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立冬。一年四季不停流转,来到今天,正式进入冬季了。《月令十二集解》里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是一年的末尾,秋收作物都收晒完毕,要收仓入库,大小动物们也已藏好,要准备冬眠了。我们也在为冬天做着准备,裹上厚实的冬衣,吃暖和的食物,更多地宅在屋里,躲避寒冷。整个北半球的气温越来越低,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日益变得坚硬了。这时候的物候是:水始冰,地始冻。马上就要一片冰封四野,天寒地冻了。接下来九十天冬日,夜幕宽广漫长,脖子和手会感到寒冷,天空迟早要飘起“如粉如沙”的雪花,到时候大地被盖住,四处显得茫茫。
彼得·勃鲁盖尔|《冬猎》局部
但冬天仍然是值得庆贺的。因为就是这时,四野越冷,冬夜越黑,越会觉得灯火温暖,譬如手上捧一个暖手壶,也倍觉那份不辞冰雪为卿热的暖意。冬季里,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都会变得比以往更敏锐,也可能正是因为天时寒冷,更显得微小暖意多珍贵,小事里也能得到大满足。晴天日照,负暄梧桐,靠在树下晒太阳喝茶,烘得后背乃至脏腑都暖和舒展开来,或呆呆看着麻雀和喜鹊翻找残余的草籽,都会感觉到它们的可爱。
丰子恺先生的画儿里,也能体味到冬天里的温暖这件事丰子恺先生也发现了。他有一只热水壶,夏天的时候被驱逐到碗橱角落,冬季里它就变得像纪念碑一样,要时时摆在眼前。伏天里嫌笨重的棉被,此时也忽然觉得悦目了。朱自清先生说提起冬天,就会想起夜里父亲用小洋锅煮的豆腐。一小块一小块嫩滑的白豆腐,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水泡,父亲把筷子伸进氤氲的热气中,一一夹在面前的酱油碟子里。“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是冬夜里最简单也最温暖的感情。
沈周画的先生只顾读书,书童探头看外面的雪
在瓦尔登湖边居住的梭罗,冬天的早晨醒来,万籁无声,看见屋外堆着厚厚的雪,窗格子和玻璃上结了冰花,只这样便尤其显出屋内舒适。这样的早晨,听见鸡鸣狗吠,劈柴的丁丁声,更加觉得清越明亮。冬天宽广静谧,声音在其中穿越,会显得清透。德国诗人里尔克在冬天的肃杀和清冷里,只看见“房屋靠着房屋”,便感到“温暖又温暖”。冬天喝茶,更觉得有暖暖的香了
会有好多词,让我们数出冬天的好来:暖炉,热茶,读书,温酒,橙橘香,再过些时日,还可以期盼白雪纷飞中的腊梅香和天竺红果。冬天是真的漫长,但也正好趁着此时,躲在家里,拥着茶炉,读一本想读了很久的书,喝一杯甘甜的热茶,若那时候屋外北风紧吹,会更感到是身处在温暖之中的。明代的唐寅,还没有你我如今都能享受到的便利,但他对冬天易得的幸福感,体味也是一样的:柴门深掩雪洋洋,榾柮炉头煮酒香。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
冬天,屋外雪深几尺,也是洋洋的可爱,最让人感到安稳的,是屋里多暖,围炉煮酒,读书写字,喝上一口热乎乎的酒。
去年冬天,我们一起做过的热红酒,还记得不?小世界常说,春天好,夏天好,秋天好,转眼来到冬天,世界变得寒冷枯寂起来。但想一想,也正是这样,才让我们更觉得所遇的小小温暖,都带来别样的满足:在路上捧一个刚出炉的烤红薯,下班到家喝一口热汤,脖子围上暖和的围巾,穿着雪地靴咯吱咯吱踩雪,看河流上结的冰,泛着冬日的流彩……△这是张国荣的一首《春夏秋冬》,歌词里说,一年四季,不论何时,你若在场,都很好。
愿这个冬天
你有雪花,也有阳光
☃?❤
都是带着爱做的?
(点击文字或图片就可以看到啦)
一本小书,都是金玉良言
▽
▽
▽
写字的人|好神往自己也可以写信札啊
▽
我们这个小世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