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能获得
日期:2019-11-07 11:03:30 作者:图书馆 来源:图书 阅读:

 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能获得

  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能获得

  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方可获得;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可获得。

  1

  央视《主持人大赛》上热搜了,

  全程高能不煽情

  选手们个个超牛,

  所以观众把《主持人大赛》称为“神仙打架”。

  董卿也上热搜了,

  因为她是《主持人大赛》的点评嘉宾

  她一针见血的点评,

  一语中的建议

  引经据典论述

  妙语连珠谈吐

  屡屡让人拍案叫绝

  所以观众把她称为“神仙中的神仙”。

  很多观众在下面留言说:

  “每次听到董卿说话,我就觉得自己该看书了。”

  “董卿的知识储备量太高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优雅魅力实在让人难以抵挡。”

  2

  董卿有多牛就不说了,

  连续八年当选“央视十佳”,

  实至名归的“央视一姐”。

  董卿为什么这么牛?

  因为从小的底子打得好。

  董卿儿时的梦想是做文艺工作者

  父亲开始不同意,

  后来发现女儿在文艺上确实有天赋

  于是决定好好培养她,

  “要想在文艺上有一番作为

  必须从小打好文艺的底子。”

  父亲对董卿展开魔鬼教育

  要求她每天抄成语古诗

  并大声朗读、背诵下来。

  董卿稍微大一点,

  父亲又让她抄古文、背古文。

  从读初中开始,

  父亲每年都会给她开书单

  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本名著

  并摘抄背诵书中的精彩句子

  “我会把好句子抄在小纸片上,

  然后贴在小书桌上,

  等着父亲回家检查。”

  有一段时间

  董卿非常厌倦这种“安排”,

  她喜欢上了打扮和照镜子

  结果遭到父亲的严厉惩处:

  不给董卿买新衣服

  还不让董卿照镜子:

  “信不信我把镜子给砸了,

  马铃薯再打扮也是一个土豆。”

  “最好的装扮不是脂粉

  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董卿小时候最怕吃饭,

  “因为一坐到饭桌上,

  父亲就会不停地数落我。”

  董卿那段时间很讨厌读书,

  但在父亲的威迫下,

  她又不得不“好好”读书。

  但这样煎熬了一段时间后,

  董卿竟然渐渐爱上了读书。

  “现在我一天不读书,

  就像一个月不洗澡那样难受。”

  董卿曾经痛恨父亲冷血

  但现在她无比感谢父亲:

  “没有他的严厉,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3

  郎朗也跟董卿一样

  遇到了一个魔鬼父亲。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

  一直很喜欢音乐

  他是空军文工团二胡演奏员。

  郎朗出生后不到一岁,

  居然哼出了《大海啊我的故乡》的调子

  郎朗两岁半的时候

  看完《猫和老鼠》,

  竟然跑到钢琴上弹出了片子主旋律

  郎国任敏锐意识到:

  “我儿子出色的音乐天赋。”

  于是他决定让郎朗学钢琴,

  并给他找了一位不错的钢琴老师

  从郎朗7岁上小学开始,

  郎国任就为他制定残酷作息时间表:

  每天练琴6小时

  这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而言,

  实在是太残酷了。

  所以练了没多久,

  郎朗就厌倦了练琴,

  经常撒泼哭闹:“为什么别的孩子都在看电视,我却要天天练琴?”

  郎妈说:“孩子不想学,就不学了吧。”

  郎爸说:“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还需要我们父母干嘛。”

  不管郎朗怎么哭闹,

  郎爸寸步不让:“必须练琴。”

  有一次,郎朗被钢琴老师骂了之后,

  郎爸就又调整了郎朗的作息时间表

  “上学前多练一小时,

  放学后再多练一小时。”

  在郎朗还要上学的情况下,

  郎爸竟然安排8小时练琴,

  实在是太“凶残”了。

  有一天,郎朗耽误了两小时练琴,

  回家就被朗爸狠揍了一顿,

  郎爸歇斯底里边打边骂:

  “这两个小时永远找不回来了,

  你是个懒虫,

  你没理由再活下去了,

  如果你不吞药片,那就去跳楼……”

  从此,郎朗再也不敢耽误练琴。

  正是因为这样残酷的训练

  郎朗后来在多次大赛中夺得第一,

  成为第一位受聘于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中国钢琴家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问郎朗:

  “我弹一个半小时就烦得不得了,你怎么弹八九个小时都不腻呢?”

  郎朗这样回答说:

  “我刚开始练琴时也跟你一样,

  练不了多一会就烦了。

  其实任何兴趣都一样,

  如果你把这个兴趣变成工作

  都会遭遇一个厌倦期,

  但把这个厌倦期度过去就好了,

  度过去你就会更加热爱这个事情

  以前我厌倦钢琴,

  是因为我弹的是技术

  把曲谱看作一个个死的音符

  所以觉得很枯燥

  现在我喜欢弹钢琴,

  是因为我弹的不仅是技术,

  也是文化诗歌心境

  练琴的时候其实是在练心,

  所以觉得练琴也很有意思。”

  对于今天取得的成就

  郎朗把一半功劳归功于父亲,

  “我很感谢我的父亲,

  没有他的逼迫

  我就度过不了那个厌倦期,

  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个我。”

  4

  我为什么要讲董卿和郎朗的故事呢?

  因为他们两人的父亲,

  一直被学者媒体批判为“反面典型”,

  “你看到了一个成功的董卿,

  但你没有看到千万个被父母毁掉的董卿。

  你看到了一个成功的郎朗,

  但你没有看到千万个被父母毁掉的郎朗。”

  学者和媒体主张快乐教育:

  “不要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东西,孩子快乐就好。”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扼杀孩子快乐的童年。”

  在学者和媒体的教导下,

  很多家长接受了这样的观点

  变得越来越“尊重”孩子,

  不逼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

  孩子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

  孩子说放弃就任他放弃了。

  这样的教育方式

  表面上看是在尊重孩子,

  但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为什么呢?

  教育家张捷做过一个调研

  结果发现了“兴趣”的秘密

  “我跟大家讲,兴趣是假象

  再有趣的事情如果变成职业

  都是痛苦的,都是艰苦的。

  任何兴趣想做到顶尖,

  都需要经过残酷磨练

  在残酷的磨练中,

  一定会遭遇兴趣厌倦期。

  如果你的孩子在某方面有天赋,

  一定要逼他度过这个厌倦期,

  因为度过这个厌倦期之后,

  他就能获得高层次的快乐,

  但如果孩子度不过这个厌倦期,

  他就永远都是厌倦的。”

  在孩子的兴趣教育上,

  很多家长存在两个很致命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找到孩子的天赋所在

  不知道孩子的天赋在哪里,

  就随便选一个兴趣让他一练到底,

  结果无论怎么练都很平庸

  天赋是需要去挖掘的,

  不能让林黛玉打铁张飞去绣花。

  第二个问题是没有逼迫孩子度过厌倦期。

  孩子虽然很有天赋,

  但如果你不逼迫他在少年时代度过厌倦期,

  他就永远成不了职业大师

  就像下围棋练钢琴,

  成人也可以去学啊,

  但学得再好也只能是业余高手

  而永远成不了职业大师,

  因为错过那个阶段就永远补不回来了。

  很多人都在批判董卿父亲郎朗父亲,

  但我要给董爸郎爸一个赞,

  这个赞不是赞他们“过火手段”,

  而是赞他们在最关键时期给了孩子最关键的逼迫,

  让孩子的天赋没有像流星陨落

  当很多人骂董爸郎爸“你只看到了一个成功的董卿,却没有看到千万个被父母毁掉的董卿”时,

  我想站出来说一句话

  也许有无数个“董卿式郎朗式天才”,

  但只有一个董父郎父。

  5

  在孩子的教育上,

  张捷有句话特别打动我,

  “孩子度过厌倦期之后,

  就会获得高层次的快乐。

  下棋能下出棋道来,

  弹琴能弹出心境来,

  这样的快乐,

  处于兴趣初级阶段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这样的快乐,

  必须要度过兴趣的厌倦期才能获得。”

  确实如此,

  就像钢琴家郎朗所说:

  “我最开始弹的是技术,

  是一个个死死的音符,

  那时候弹琴的快乐是肤浅的,

  现在我弹的是文化、是心境、是哲学

  所以它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快乐。”

  张捷和郎朗的话,

  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

  “低级的欲望(快乐)通过放纵就可获得;

  高级的欲望(快乐)通过自律方可获得;

  顶级的欲望(快乐)通过煎熬才可获得。”

  6

  低级的快乐是一种消耗型快乐,

  所以通过放纵欲望就可以获得。

  比如你贪吃,

  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你天天胡吃海喝,

  你会觉得很快乐

  比如你喜欢刷抖音,

  为了满足猎奇之欲,

  你一刷就是几个小时,

  你会觉得很快乐。

  想获得这种消耗型快乐非常简单

  你只要放纵自己就可以了。

  但这种消耗型快乐是比较低级的,

  为什么说它低级呢?

  因为如果你放纵这种快乐,

  它对你的生活健康成长有害的,

  你没有节制大吃大喝

  最后你会成为一个胖子

  肥胖会给你带来很多疾病

  你没有节制的刷短视频

  它们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掏空你的时间,

  消磨你的上进生命

  7

  高级的快乐是一种补充型快乐,

  必须通过克制欲望方可以获得。

  以前很少关注韩雪,以为是花瓶

  这两年看了她几档综艺,顿时刮目相看

  四个字:才气逼人。

  她的才气是怎么来的?

  看了《女人有话说》才知道,

  原来世上真有这么自律的人:

  早上7点半起床,雷打不动

  晚上24点睡觉,雷打不动。

  每晚写一小时日记,雷打不动。

  每晚看一小时书,雷打不动。

  英语不好,她就自学

  不管收工多晚,都要自学三小时,一学就是三年。

  于是这才有了《声临其境》上的一人配八角。

  为了保持身材,她节食锻炼,

  一节食锻炼就是十五年。

  这样的韩雪,不红才怪。

  韩雪放弃了一些贪吃的快乐,

  放弃了一些打游戏刷抖音的快乐,

  但她获得了另一种健康的快乐,

  获得了另一种个人成长的快乐,

  而这种更高层次的补充型快乐,只有通过自律才能获得。

  8

  顶级的快乐是一种成就型快乐,

  必须经过百般煎熬才可以获得。

  2019年1月17日,

  第四届百灵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战罢,

  柯洁战胜韩国棋手申真谞,

  夺得个人第七个世界冠军,

  成为世界围棋史上最年轻的七冠王。

  柯洁在微博上说:

  “围棋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我的呼吸停止之前,永不停止。”

  可以这么说,

  围棋给柯洁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甚至超过生命。”

  但在柯洁取得巨大成功之前,

  你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吗?

  他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北京,

  独自一人生活在围棋道场,

  因为棋艺不佳,受尽了冷落。

  为了磨练棋艺,

  他天天跟高手下网棋,

  “11年到15年,

  我在弈城下了四千多盘。

  平均一天下3.6盘。”

  …………

  但正是通过这样的百般煎熬,

  柯洁才成了最年轻的七冠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能获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