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会花这么多!”
虽然支付宝这份年度账单算上了转账和红包,水分大,但账单统计的年度大数据和消费流水却很能反映问题。
大部分网友前几个支出类别都是“穿衣打扮”、“吃吃喝喝”、“休闲娱乐”,很少一部分人,在“健身学习”上的花费,能挤进排行榜。
有些人,沉迷于享乐、物质消费,有些人却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
之前有篇文章——《炫耀性消费已终结,现在是无形消费时代》,讲了美国精英阶层炫富方式的变化。
在以前,美国的精英们跟土豪差不多,若想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地位,通过奢侈品、别墅、豪车等物质消费来炫富。
但到了现在,他们越来越淡化自己在物质上的消费,无形消费逐渐成为他们的主流。
精英阶层把钱都花在哪呢?
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诸如教育、养老、健康、提升文化品味等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精英们已经不再沉迷于物质消费带来的很“虚”的有质量的生活,更多的是通过投资自己和家人,实现生活上更高层次的品质生活。
从消费方式,其实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层次。
比起整天沉迷于享受玩乐、纯碎买买买的人,更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提升自我的人,成长往往更快。
你会发现,这种现象在很多年刚毕业没多久的同龄人之间尤为明显,短短三四年时间,同学之间的差距就越拉越大。
账单有一项是全年点外卖的次数,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这一项,都不会低于三位数。
周末睡到自然醒,懒床的间隙点个外卖,洗漱完毕,外卖差不多也到了,然后吃着外卖追着剧,完美的周末就此开启。
每一个加班的深夜,是外卖拯救了忙到没空吃饭的上班族,填满了空虚的胃。
犯懒的时候,随便点个外卖对付一顿......
没有外卖的生活,不敢想象。
但其实,天天吃外卖的人比谁都清楚,外卖除了方便,既没营养,又不健康,碰上难吃的概率,更是大到让人心塞。
每当回家吃上妈妈做的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每天吃的外卖,不过为了填饱肚子而已。
电影《小森林》里,女主市子为逃避生活,一个人回到了乡下老家生活,一年四季,为一日三餐忙活。
这种治愈的力量,不仅仅来自影片里的美食和宁静的乡村,更来自市子身上那种认真生活,好好吃饭,过好当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偶尔点外卖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生活被外卖占据,吃饭变成果腹。
如果可以,你也可以试着早起半个多小时,给自己做个健康的便当、周末偶尔下厨房做顿大餐犒劳自己、抑或是和朋友探索街头巷尾的美食。
深以为然。
会生活的人,从来不会再在吃饭这件事上吝啬时间,因为,他们懂得:
吃饭不单单只是为了果腹,更是一种生活的情趣,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爱自己的方式。
夜宵次数、走路步数,暴露了你的生活方式
记得微信运动刚出来时,很多人都关注自己的排名,到了后来,越来越多不爱运动、周末喜欢宅在家里的人,关闭了这个功能。
支付宝账单除了走路步数,还统计了全年夜宵次数。
虽然很多人吃夜宵不点外卖,但单从这两个数据,却能大体反应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爱吃夜宵,又不爱不运动的人,生活自然不会健康到哪里去。
为了减压,他特别喜欢在下了班后和哥们约夜宵,油炸、烧烤,再配上啤酒,简直美滋滋。
一周7天,至少6天都要吃夜宵,高兴的时候,喝个二十几瓶啤酒是家常便饭。
即便不聚餐,他一个人也经常吃夜宵,再喝个7、8瓶啤酒。
晚睡晚起的生活作息,让他越来越不爱运动,登山这一爱好,更是直接放弃了。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多,小胡也从之前的130多斤胖到了178斤。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身体开始出现异常,跑厕所次数越来越勤,到最后一晚上要跑10多趟厕所。
后来做完手术的他,彻底改掉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现在30岁的小胡,每天11点前准时睡觉,爱吃蔬菜、水果,饭后坚持散步半小时以上。
不要小看这些细小的生活习惯,常年累月下来,就成为了你的生活方式。
生活终究是自己的,即便生活压力再大,节奏再快,也永远不要用短暂的享乐去牺牲掉比如健康、兴趣这些生活中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