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跨年晚会,被全网吹爆。
截至发稿,3小时的节目视频已有5800多万点击、192万条弹幕……
为什么在观众对“晚会”已经失去期待的2020年,B站还能造出这么大的声响?
95后和Z时代的精神家园,怎么能一夜出圈,大面积辐射到80后、70后、60后?
0 1
一般的晚会节目,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家庭观众、中老年观众,以大众审美为主要标准。
而B站这台名为《日落·月升·星繁》的晚会里,几乎将时下年轻人喜爱的音乐类型一网打尽。
其背后的核心精神,是真实、自由、real、respect、爱憎分明、我行我素。
张光北携乐团的《中国军魂》系列,是爱国、归属感、民族自豪感。
魔兽世界和英雄联盟相关的游戏主题曲,是为B站最活跃的游戏社区量身定制。
“为了联盟”,“为了部落”,“为了艾泽拉斯”,不打游戏的我,也从满屏的弹幕里感受到了粉丝们的战斗精神、团结向前、以及满满的荣誉感。
而当张蔷踩着disco节奏唱出未来电音,弹幕评价其为“文艺复兴”。
有人甚至建议观看时把屏幕调成4:3,切换到360p渣画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感受80年代风味。
还有歌手们联唱的“国风组曲”,以大量古诗风格的歌词,搭配中国风的旋律、乐器、服饰……让我们瞬间梦回古代。
热烈与温婉,昂扬与低沉,西方与东方,因为“热爱”而贯穿一体,毫无违和感。
燃!
0 2
而最惊艳的段落,是方锦龙老师和乐团对经典中国配乐作品的重新演绎。
《十面埋伏》、《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飘逸潇洒,气势磅礴。
琵琶、尺八、三味线、锯琴,各种乐器被国乐大师以精湛的演奏技巧,一一安利给我们。
国外影视剧的配乐就更多了。
《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的前奏一起,我一个30多岁的老阿姨瞬间泪目,回到10岁。
哈利·波特配乐第一个精灵般的音符流淌而出,汗毛倒立,共鸣到心深深处。
闪烁的蜡烛和滑翔般的弦乐,带领我们飞向霍格沃兹的上空,梦回魔法世界。
然后是,一段缓慢、却又阴森紧张的小号,《教父》的主题曲响起。
方锦龙老师的高音琵琶在雄浑的西方乐器中闪烁跳跃,我们仿佛看到阿尔·帕西诺冷静幽暗的眼神,和一个意大利黑手党家族面临危机,摇摇欲坠的宿命。
我跟着弹幕在脑子里重演人物,还没回过神就出现了“神龙霸屏”的骚操作。
从没见过BGM被流行文化这样尊重,推崇备至;从未见过交响乐团,可以这么“年轻”,这样在现代媒体传播下鼓舞飞扬。
0 3
大众传媒谈起“少年”,很多时候意味着理想、纯洁,还有青春一去不复返的忧伤。
而在主要由年轻人构成的B站社区,“少年”就是单纯的热血、战斗、拼搏、勇往直前。
像动漫里的人物,凭借一颗赤子之心,带着有点中二的憧憬和信念,向改变未来迈进,向挑战邪恶迈进。
少女力燃炸的《Only My Railgun》唱到:
也会化作自身的坚强
《镇魂街》的主题曲像是Z时代的男儿当自强:
生命是一场旅行
流行大咖邓紫棋和吴亦凡也来到B站晚会的舞台,他们都被激发出了前所未有、从头到脚的正能量。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这就像一场高配版的中学音乐会,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一起,守卫着我们“最后的倔强”。
少年加油,哔哩哔哩干杯!
虽然忠粉常常高喊“此生无悔入B站,来生还做B站人”,但在大多数人眼里,B站的标签是二次元,看不懂,玩不转。
B站大boss陈睿接受采访时曾说,“只要用户站在B站这边,B站一定战无不胜,这是我的信仰”。
用户们因爱好相聚,创作、分享、点评、支持、diss、互相学习,他们,是对精神寄居地最为挑剔的“互联网原住民”。
B站尊重了每个小体量文化现象中微小个体的表达,并用社区规范不断优化言论氛围,给每种文化创造了安全、公平的生长环境。
像最早的bbs,最早的天涯,最早的豆瓣,最早的微信公众号……
祝愿这片少年的乐土,能继续保持下去,永远热血,永远有理想,一直前进!
点【在看】
为了“我们的小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