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第1862天
工作完回家,一进屋,还没等坐稳,巴金就冲我嚷嚷着,“爸爸爸爸,你看我的圣诞树好看吗”?边说话,边坐在了圣诞树旁自己的小沙发上,看看眼前的圣诞树,再扭头看看我。
他说,是妈妈,这是我的圣诞树,漂亮吧!
我抱着他使劲亲了两口说“你的圣诞树真漂亮”!
她说,怎么说?
我说,我现在每天一回家,看到他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在他3岁以前还没太有这种感觉,年龄越大,这种感受越发强烈。
我说,真是这样,很多年轻人说不想要孩子,现在两个人过确实挺潇洒,该玩玩该吃吃,可问题是等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低,就真的需要一种精神寄托了,那个时候如果没有孩子,其实是很孤独的一件事。
我说,对,从巴金身上,我好像真的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种感觉挺奇妙的,我非常能理解那些为了孩子甘愿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的父母。
她说,如果需要,我也会的。
明年9月份巴金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和媳妇总是互相给对方打气,我们马上就要解放了。
媳妇常说,等到了5-6岁,孩子就开始不再依赖父母了,那个时候他会有自己的伙伴,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
想想真是如此,孩子真正需要父母的年龄就那么几年,错误了,就是错过了。
巴金现在31斤,身高也快长到了1米,媳妇抱着他已经开始有些困难了。
那天回家的时候我抱着巴金,巴金妈妈和我说,我们能抱着巴金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想想还真是这样,满打满算,我们还能再抱他1年?2年?
到了那个时候,也许他真的就不会再让我们去抱了。
所以,趁着能抱的时候多抱抱他,为什么不呢?
朋友的媳妇怀孕了,我问他,什么感觉?
我说,正常,我也是这样,巴金生下来后的一段时间我依旧没有找到做父亲的状态,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现在就不一样了,已经完全找到了做父亲的责任。
其实每个父母都是这样,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慢慢找到做父母的感觉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这个时间段里,是一家三口重新磨合的开始,是彼此适应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孩子让我们懂得什么叫新的生命,我们也让孩子感受到什么是爱。
现在的巴金,每天一睁眼都是幸福的一天。
开心了就笑,难过了就哭,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生气了就发发小脾气,困了就躺在妈妈的身边,睡到四仰八叉。
我们现在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这样的日子其实想想真的应该满足。
若干年后,也许我们会赚到一些钱,但那种幸福,是无法和今日而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