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赛赛
朋友开了一家公司,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他对员工很好,对司机更好,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
问他缘由,答曰:我应酬喝多的时候,啥也做不了,全靠司机照顾,给我喂水、送我回家。如果不对他好,我还怕他趁我喝多的时候报仇,踹我两脚、抡我两拳呢!听了颇有感触,想起了一些人和事。
01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明程度尚不发达,但是总有一群人,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在今天看来都是那么超前、开化,这其中就包括魏国公子魏无忌。《史记》记载他对身边人都谦虚地以礼相待,不敢因自己富贵而对人骄傲。门客朱亥原本是街上一个屠户,而魏无忌却好吃好喝伺候着他,一点儿都不怠慢。
公元前257年,势如破竹的秦军轻松击溃了在长平驻守的赵军,又马不停蹄地将赵国都城邯郸围了个水泄不通。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安厘王慑于秦国的实力,只是派大将军晋鄙率领十万魏军至边境暂驻观望,并没有实际行动。魏无忌知道秦国亡赵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魏国,于是盗取了魏安厘王的兵符,计划调晋鄙军救赵,可又担心晋鄙起疑心。
关键时刻,朱亥站出来说:“我不过是市井中一个宰杀牲畜的人,公子却屡次慰问我。现在公子有急事,这是我为您出死力的时候了。”
于是义无反顾地跟魏无忌前往晋鄙军中,在晋鄙怀疑魏无忌、不服兵符调动的时候,用袖中的四十斤重铁锤锤杀了晋鄙。多亏了朱亥相助,魏无忌才得以“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国亡国的命运才得以避免。
02无独有偶,时间再往后推约500年,正是军阀混战、群雄并起的三国乱世。占据江东富庶之地的“小霸王”孙策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道理,他向五湖四海广发英雄贴,招纳天下志士。“在洋子江中,劫掠为生”的九江人周泰,“久闻孙策为江东豪杰,能招贤纳士,前来相投”,在孙策麾下当上了一名普通士兵。
公元197年,吴军在安徽宣城遭遇大批山贼突袭,周泰力战,“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他伤得太重,性命可能不保。以正常人的思维,孙策当以战局为重,迅速转移才是,哪顾得上一个小小的周泰。然而孙策“闻之大惊”,生怕周泰有什么不测,先是“令张昭与董袭同往聘请虞翻”,然后通过这个会稽郡人虞翻联系上沛国谯郡人华佗,没错,就是那个发明麻沸散、为关云长刮骨疗毒的神医华佗,请他救治周泰,周泰方才捡回一条命,“一月而愈”。
孙策对自己的好,周泰也铭记于心,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他数次舍命救主、力挽战局。赤壁之战中,他“飞身一跃,直跃过张南船上,手起刀落,砍张南于水中”;取南郡时,他“纵马相迎,斗十余合,仁败走”,战退曹军主将曹仁;取合淝之战中,他于乱军中,以一句“主公在前,某在后,可以出围”安抚惊慌失措的孙权,硬核救出孙权;刘备为关羽报仇伐吴时,他“战二十余合”,斩杀刘备得力外援蛮王沙摩柯等等。周泰后来的一系列表现,与当初孙策对他的好是分不开的。
03反面的事例也不少,时间再往后推约500年,由安碌山与史思明发起的安史之乱,给处于鼎盛时期的唐王朝当头一击,大唐从此由盛转衰。公元757年,称帝后的安碌山开始好逸恶劳,久居深宫,纵情酒色,脾气越来越大,与左右愈发疏远。《旧唐书》说他“动用斧钺”,动辄使用刑罚折磨身边的人,这其中包括军师严庄和服侍他起居的心腹宦官李猪儿。儿子安庆绪也因担心被废而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久而久之,他们积怨成仇,“乃日夜谋之”,在给安碌山穿衣服时联手杀死了他。安碌山死前摇着帐幔大喊道:“是我的家贼呀!”若不是平日里对身边人薄恩寡义、残暴无情,安碌山怎会落得个被亲生儿子、参谋长和生活秘书合谋杀死的下场啊。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善待身边人,身边人知恩图报,也会助你一臂之力。关键时候是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而尖酸刻薄、斤斤计较、没有格局,与身边人隔阂渐深,人生的路只会越走越窄,最终把自己逼入死胡同。
- END -
配图:李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