程度可能比起狂想曲来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首先是对于主人公成长历程的展示太过快速激烈,没有给予观众的大脑一个放松思考空白区,几乎每五分钟一个高潮,人物之间的对白节奏快的几乎难以让人留下记忆点,反观狂想曲中的高低配起承转合,火箭人里的情感诉说显得苍白而又无力,仿佛任何一个技巧过关的演员都可以成为扮演火箭人中艾尔顿角色的人选,塔伦.埃格顿的表演没有让他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主角,但是波希米亚狂想曲中饰演传奇主唱弗雷迪的拉米.马雷克几乎可以让我相他就是费雷迪本人,任何其他演员都无法再与之匹敌,火箭人明显没有把这些点把握的准确,甚至扮演经纪人理查德.麦登都可以盖过他的光辉。人物传记电影最忌讳演员被角色本身的魅力影响力压制,这样的结果会造成角色与演员之间单方面交流。再者,火箭人极少的带入历史资料,让人忽视了其作为一部传记电影的本质特征,本来虚实结合的风格已经对观众的理解造成了干扰,如果没有更多历史资料作为支撑会使得整部影片看上去失去了传记片的典型特征,最后反而会让歌舞音乐题材的元素掩盖住其所希望表达的人物内心挣扎。作为人物传记电影,火箭人是优秀的,但是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火箭人极其明显的撕裂感会导致观影者难以共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火箭人》经典影评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