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
-这是《木棉人物微刊》的第 51 期人物- 最近,2016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中,傅莹作为中国副外长,代表中国舌战群儒,展现了真正的大国风范。没有咄咄逼人的语气,没有森严庄重的唇枪舌战。傅莹语气轻柔,不疾不徐,却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面对记者故意刁难的提问:“中国是否对朝鲜失去了控制?” 不论怎么回答,都会给对方落下“试图控制他国主权”的话柄。于是傅莹微笑回应:“这种用语很西方。”随后,她坚定地表达了中国的外交态度:“我们不控制任何国家,也不想被任何国家控制。”对方继续发起攻势,屡次提到中国“偷窃”美国,她收起了笑意,义正言辞地回怼:“这个词很不敬。如果你觉得我们之间存在技术性的问题,可以摊开来说,但你需要提供证据。”温柔又笃定,太飒了!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说话气势汹汹,咄咄逼人的,往往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有实力的人从不张扬,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就像傅莹一样,在谈笑间,便让樯橹灰飞烟灭,四两拨千斤地回击对方的强盗逻辑。她拥有藏在骨子里的优雅,镶在脑海里的睿智,刻在心中的信念。北岛曾说:你可以低着头,汲汲营营地找寻地上的六块钱,活成日复一日的蚂蚁人。也可以抬起头,让那曾经照亮你宝贵生命的月光,重新降临在生活中。傅莹明显属于后者,无论身在何种境地,她都执着于理想,忠诚于内心的信念,活出了最高级的优雅。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傅莹的优雅和睿智,是生活磨砺出来的。出生于内蒙古一个书香世家,14岁时,父亲被冤入狱,生活陷入极度贫困。面对生活的突变,傅莹没有妥协,而是坚持学习,想用知识与命运相搏。16岁那年,学校停课,全员上山下乡,傅莹迎来了人生最艰辛的3年。工作时,她开拉煤车,爬电线杆,用瘦弱的肩膀架起沉重的荧幕。别人完成任务早就精疲力尽了,她却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中学课程。没条件学英语,就跟着广播电台学,一句句背,一个个单词复述。傅莹博赢了!恢复高考制度后,她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多年后,傅莹感慨:“那时经历了各种极限:饥饿、寒冷、体力透支、精神磨练。”贫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并没有摧毁她,反而锻炼了她的意志。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所有的困苦,都是心灵的历练,坚持下来的人,会发现自己穿上了铠甲,内心坚实而强大。败而不馁,才是最大的孤勇1988年,35岁的傅莹成为邓小平的贴身翻译。一次,在会见布伦特兰夫人时,因为紧张,她将邓小平的年龄翻译成了48岁,好在邓笑着解围了。第2天, 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次事件,傅莹也因此成为了舆论焦点。在如此大的压力下,换做是谁都有可能一蹶不振,但是傅莹却凭借强大的信念撑了下来。她意识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心态还远远不够,唯有将失败的愧疚变成奋斗的动力,才不负祖国的信任。所有打不败你的,都将成就你。她研究各个国家领导人的语速和讲话习惯,根据会谈内容扩充自己的知识和词汇;一有时间,就书不离手,通过阅读优化逻辑思维,提升外交能力。同年,钱其琛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傅莹担任第一次外长记者会英语交替传译。交替传译比平日难度更大,容错度很小,承受的压力也是数倍的。 绝境时背水一战,也许就会触底反弹。记者会之前,傅莹紧张到手心发凉,但她快速调整好心态,跟随钱外长走上主席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是傅莹工作历程上的里程碑,让她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内心平静。此后,她开始处变不惊,开始笑谈风云,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傅莹。生活从来不是十全十美,人生总有起起落落,唯有像傅莹一样败而不馁,凭一腔孤勇攀越高山峻岭,闯过狂风巨浪,才能实现突破。温柔而坚定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1998年,傅莹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开启了长达15年外交生涯。她是中国最富有影响和魅力的外交官,创造了所向披靡的傅式style,2004年到2007年,她出任驻澳大利亚大使期间,是中澳关系最好的三年。面对镜头,她梨涡浅笑,面对世界,她优雅坚定。2005年,有心人散布谣言称中国在澳大利亚安插了上千名间谍,面对记者的犀利提问,傅莹微笑着说:“如果我要处理这么多间谍业务,怎能有时间在这里与各位见面?”风趣幽默的话语,却柔中带刚,底气十足,轻松化解了危机,让世人见识到了这位优雅铁娘子的魅力。2017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面对外国政要提出的“中国威胁论”,傅莹首先反问:为何大家不顾北约要求成员国将军费提高到GDP的2%的请求,却一直拿中国1.5%的水平说事呢?随后,她自信地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对祖国能增强军力保卫主权和安全而自豪。”退可在谈笑风生里润物无声,进如金戈铁骑,不让国家利益分毫。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最高级的传播方式和世界进行有效对话,让人心服口服!所谓气质如华,于傅莹来说,就是将大国风度淬进女子娇柔的身体,用信念捍卫祖国,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声音。人生不设限,随时都能华丽转身有一种女人,一辈子注定要活到极限。每当你觉得人生已经到极限时,她总能在下一个路口华丽转身。2013年,傅莹担任十二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台上的傅莹,精神饱满,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赢得阵阵掌声。 越让人羡慕的成就,背后是越沉甸甸的努力。五年,1825个日日夜夜,从外交岗位转向立法机关,这个转型并非坦途,但她始终怀着一份信念感匍匐前进。发布会前,傅莹每天都进行高强度的刻意练习,睡眠时间很少。她研究各类问题,准备出针对性的回答,它录在手机里,不断复述。面对挑战,傅莹从0开始,不断学习与突破,最终成功转型,那一年她60岁。想要摆脱现在的困境,就得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想要走不一样的人生,就得承受不一样的压力。只要人生不设限,随时都能华丽转身。作为外交官,她不卑不亢,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作为女性,她时尚满分,在人生舞台上绽放魅力。每次出现在公共场合,她都化着精致的妆容,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不管是西装、风衣、还是连衣裙,都能穿出独特的时尚味道。傅莹的每一步,都走出了中国的优雅。每一个笑脸都传递着中国的善意,打破了世人对外交官的刻板印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新风貌。前段时间,66岁的傅莹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发言,接近古稀之年的她,面容上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依旧从容、优雅。20岁女人的美丽,是父母给的;60岁女人的气质,是自己给的。傅莹内外兼修的丰富,静观风云的气度,宁静致远的境界,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拼出来的。身处低谷时,依旧能拥有一颗不屈的灵魂,用力仰望着星空。站在高处时,也不会迷失自我,永远坚定信念,随时准备重新出发。不受外界因素限制,在人生路上独立行走。永远保持优雅从容,在历经苦难和磨砺后,仍旧能活出最高级的模样。*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投稿作者:子曰,文字爱好者,柔弱中蕴含坚毅,善良中藏着锋芒,愿用文字温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