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前几天,刚工作3个月的表弟给我发微信:“姐,你说小时候家里都穷的揭不开锅了,我都没啥感觉。怎么现在日子好了,有工资了,我反而更穷了呢?“
看到他的消息,我哭笑不得:“你小子整天神神叨叨,才上了几天班呀,就这么多感想。”
但表弟的话的确触动了我。
随着踏入社会,我们对生活的想象逐渐被现实磨灭,巨大的落差感常常使我们开始怀疑自己。
●有人裸辞后,在青旅和24个人挤了小半年;
●有卖煎饼的大叔为了生计每天凌晨4点起,被刁钻的客人辱骂不敢还口;
●有人28块钱用了一周,每天用4块钱买四个饼分三顿吃,撑到发工资时公司又拖着不发,最后只能以自来水充饥。
到底什么是穷?
没钱连房租都付不起,每月只能省吃俭用。
毕业已经有3个多月了,在一家医药公司工作。每月工资6000,除去五险一金到手5000,在广州房租水电费加起来2200,吃饭省着点花1200,交通费800,最后只剩800,出去玩一次的钱都不够。
如果哪个月多买点东西,这个月就得吃土。
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晚上回家,看着空荡荡的出租房,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感觉压力山大,撑不起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再怎么难过,也要在家人面前表现出坚强,心想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穷,是我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本想发工资再去,可生了一场病,工资全给了医院。
问好友借了2000元周转,原想这个月一发工资就给他,结果业绩没达标,工资不够付后三个月的房租。
朋友急着用钱,我却拿不出来,又得罪了朋友。
我在大学里就开始做自媒体,从最初的月收入为负到现在勉强能维持正常生活,其中的苦恐怕只有自己才知道。
最苦最穷的时候,连每个月几百块的房租都交不起,每顿饭只能挑最便宜的点,这种状况足足持续了四个月。
幸好,现在终于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走上了正轨。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毕业不久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坦然面对毕业后的穷日子?
曾经和我们聊理想谈人生的长辈,如今时时提醒我们谈对象买房子。
在生活的这条路上,我们开启了加速模式,从二十一二岁到二十四五岁,不超3年的跨度连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在这个时代的95后:要么你无可替代,表现出彩;要么你一文不名,最后出局,容不得你有中间选择。
前两天和一个粉丝聊天,97年的一个小男孩,做葡萄酒销售。每天几乎加班加点,没有什么休息。
我问他“你还这么小,怎么就这么拼啊?”
他回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趁着我现在还年轻,公司也在起步阶段,对我培养力度大。以后公司在北京开分公司,我就可以去北京发展了。”
他说国庆前一晚,陪客户喝酒喝到了凌晨2点多,回去就不停地吐,第二天还要加班。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我丝毫感觉不到他对生活的抱怨。
真正的优秀者,会苦中作乐。
如果说生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那贫穷只是漫长路途中的一个平台期。虽然痛苦,但终究会过去。
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毒鸡汤贩卖焦虑时,你要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
要知道,所有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蓄势已久。
所有这些,都代表了这辈子的巅峰水平,为此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等待和积累。
一个好的掠食者,是比谁可以在草丛里蹲守更久。
浮躁的人,永远只会有随波逐流的勇气。唯有沉淀下来的经历,才能成为我们的底气。
愿每一个在现实社会摸爬滚打为生活奔跑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我是B姐,90后新晋创业女青年,每天与你分享有温度的职场干货,给你的成长添束光。一起进击,做闪闪青年!顺手点个在看
就像和我道声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