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凶密码》是一部由James Strong执导,大卫·斯瑞弗 / 约翰·西姆 / 罗伯特·格林尼斯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意中看到这部剧,虽然有个俗气的名字,但是看过却有颗平静的心。
DNA,作为刑侦手段的利用,现在机会每个法制故事都会提到。但是在1980年代,却还不为英国人所知,就别说Chinese people了~
案子来自生活,又是英国人拍的,自然没有美剧那么离奇经惊悚。但是,紧密的逻辑,恰到好处的悬念,人物性格的刻画,情节的慢慢展开,还是让这个故事讲得很有型格。
看完之后,只是觉得,人类是要不断进步地,去挖掘未知的一切。而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就是源自内心的责任,和坚持。
o,亲们,乱糟糟的娱乐世界里,来一部2集英氏迷你剧静静心,凉快一下吧!
虽然只是部迷你剧,但英国人拍得非常认真。没有花哨的人物,没有跌宕的情节,一切都朴实而真实。两小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影片中那压抑的气氛以及两位不同领域的主角各自所承担的不同的压力。总警司想对受害者家庭兑现承诺,将凶手绳之以法,却又苦于几年都毫无进展,凶手却又再次犯案。博士的理论被用来确定杀人凶手,甚至是用来捉拿凶手。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却久久没有结果,他也曾会怀疑自己。 这种本着对民众负责而产生的压力,不是旁人所能体会到的。但是,正是这种责任心,才让凶手最后得以伏法;也正是这种责任心,让人类不断的自我挑战中步步向前。
深夜看完,这才是真正的法医工作真实写照,真实的生活就是如此,不是众多刑侦美剧里那种短时间内机缘巧合抓到凶手。通过法证科学工作缉凶是需要付出长久的时间,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完成的。然而正如法证科学创始人Edmond Locard所言,Every contact leaves a trace. 正因前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犯罪现场留下的资料,将作恶者绳之以法。
最近在MOOC上修了NTU开设的法证科学课程,了解法证科学的理性和困难后对刑侦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说一句剧情不太相关的,剧中教授一直在强调是基因使我们独一无二,我们的DNA中,表达出的基因仅占不足1%的部分,然而在法证科学里,真正用于匹配检查的,则是那99%未表达的,被称为“junk DNA”的部分。
《真凶密码》观后感(四):致敬Sir Alec John Jeffreys
看一部真实改编电影看到万分感叹,从没想过自己会看一部关于DNA鉴定运用到刑侦工作过程的题材的电影,不过总警司和科学家真的令人心生敬佩,在身边那么多人劝他们放弃的时候,在那么多人觉得抓到一个认了罪的犯人就算了的时候,总警司用自己的一腔孤勇坚持了下来,也遇到了愿意和他一起坚持的同伴。
不过还是有疑点在,比如那个男孩为什么要认为自己杀了Dawn而认罪?还有第三个差点被害的女人为什么不去报警?不过后者也能理解,不是所有强奸被害者都能勇敢地站出来,毕竟这样就相当于将自己受到过的伤害暴露在众人面前,这简直是在挖伤疤。
但是也没关系了,这都是分支,毕竟这部英剧作为真实改编的故事,是为了致敬创造出DNA鉴定法,给刑侦工作带来巨大贡献的Sir Alec John Jeffreys。
《真凶密码》观后感(五):亚历克·杰弗里斯爵士
亚历克·杰弗里斯爵士,FRS(Sir Alec John Jeffreys,1950年1月9日-,出生于牛津)是一位英国遗传学家,最早的DNA指纹分析及DNA特征测定技术发展者。其技术首次在1983到1986年间的谋杀案应用,使嫌犯柯林·皮区佛克(Colin Pitchfork)因DNA证据而被定罪。 背景 杰弗里斯出生在牛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56年,他的家搬到了贝德福德郡的卢顿。他将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归功于他的父亲以及拥有多项专利的外祖父。 他8岁那年,父亲给了他一套化学装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用更多的化学物质,甚至包括一小瓶硫酸,来提高化学成分。 12岁的时候,他制作了一个小解剖工具(包括一个用扁平针制成的手术刀),用来解剖一只大黄蜂。 2 人物经历 杰弗里斯是卢顿文法学校的学生。在牛津默顿学院学习四年,他多次获得奖学金。1972年以生物化学一等荣誉毕业。作为牛津大学遗传学实验室的研究生,杰弗里斯完成了他在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方面的博士学位。  ——牛津大学 完成博士学位后,他来到阿姆斯特丹大学,在那里他继续研究哺乳动物基因。1977年起,他一直任职于莱斯特大学。他领导的研究组主要研究可以分析人类染色体基因突变的方法,以便了解人类的个体特性、致病性突变的由来以及人类进化的过程。1984年他发现了一种显示个体DNA差异的方法,发明并开发了遗传指纹。  3 主要成就 他发明的DNA指纹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技术带来了遗传学和法医学上的革命。在1984年杰弗里斯第一次将DNA指纹分析技术用于一起强奸案的调查,通过DNA确定嫌疑犯并证明其有罪。  4 社会地位 由于他在遗传学上的贡献,杰弗里斯在1994年受封为爵士。  5 DNA技术 基因鉴定技术是一项生物学检测技术,人体细胞有总数约为30亿个碱基对的DNA,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碱基对数目达几百万之多,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显示的DNA图谱也因人而异,由此可以识别不同的人。所谓“DNA指纹”,就是把DNA作为像指纹那样的独特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由于DNA是遗传物质,因此通过对DNA鉴定还可以判断两个人之间的亲缘关系。 近一个世纪以来,指纹技术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方便。但罪犯越来越狡猾,许多作案现场没有留下指纹。现在有了DNA指纹鉴定技术,只要罪犯在案发现场留下任何与身体有关的东西,例如血迹和毛发,警方就可以根据这些蛛丝马迹将其擒获,准确率非常高。DNA鉴定技术在破获强奸和暴力犯罪时特别有效,因为在此类案件中,罪犯很容易留下包含DNA信息的罪证。  ——DNA指纹 根据DNA指纹破案虽然准确率高,但也有出错的可能,因为两个人的DNA指纹在测试的区域内有完全吻合的可能。因此在2000年英国将DNA指纹测试扩展到10个区域,使偶然吻合的危险几率降到十亿分之一。即使这样,出错的可能性仍未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