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 知青网阅读本文前,您可以先选择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知青网”,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知青专属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efore reading this article, you can choose to click on the blue font "e youth network" above, and then click "attention", so that you can continue to receive e youth articles free of charge. Share it every day. Free subscr, please rest assured!
文/王烈
序言二〇一六年九月五日,原沈阳农学院高山子农场,三营四连在沈知青,相聚于皇姑区红高粱酒店,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六周年。忆峥嵘岁月,思绪良多,遂成此文。
四十六年前。一九七零年九月五日,火车站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我们沈阳市第十七,十九,二十,一百二十等几所中学的上千名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背起行装,上山下乡,奔赴沈阳农学院高山子农场。
秋风萧瑟,山乡跋涉。离别送行,扎根过客?那时,口号与思虑同在,坚定与迷茫同行。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火红的年代。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踏进苍凉厚重的黑土地。石头山、水稻田、芦苇荡,陌生坎坷泥泞路。人均十多亩水田,耕耘收储。育苗挑苗,插秧拔草,割稻子背稻子,打稻子扬场,亩产九百斤,稻穗金黄籽粒饱满,沉甸甸浸透了辛勤的汗水。解放军战士手把手教我割稻子磨镰刀,农工教我装车卸车。镰刀筒锹扁担过三关,为日后二次下乡,在生产队干农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钐苇子挖土方,抗洪抢险,大干会战,繁重的劳作不停地冲击着体力的极限;风雪严寒,饥饿难捱,精疲力尽,磨难常常挑战耐力的极限。夜深人靜。愁云遮月月难圆,倦鸟寻栖栖难眠。三星移动,银汉遥远。子时,给劳役了一天的枣红马喂草料。刘兆忠赶马车,谦砚食堂做饭,与家祥在农场渡过的第一个革命化春节。水库里尽情畅游,闸门上跳水,渔叉扎鱼。酒厂粮库,马号铁匠炉,果园菜园,养鱼塘,广播站卫生所都留下了知青的身影。劳动的汗水一起流淌,丰收的喜悦我们一起分享。指导员刘宁老师,党员形象,关心爱护,和风细雨像春风吹拂。副连長刘效义老师,专家实干,科技带头人。杂交水稻,温室塑料大棚,工厂化育苗立体养殖,彰显知识的价值。朝夕相处三年时光,两位师长正直善良,博学谦虚的人格始终铭刻在脑海中,为人师表当之无愧。
医巫闾山寻游。春雨飘洒,绿草茵茵。黎明,一行六七人兴冲冲前往。路边,千树万树梨花开,淳朴清韵的花朵遍山野,置身其中,好一片香雪海。山上,千年古松,伟岸挺拔,从容地迎接着冰霜雷电的洗礼。百年古寺,晨钟暮鼓,安详地等待,等待虔诚的香客。登高望远 ,群山,红日,浮云。
洪流滚滚, 往事历历。当年的召唤,责任与承担。山路行进有悖论,相机权宜渡难关。江上渚,海中岩。苦筋骨,耕心田。摔打锤炼,磨砺风雨。经验是财富,历练是资本。实事求是显能力,艰苦奋斗铸青春。原上草,雪中梅。浪淘沙,东逝水。时间是一剂良药,医好痛苦,留下微笑,医好了遗憾,留下了无悔。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一张全体同学的照片开启了新的一天。红高粱酒店远近闻名,糖醋鱼、炸虾段、香酥鸡、扒肘子,三沟白酒香味浓。酒不醉人人自醉,美酒佳肴情谊深。金花朵朵光彩照人,欢声笑语把酒言欢。轻轻地拉住同学的手,知心的话说不够,一张张熟悉的面容,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让我们沉浸在欢乐中。歌舞助酒兴。王老师、朗作德、张颖一展歌喉,技惊四座。谁持彩练当空舞!高景贤,蔡红敬优美舞姿动人心弦。张铁群、刘冬升组织奉献,值得赞赏。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青絲白发红颜改,农田乡舍转楼台。昨天的青春少年,闯荡漂泊回家路,如今都已经年过花甲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此时,请让我由衷的道一声:老师您好!同学您好!一句老师好饱含了多少尊敬、理解与祝愿。一句同学好,饱含了多少回忆、牵挂与期盼。
人生不易,相逢有缘,回忆的天空繁星点点。苦辣酸甜,是非恩怨,风云际会,浪潮起落。唯有勤奋自立。沉稳坚韧,在烟雾中穿行。熬过的困苦化作淡定,拼搏后自然从容。猎豹扑食的英姿,雄鹰蓝天飞翔的风采,水里的鱼怎能明白?善待当年的铭心记忆,珍惜今天的美好欢聚。天下盛宴,聚散情缘。愿笑看春风,鲜花常在!各位战友,请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