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app,我都坚持体验超过24小时,深度体验,尽管手机已经被搞得很卡顿了。
什么养猪赚钱,什么刷视频赚钱,什么看小说赚钱,这个那个的,挨个体验了一遍。
当我把软件全部卸载之后,点起一根烟,坐在那里,我笑了。
高,你们实在是高!
那些开发app的,那些为app代言的男男女女们,你们还能要点B脸不?咋不去死呢?
你知道,我想挣你们一块钱,有多难吗?
我需要不停地刷视频,刷整整一上午。如果刷的快一点,挣得多一些,一天能挣5块钱了,你们又说,亲爱的用户,系统检测到,您存在作弊行为,平台严厉打击此类薅羊毛的行为。
完了,封我的号。
而在我刷视频,玩游戏期间,点击的广告收入,带去的流量价值,是远远超过1元的。
建议,把所有赚钱的app全部卸载,有那个时间,多读几本书,产生的价值一定是远远高于1元的,且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我呼吁,凡是夸大宣传,打擦边球的赚钱项目,相关机关要全部清理掉,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什么?
因为,它们夸大宣传,抛出诱饵,引诱用户,达到了中饱私囊的目的,浪费了用户大量的时间,且并没有构成生产力。
基于,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凡浪费用户时间者,概以预谋杀人罪或杀人未遂罪论处,承担刑事责任。
当然,这么说,看起来有些过了。我的意思是,不一定要等到出事的时候,才去想办法制裁或处理善后。
这些平台里,夹杂着大量极可能让用户倾家荡产的所谓投资项目广告,比如,每天只需投几十元,就可以赚几百元的。
这样的项目,会一点点放大用户的欲望,直到将用户全部吞噬,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什么‘高中女孩月入十万的秘密,终于在父母的逼迫下说出’什么‘初中学生名下有别墅,原来秘密在此’,这些广告,大家都知道是虚假的,是骗局,但是很多媒体视而不见,任由泛滥。
因为,其间存在着利益关系。毕竟,骗子是花了大量的广告费的。花几万元的广告费,能钓住几十个户,就可以了。
这几十个用户,再有几个傻傻的,闷着头砸钱的。那么,平台就笑了。
全社会都在骗,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小虾米,小虾米骗小白,不明就里的小白,疯狂地向亲人朋友推荐骗局项目.......
而骗局,从来都没有绝种过,无论是传统时期,还是互联网时期。无非改头换面了,无非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
今年卖车,明年卖拐,后年改卖担架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