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就这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人生旅途中,严酷的环境,看起来是对我们的折磨,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成就。相反,安逸的舒适区,反而会使人意志萎靡,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意志,若一直待在其中,就会逐渐地废掉。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在舒适区中安逸享乐中,却会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舒适区却消磨人的意志,常常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所以,安逸的舒适区,可以说是“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对此,美国康奈尔大学也做过一次实验,那就是著名的“温水煮青蛙”:反应灵敏的青蛙在被丢进沸水时,会在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但在慢慢加热的温水中,却会丧失警惕,最终丧命。
其实,世间很多人就像青蛙一样,在遭遇灾难时,往往愿意放手一搏,因此经常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潜能,从而最终克服困难。可以一旦有所成就或者衣食无忧、安逸享乐,则往往会麻痹大意,在自己的舒适圈中享受、挥霍生命,最终废掉自己。
宋代的法演禅师亦说:“福不可以享尽。”待在自己舒适区里,过分的享乐生活,实际上是一场灾难,是一场足以毁掉自己的灭顶之灾。
有一只老鼠在几经寻觅后,发现了一个藏了奶酪片的玻璃瓶。玻璃瓶的瓶口被主人用塑料纸盖着,瓶口上压了一本薄薄的书。显然,主人很自信,家里不会出现老鼠。
老鼠发现奶酪瓶的第一天晚上,它并没有急于去窃取到嘴的食物,而是趁这家主人不注意,浏览了这所房子的每一个房间,摸清了可以藏身,可以逃走的线路。第二天晚上,精明的老鼠仍然没有向目标发起进攻,这晚它又视察了这所房子周围的环境,除了见到几只趴在狗舍里难得走动的狗外,老鼠并没有发现它的死敌——猫。第三天,白天很少出动的老鼠,趁着这家主人上班之际,向藏有奶酪片的玻璃瓶发起了攻击,它轻而易举地撬开了薄薄的书本,那塑料纸更是不在话下,一拱就掉了地。这只老鼠从玻璃瓶里窃取了足够它吃上两三天的奶酪片。
这家主人回家后,完全没有意识到家里有老鼠光顾了,或许他忘了那奶酪。总之,他没有发现家里出现的异常情况。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天,每天,老鼠总是会在这家主人离家后,去玻璃瓶里取些奶酪片放在它的窝里。直到有一天,精明的老鼠发现这家主人一连两天都没有回家。于是,胆大妄为的老鼠放松了警惕心理,“既然屋子里没人,我何不就在玻璃瓶里享受奶酪,这样也省了我一趟一趟搬运。”老鼠心里想。
从那天以后,老鼠就住进了玻璃瓶。它肆无忌惮地享受着玻璃瓶里的奶酪片,每次在饱餐后就窜出玻璃瓶在房间里散散步,累了就回到玻璃瓶享受奶酪。奶酪在一天天减少,这惬意的生活已经让老鼠忘了潜在的危险。
在玻璃瓶里的奶酪就剩最后几片的时候,房子的主人回来了。惊慌失措的老鼠,慌里慌张往瓶外窜,突然,它发现自己怎么也窜不出玻璃瓶了。原来,这些日子,随着奶酪的减少,瓶底到瓶口的高度超出了老鼠能跳起来的最大高度,再加上这些日子老鼠的体重较以前有所增加,老鼠已经无法逃出玻璃瓶了。
最后,老鼠只能眼睁睁看着要命的铁钳伸向了自己……
过于舒适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让老鼠命丧黄泉。一个人,也同样如此,一直待在自己舒适区了,只会腐蚀我们自己,最后在温柔乡中毁灭自己,这种废掉一个人的方式,虽然隐蔽,但却致命。
所以,我们大可以适当追求舒适,但必须有多节制,要善于为自己寻找和制造压力,然后把压力变成动力,如此,你的人生才会常保活力,才会在短短的一生中,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