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总感觉一到秋冬就有很难过的事发生。 2018年的深秋,李咏去世,金庸去世;2019年,那么年轻美丽的女明星雪莉,具荷拉相继抑郁自杀,女网红被家暴,然后就在昨天,高以翔意外去世的消息刷爆了社交媒体。 事情的大概经过大家都知道了,心源性猝死,节目组没有及时抢救,甚至当高以翔倒下的时候,很多工作人员还在正常录制,以为是节目效果呢。持续十七八个小时候的高压高强度工作,连专业的运动员都受不了,感觉到了身体的极限,真的是拿命在拼。 高以翔真的太令人难过了,那么年轻的生命,以一种极端意外的方式猝然结束。别说他的亲人和粉丝,连我这样的路人都觉得太痛心太可惜,好希望如果时间能够倒回去,告诉他,这个节目咱别录了。 可惜没有如果。 有时候命运就是令人猝不及防,天灾人祸,毫无转圜余地,徒留深深的悲伤。 其实我对心源性猝死并不陌生。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就有人盛传,谁谁谁熬了多少个通宵打游戏,然后早晨从网吧里出来就倒下了,再也没有醒过来。 以前上班的时候,也听说过单位的一个男同事,也是30多岁的盛年,平时很注意锻炼身体,但是在一次打篮球的时候,就意外猝死了。 我们辞职的那年,还听说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同事,他的儿子刚刚读博士,非常年轻有为的一个好孩子,也是意外猝死。 我知道再多的语言和眼泪都是苍白的,在消逝的生命面前,除了难过我也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我有一种感觉,还是越来越清晰和沉重: 经济发展的速度太快,人们也确实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综艺节目为什么要那么拼?还不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压缩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别说风云变幻的娱乐圈,就连普通人从事的各行各业,也是鼓吹996,甚至007。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城市,我家旁边就是一个孵化器,创业公司的聚集地,常常晚上九点十点,办公楼都是灯火通明的。 我知道,在那里工作的都是年轻的孩子们,有着热气腾腾的梦想,大家觉得自己身强力壮,趁年轻拼一拼没什么。面对意外和死亡,我们总是怀着侥幸的心理,觉得熬几个通宵没事的,大家都在奋力奔跑,不努力就落后了。 是的,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危机感的时代,原地踏步就等于落后了。 我身处的自媒体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曾经开玩笑说,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没有躺过救护车+没有做过手术+没有离婚的,已经很稀少了。 这真的很悲哀啊。 人们对于金钱和利益的极致追求,对于生命的格外冷漠,这真的太令人难过了。 高以翔的悲剧发生后,我也觉得要问责节目制作方,要大力普及急救知识,要告诫所有人爱护身体,不要为了工作那么拼。 可我也无法回避的是,整个社会的评价机制和价值观可能出了问题。 为什么物质越丰盛,科技越发达,人们却更焦虑,更累了?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拼命狂奔,不敢停下来? 最近我在学习传统文化,我觉得我们可能真的到了,要把自己往回拉一拉的时候—— 重视身体健康,相信爱和亲情,有道德的约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和乐趣。 别再用金钱和名利,作为“成功”的唯一评价标准,别再鼓吹“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别再漠视任何一个生命和可能的意外,别再怀着侥幸的心理觉得“一定不会是我”。 没有什么是比生命、健康和良心更可贵的。 再见高以翔,那么美好的你,却再也不见了。深深的,深深的哀悼。…ENDREAD MORE:看了周迅《奇遇人生》,想和你聊这两点两个怪人,结了婚还没有住一起?PS,我还有一个号!【娜姐自留地】这是我的日记更轻松随意地分享观点和生活私事哦~快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