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冬至:日影长
日期:2019-12-21 18:00:22 作者:小隐Angel 来源:安般兰若 阅读:

冬至:日影长

  冬至:日影长

  作者 | 小隐 主播 | 竹子 插图 | 摄图网

  编辑 | 安般兰若()

  至冬至,已走到了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寒气一天天地逼近,窗外的树叶黄了又枯,远方的游子归期渐近

  我对冬至的最初认知,是每年这个时候母亲会煮上一碗饺子。她说,在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里,冬至不吃饺子会冻耳朵

  不过,小的时候,我年年吃冬至饺,到了冬天手脚、耳朵还是都会冻疮

  吃不吃饺子和冻不冻耳朵没有科学关系,只是民间的口口相传,便流传了下来。我去查阅资料,原来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而留下的传统。

  东汉时期,张仲景归隐辞官,回到河南老家的时候正逢冬季,因为贫穷乡邻个个饥寒交迫,有的人耳朵都被冻烂了。

  于是,张仲景就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熬煮剁碎,包成耳朵的形状,冬至这天分给来求药的人,人们吃了这类似耳朵的食物,喝了驱寒汤之后,浑身暖和,冻疮也慢慢好了起来。

  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地占据着我们的生活,一些传统节日习俗都慢慢地成了过往,但冬至吃饺子,每年都不会少。

  

  在外这几年,冬至日母亲也会打来电话,问候记得吃饺子。

  苏州人非常重视冬至节,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他们是我见过最认真对待传统节气、时令的人,如清明时节的青团子,冬至夜喝冬酿酒

  苏州的冬天湿冷,比起北方,这种冷可以钻到你的骨头里。

  苏州的冬酿酒,加入桂花酿造,桂花淡淡的香气,伴着冬日里腊梅香,旧庭院外,是肃杀寒气,屋内,是围炉饮酒,冬酿酒驱走身上的寒气,这一生富足美好,都在这杯冬酿酒里。

  所以,我觉得苏州人很会过小日子,这种会过,就是仪式感。顺时令,不急不缓,应节而活,所谓的一生妥帖,大致就是如此。

  冬天的模样,若有雪纷纷,那就是锦上添的花,才叫圆满江南飘雪,是有点儿奢侈期待

  苏州的雪即便下起来也是像个拂了面纱女子温柔地不惊扰到你的好梦,轻轻地来,轻轻地走。

  不过,被寒气肃杀的河边柳,倒也美的惊艳。苏州老城区人家尽枕河,河岸必植柳,从春日的鹅黄到盛夏的绿波,再到深秋时的黄绿相间,至此,已经是黄叶纷飞,在雨中,在风中,把河水都映的微微泛黄

  这时候的江南,少了莺莺燕燕,也没有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及莲叶何田田,但若你愿意欣赏,那不经意邂逅的黄叶,落在潮湿青石板,倒更添几许江南质地里的怅然

  我想起范仲淹的诗句

  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是的季节里的初冬,江南却是深秋的碧云天,黄叶地。

  有了庭院,又有枕着河的柳正风中缠绵,偶尔,几树倔强的黄叶还能在枝头看见,这时候啊,思念总会上心间。其实,与谁都无关,只是这风景,太撩人多愁的眉眼

  经过一座座青石铺就的小桥,走很长的路,只为在这寒冷天气里,去看一看心念了许久的红枫。

  只是这红枫太不解风情,两周前去看,未红头透,今日去访,却已七七八八地凋落完,只留的一地落红触目惊心地绝艳。

  想来,植物也有心性,等你你不来,它就不再等待

  这世间,有多少人,等一个人最后等成了遗憾

  要求得圆满,还是莫忘,怜取眼前。

  冬至,日影渐长,无论这个冬季多么萧瑟、寂静,你都在向着日光而行。

  只待,春归染红梅花瓣

  

  

  作者: 小隐()。河南姑娘,栖居江南。江苏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夏天的风吹来草的叶子》、《走着走着就遇见一树花开》。新书《所有的遇见都恰到好处》已签约。擅长古筝,习古琴,爱摄影,被读者称为“戴望舒笔下丁香姑娘”。

  主播:竹子()安般兰若签约主播,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原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播音、主持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冬至:日影长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