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场的年轻人:李不草微报:恋爱协会高级会员(被家暴的女孩宇芽)
你好,我是李不草。
距离宇芽发出被家暴的视频,已经过了五天。关于”家暴“的讨论热度,随着时间慢慢下降。
被全网几十万人痛斥的家暴男,被判20天行拘,罚款。
-1-
有人说,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他只被判了20天?
还有人说,为什么家暴她第一次之后,她不离开?
“离婚,报警,多简单!”
“第一次家暴就分手呗”
被家暴后,她们不想逃离吗?
想,当然想。
但实际上,逃离家暴,格外艰难。
我朋友结婚之后做了家庭主妇。她丈夫很斯文,几乎所有见过她丈夫的人,都觉得这是好男人。
但是她说,丈夫只要和她吵架,一定会打她。打完之后,丈夫又百倍地对她好。
他甚至跪下来,声泪俱下的向我朋友道歉,乞求原谅。还说他控制不住自己,并承诺自己再也不会动手打她了。
每当看到丈夫这样,朋友就心软了。
“我想过离开,虽然他有时候打我,但他不打我的时候,对我真好”,朋友说。她甚至觉得,自己忍过这次,或许下一次就不会被打了。
遭到家暴后,受害者的本能是逃离。但随着施暴者道歉讨好,受害者会产生“他会变好”的错觉,继续留在家暴者身边。然后家暴再次发生。
而家暴,只有0次跟无数次。所以,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很多家暴的最终结果,是被活活打死。
-2-又过了几个月,朋友向我哭诉:她又被打了,这次打的太狠了。每次吵架,丈夫像变了一个人,不顺着他,就会惨遭毒打。在她丈夫的眼里,她的不顺从,像在“挑衅他的家庭权力”。可是,家庭从来都不是权力中心。而且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这根本不是妻子挑衅权力,而是丈夫在使用暴力。我朋友实在无法忍受,她想离婚,还逃回了娘家。她娘家只有70多岁的母亲和读书的妹妹。母亲年迈,朋友怕母亲担心,不敢说自己的遭遇。妹妹还小,她得不到她们的帮助。更何况,丈夫用孩子的抚养权作为要挟,她不敢离婚。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家暴说出去丢人。
因为传统观念“劝和不劝分”,总有人用“为孩子忍一忍”来和稀泥。
-3-
我朋友想通之后,努力逃离,却处处碰壁。
她报警求助,警察没法干预。她求助妇联,得到的是“调解关系”。丈夫在外人面前,永远像个好人,调解没用。
而且,就算离婚,在离婚冷静期,她也可能被丈夫再次施暴。离婚后,也可能遭到报复。
她还能怎么办呢?
想想看,宇芽鼓起勇气,联合另外两位受害者,控诉家暴男的恶行。掀起全网舆论,却只换来家暴者20天行拘。
行拘意味着没触犯刑法,并不严重。而一般新闻的关注度只有3到5天,20天过后,宇芽失去了舆论保护。她会不会再次被伤害?
董珊姗被丈夫家暴致死,丈夫被判了4年,如今出狱另娶。上海男子剁碎妻子手掌,只判了四年刑。这样的事,太多了。
家暴的犯罪成本如此之低,对家暴者如此宽容,他们愈发肆无忌惮。
全国妇联统计显示,30%的中国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这就意味着,在当今社会,至少有8100万人在忍受折磨。
而报警之后,最难的是取证。无依无靠,满身伤痕的女人,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提供自己被家暴的证据。
如果没有证据,就算遭遇家暴,最多也是赔偿了事!
-4-在我看来,“家庭暴力”这个词,根本不该存在!
在我们的传统里,家暴是是家务事,外人“管不了”。而“丈夫打妻子”,有人渣还美其名曰“管教”。
家庭不该和暴力相连,家庭也不是暴力的遮羞布。
没有任何暴力应该被袒护。
“家庭暴力”这个词,是在保护施暴者。
与其说是“家庭暴力”,倒不如说,施暴者是在”故意伤害“对方。
换来的,只有施暴者变本加厉的伤害。
一位律师朋友说:
逃离家暴,最重要的是取证。
没有哪个官司是稳赢的。
但是,你的证据决定你的胜率。
家庭暴力,本不该存在,
哪怕有一丝希望,
也要和施暴者反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