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上方 壹心理 , 回复"测一测"
免费做「朋友圈人格测评」
壹心理主笔团 | 凌扶摇
结婚之后,最
恐怖的是什么?是
家暴。19岁的李翠翠,本来是
远近闻名的
美女。
未婚夫急着把她娶进门,可是李翠翠却不想那么早嫁。未婚夫怒了,问她:“你是不是愿意死了都不跟我结婚?”还在
气头上的她说,你爱咋想就咋想。未婚夫听后,
二话不说,徒
手把她的
眼球活
生生地掏了出来。后来的李翠翠,
无奈之下嫁给了一个比
自己老16岁的
男人,因为只有他不
嫌弃自己瞎了眼。可是,在他们
生活的
地方,男人打
老婆,是
天经地义的
事情。
新婚没几天,李翠翠洗碗的
时候,
动作慢了。
丈夫立即一拳打过去,抓着她的
头发把她推在地上,又在她头上踩了几脚,
扬长而去。怀孕后,她也还是要做
家务。端水摔倒的时候,丈夫第一
反应不是
搀扶她,而是又毒打她一顿,还拿着刀
威胁她说:“你要是把
孩子摔掉了,你的命就没了。”更
可怕的是,丈夫经常半夜拿着
斧头和
绳子,恐吓她“你这样的人,活在世上有什么用,赶快死吧。”终于,
忍无可忍的李翠翠猛然惊醒,这几年憋的气一下子
爆发。她拿起斧头,砍在了丈夫的
脑袋上。在
监狱里,很多因
遭遇长期家暴而反杀丈夫的
女性,在被
采访时想起那些恐怖
经历,都忍不住抹
眼泪。“吃饭时
一句话不对,就把我打得气都喘不过来。”“生了
儿子还是
一样打我,没有一天不打我的。”“他朝我头上,身上跺,当时(这里)就
骨折了,脸
上身上都是血。”18个月,
跨越8省20多个
城市,采访160多位
受访者的央视
纪录片《
中国反家暴
纪事》里,
记录着许多这样血
淋淋的
真实故事——你
根本都没法
相信,这
世界上有人在忍受这么
残酷的
婚姻。董珊珊,被丈夫活活殴打致死,丈夫出狱后,又对下任
妻子继续施暴;周婉玲,被丈夫威胁杀她
一家老小,她在
反抗中以暴制暴杀死丈夫,入狱判刑......
数据调查显示:每7.4秒,就有
一个女人被暴打。24.7%的人,曾遭受过
不同形式的
家庭暴力。国内相关
组织接收到的
案例里,最长的是,40年。
柴静说,家庭是最小的
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
人们如何相待彼此,多少
决定了一个社会的
基本面目。
可惜,本是
人类生活最
亲密部分的家庭,带来的往往是最大的
伤害。很多人觉得,亲密
关系里的暴力都是有
原因的。
肯定是因为出轨、
金钱、
情感纠纷......被打都是活该。反
认知的是,亲密关系中的暴力,是无
理由的。“超级王登科”爬取了9458份家暴
离婚判决书后,得出一个
结论:
绝大部分家庭暴力的
导火索是,生活
琐事。这四个字背后,包含着太多无奈,
心酸,和超出
理解范围的恶。如果你真正看过家暴
直播现场,你就会懂。今年5月20日,一个适合秀
恩爱的
日子里,一条
微博炸上了
热搜。
视频里,
女子刚藏好
摄像头,丈夫立即就从门口冲进来,跳起一脚踹到她身上,发疯一样又打又骂。女子倒在地上,大声求饶喊救命,孩子
撕心裂肺地大哭,还想扑上去
保护妈妈。被整整暴力殴打40秒后,她断了三根
肋骨,哭着把摄像头关上了。为什么被打呢?因为她要给孩子煮粥,拔了
电风扇的插头,丈夫热醒了。从
设置镜头的
行为和丈夫打人的狠劲来看,这应该不是她第一次被打了。要不是
走投无路,谁愿意用这种
方式,把
婚姻里的不堪直播给所有人看呢?有人杠说,离婚着什么急,晚一天又不会死。是啊,晚一
天真的会死。直播家暴的微博
评论里,留下的是各种“
过来人”的故事。多次被家暴,离婚后丈夫不出
抚养费,还上门来
纠缠殴打。被前
男友掐着
脖子按在地上打,但前男友却觉得只是“轻轻推她一下”而已。大冬天被扔进
冷水缸,被一拳打到头上...... 家暴
发生时,不会
挑选受害者。它随时随地,会发生在任何
人身上,不分
年龄,
职业,
性别。单
亲妈妈卫岚的生活,就是
现实版的《不要和
陌生人说话》。她受过
良好教育,有
体面工作,即使是这样,丈夫打起她来,一点都不
含糊。最可怕的是,有一次卫岚
受不了就报警了,
警察来了以后,丈夫立即变脸。把
衣服穿得
正正经经的,说自己平时很
文雅,怎么会打老婆呢?就连卫岚自己都信了。是不是我做错了,是不是我
不够好,他才会这样?她甚至心存侥幸,以为丈夫会改好的。这样的质疑,持续了整整十年。长期活在
无理由暴力之下的人,会
产生很多心理
问题。首先是
恐惧。不
确定他什么时候会打人,也不
知道自己做错什么,就会被打。其次是自我
怀疑,觉得自己
不配被爱。最后,是家暴往往伴随着
经济管控和
人际干扰。
失去工作,
存款,
朋友,还要
承担亲戚的
风言风语,社会的
舆论压力。所以,她们不得不忍受这样的
对待。即使这种暴力,是无理由的。亲密关系里的暴力,
实质上是一种
控制。暴力,不是
开始于一
个人卡住另一个人的脖子。它开始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
爱你,你属于我。”Lesl,22岁,哈佛
毕业,
杂志编辑,有房
有钱。但她有一个很大的
秘密。她
曾经一次次被男朋用枪指着头,威胁要杀她。起初,Morgan并不知道,
引诱和
迷惑,是家庭暴力的第一步。这个
男孩风趣幽默,
长相可爱,很讨人
喜欢,又很听Morgan的话,让Morgan彻底
放下戒备。他还总是跟Morgan说,自己的
童年很
不幸,经常被继父
虐待,甚至不得不
辍学,
需要有人
治愈他。可惜,这只是他的
伪装。这种伪装成
爱情的心理
陷阱,每年
都会有上百万的女性,或
男性,深陷其中。他
计划的第二步,是以爱为名,行控制之事。他告诉Morgan,自己为她辞职了,并且
说服Morgan
放弃热爱的工作,和他去乡下
过日子。Morgan一点都不想
离开大城市,可是她觉得,爱一个人就要为他着想,于是她答应了。但是他对Morgan的
要求,越来越多,乃至
命令她要不要化妆,穿的
裙子要多长,工作要选什么,能和谁
交朋友......这就是控制者惯用的
逻辑: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你就是不爱我。为了
证明自己不是不爱他,Morgan一步步在他的控制下走入了人际
孤立状态。 第三步,就是
暗示与威胁。刚搬到乡下,他就买了三枝枪,还故意说,是因为
小时候的
精神创伤,才需要这些
东西保持
安全感。Morgan也信了,可是不久他就
原形毕露了。他以Morgan的小
情绪为
借口,
双手死死掐住她的脖子,一次次把她的头往墙上撞。打完以后,他又不停道歉,说只是因为压力太大,再三
保证以后不会伤害她。 都这么
明显了,Morgan却还坚信,以后他们的
生活会幸福,五天后,如期嫁给了他。但很快,他又发作了,经常一言
不合就把
汉堡砸她
脸上,
咖啡粉拆了洒她一头。她还以为,这是他的童年创伤在作怪,自己可以用爱感化他。
结果,两年半的婚姻里,她每周都会被殴打一到两次。他威胁说要杀掉她养的狗,在
高速上乱拔
车钥匙;走路的时候,把她推下
楼梯,经常拿上膛的枪指着他的头......为什么
发展成这样,Morgan还不走呢?
答案很
简单,只有
受害者才
清楚,离开施虐者是多么
危险。超过70%的家庭暴力
谋杀,发生在受害者
选择离开之后。在美国,每年有超过500位
妇女或
女孩被施虐者
杀害,
凶手是她们的男友,或者丈夫。 就算你跟他
分手,他也有
可能长期
跟踪你,
骚扰你的
家人朋友,甚至杀害你和你的家人。即使离开了,那样的心理创伤,也会
久久地伴随,她们彻夜难眠,
时刻担惊受怕。亲密关系里的暴力,不仅仅指的是
肉体伤害。它还包括长期的
冷嘲热讽、暗示恐吓、精神冷暴力。
接触过大量相关案例的心理
咨询师苏珊·福沃德,心里一直有个
疑问:既然很多冷暴力、暴力都是由初期
试探发展而成的,那么,关系中的“危险
信号”,都有哪些呢?
经过长期
研究,她
发现控制型
伴侣往往有这样的
特征:
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理应左右
你的人生和
一举一动;为了取悦他,你放弃对你来说非常
重要的
活动,断绝与
亲朋好友的来往;他瞧不起你的
观点和
感受,贬低你的
成就;一旦惹他
不快,他会冲你放
狠话,或者躲到一旁生
闷气;你渐渐
如履薄冰,一遍遍地想着
说辞,深怕一句不慎惹他动怒;他说翻脸就翻脸,让你
无所适从......很多人处在这种关系中,会产生
愤怒、
委屈的感受,却还觉得是自己太
任性,没控制好情绪,却从未
意识到,这其实就是关系发生问题的
征兆。其实,你差的不是情绪
管理,不是
忍耐力,而是一个“破局”的
机会。Morgan决定离开,是因为最后一次的殴打里,她终于觉得,自己可能会死。他给自己的“爱”,不过是伪装成爱情的控制欲陷阱。所以她打破了
沉默,向其他人
请求帮助。告诉每一个
人家庭暴力背后的秘密,不再
单方面迷失在自我怀疑里。还有一点很多人都忽略的就是,对男性的暴力,也是不可
原谅的家暴。之前曾经有一条微博很
火爆,
一个男人躺在
病床上,头上扎着一只
高跟鞋。 评论里几乎没有
维护他的,反而
清一色在
讨论鞋子是什么
牌子,
羡慕这个
女人“打得好!”可是,这也不对啊,家暴不分性别,它就是一场残酷的行为。没有人不是满怀对幸福生活的
向往,而与相爱的人组建家庭,但
夫妻间一旦暴力相向,因爱而组建的家,就会转瞬间崩塌为
地狱。对于家暴受害者而言,需要
建立自信,不要产生对
施暴者的
依赖,
必要时寻求心理
咨询;
同时,我们也呼吁,《反家暴法》应当被更多的人知道,别再把家暴当成是
家务事。没有任何婚姻
制度承诺幸福,但应该有制度避免
极端的不幸。
关注家暴,就是帮助你自己。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停止亲密关系当中的暴力,尤其是看不见的语言、精神暴力,其实并不容易。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了很多夫妻后发现:一对幸福的夫妻,其中一个人肯定是婚姻经营高手。而用心理学的方式,能让很多矛盾和暴力,都防患于未然。
面对争吵,如何
妥善处理,让
感情更进一步?如何面对爱情可能的
风险,像出轨、家暴等?如何
有效管理爱情,而不是让
双方受伤?
向你推荐亲密关系咨询培训师、前北京法官、婚姻案件处理专家陈历杰的课程——《从恋爱到婚姻,人人都需要的爱情管理学》。
↓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
分享邀请卡还可拿奖学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