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你没有看错,没有“万年陪跑”村上春树,也没有之前网上呼声颇高的中国作家残雪、余华等。
自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以来,已经有百余位优秀作家摘得了这一桂冠:海明威、马尔克斯、川端康成、莫言、石黑一雄……这些往届诺奖得主们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不过,每年临近颁奖之际,有关诺奖“遗珠”的讨论都会成为热门话题。
从已故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契科夫、沈从文、林语堂等直到如今广受读者欢迎且呼声颇高的村上春树,这些与诺奖擦肩而过的“遗珠”都让无数人深感遗憾。
诺贝尔又是何许人也?
这本包含60余篇作品的微型小说集,出自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手,它真实的反映了各种社会现实。
很多人认为: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就是个故事,根本算不上小说。
这种类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世说新语》中,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成为了国外大众读物。
从内容上来看,它包含的不止是一个好故事。
故事重情节,微型小说即重情节,又讲究细节。 它要求作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呈现工艺品一般的“精致”。
有作家认为微小说的“微”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分量。一篇好的微小说只要容量厚重,它的份量就不低于一部长篇小说。
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性的文学大奖,它代表着当今社会文学创作的最高峰。
所以如果你没有时间看那些长篇大作,完全可以从这本微型小说集当中,获得长篇小说的阅读体验。
书中从历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精选了24位作家,按照获奖时间的顺序呈献给读者,并为读者提供了每位作者的简历、照片、国籍、获奖时间以及获奖理由。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知识,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帮你在朋友面前,假装很懂诺贝尔文学奖。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用一个格栅,我阻止了你吃人。
02诺贝尔
在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科学事业,并留下遗嘱,要把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领域。
现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项,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就是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
今天,小编辑推荐的这本《诺贝尔》,就是关于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传记,作者萧秦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详细讲述了诺贝尔光辉灿烂的一生。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奖金的创立人。1833年生于瑞典首都,幼年侨居俄国,青年时期赴欧美求学,后来回到父亲在俄国的工厂,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和机械设计。
回到瑞典后,开始研究炸药。他一生未婚,终身致力于科学事业,共获得三百余项发明专利。
诺贝尔坎坷多难的人生经历,舍生忘死的科研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满足一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多了就会成为遏制人才能的祸害。
03死于威尼斯
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死于威尼斯》,主要收录了托马斯•曼的两部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和《受骗的女人》,堪称作者两段情感的文学纪念碑。
《死于威尼斯》是他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中篇小说,描绘了一段无声无息、无果而终的“艳遇”。作品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读者,还被意大利导演搬上银幕,被英国作曲家改编成歌剧,是一部跨媒介的文学名著,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发表于1953年的《受骗的女人》,又名为《死于杜塞尔多夫》,小说故事发生于杜塞尔多夫,这是一度让托马斯•曼魂牵梦绕的情感驿站,他把这一时期的爱恋对象,称为“最幸福的激情”。
与《死于威尼斯》相比,《受骗的女人》中,托马斯•曼明确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情,他压抑着激情,又将其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一经问世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两部作品都带有独特的曼氏艺术风格,同根而生、相映成趣,在思想上彼此呼应,在艺术上各有千秋。
读者在书中,一定能感受到这两部德式中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他想到了他的创作,想到了那个让他写不下去的地方,他昨天就在这里卡住了。无论精雕细琢还是大刀阔斧,他都无法摆脱困境。
这是激烈的骚动,是年轻人那种对远方的渴望,他的感觉是如此强烈,如此新鲜,又是如此久违,如此生疏。
04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可能你不会相信,一部童话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可这件事确实发生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凭借这部作品,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成为了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
迷惑间他已骑在家鹅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前往北方,展开一段神奇的冒险。
途中,尼尔斯发挥智慧与狐狸作斗争,不畏艰险智取乌鸦山的盗贼……
他和鹅群一起支持正义,扶危济困的行为为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友情。
这段宝贵的经历,让这个捣蛋的男孩变成了一个正义、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这是个关于成长的冒险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真善美的教育,同样也为成年读者带来一份纯真的感动。
此外,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经历,真实地记述了瑞典的地理地貌、动植物、文化古迹和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讲述尼尔斯旅行的过程,也带读者对瑞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旅行考察,勾勒了一幅北欧之国的美丽画卷。
正是因为兼具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教育性,这本童话流行至今,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喜爱。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城市就坐落在港湾里,景色怡人,充满生气。城市的中心是一组高大的石头房子,其壮观程度直逼斯德哥尔摩。难道那篇贫瘠的森林就是它富裕的根源吗?
父女俩都像换了个人似的。放鹅姑娘奥萨也不用再为了生活,而将自己变成一个机智而警惕的大人了,他从此可以依靠和信赖她的父亲,恢复她那孩子般纯真的摸样了。
中篇小说《局外人》一开头,便是这样惊世骇俗的句子,试问,哪一位读者在读到此处时,不会感到讶异?
《局外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主人公莫尔索在得知自己母亲去世后,前去吊唁奔丧的过程,整个过程没有多少感情色彩,仿佛死去的是一个陌生人一样;以及莫尔索在海滩上感受到的怪异气氛,那种不可思议、令人发狂的压抑感最终让他扣动了扳机——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
第二部分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莫尔索在杀人入狱后,所接受到的审讯显得怪异离奇,审讯者竟然完全不去理会他杀人这个事实,而是千方百计地把杀人与他母亲的死以及他和女友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整个审讯过程让人如坠云雾,而可怜的主人公莫尔索最终被定义为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恶徒。
小说虽然内容怪异难懂,但是主题却相当明确,那就是用荒谬来对抗荒谬。
小说《鼠疫》通过描写在北非的一个城市突发鼠疫后,主人公里厄医生带领一大批人顽强抗争的故事,歌颂了那些敢于面对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有着大无畏精神的真正英雄。
正如萨特说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书中人物在面对荒诞世界时所表现出的抗争精神,才是人类被称为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缘由。
这本《局外人/鼠疫》收录了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两篇代表作品,相信读者在读完以后,兴许就能了解,为什么说作者加缪是哲学家里最好的小说家,小说家里最好的哲学家了。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我把汗水和阳光抖掉。我知道自己打破了这一天的平衡,打破了海滩上非同寻常的寂静,我在这海滩上曾经幸福。
乡村的噪音一直传到我的耳边。夜晚的气味、泥土的清香和盐的咸味使我鬓角清凉。这沉睡的夏夜美妙的平静,如潮水般涌入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