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八十年代亚洲第一美男,如今谁还记得他?
日期:2019-09-05 16:28:56 作者:图书馆 来源:图书馆 阅读:

八十年代亚洲第一美男,如今谁还记得他?

 

  八十年代亚洲第一美男,如今谁还记得他?

  国际巨星风流倜傥,晚节不保——这是人们最爱听的八卦故事

  在有关这位巨星的传闻里,曾出现过许多言之凿凿叙述

  1992年,陈凯歌邀请他出演《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也就是后来张国荣扮演的角色),他索要“天价片酬”,还要求自己宠物狗空运过来一同出入。陈凯歌得知后破口大骂,遂改用他人。

  最当红那段时间,已有家室的他猛烈追求年轻的陈冲,令陈冲痛苦不堪;多年以后陈冲风光依旧,而早已落魄的他演些烂片圈钱,多次炒作这段感情以搏眼球

  60岁时,他与范冰冰拍《杨贵妃》,耍大牌迟到不说,还“老牛吃嫩草”,吃起范爷的豆腐结果则是被剧组弃用。

  ……

  多么猥琐而落魄的形象啊。

  尊龙摇了摇头,他实在想不明白:当年满腔热血从好莱坞回中国,竟换来这样的一地鸡毛

  以上的新闻当然都是假的,却折射出尊龙晚年被人利用欺骗窘境

  或许是因为他长得实在太帅,让人横生嫉妒西方人轮廓东方人的儒雅,眉宇之间尽显贵族之气。

  或许是因为他的成就无人能及,惹人眼红。第一位提名金球奖的华人演员,亚洲最美男明星主演的《末代皇帝》拿下奥斯卡9大奖项,被西方媒体称赞为“演艺国度哲学家皇帝”。

  ▲ 尊龙、陈冲、邬君梅三人因出演《末代皇帝》而知名度大增,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9项大奖。

  除了李小龙、成龙这样的功夫明星,至今没有华人演员能超越他的地位

  但外国月亮终究只能在外国圆,海外游子爱国之心亦格外热烈

  90年代香港即将回归闹得人心惶惶,贵为“华人之光”的尊龙率先表态,香港回归时自己一定会在中国,并早早预定酒店,为的就是在第一时间看到五星红旗在维港上空升起。

  拳拳之心体现事业上,则是他长久以来的心愿——让更多中国人能够认识他。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国内影视剧邀请他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回国。

  可惜尊龙头顶华丽光环一脚踏入内地演艺圈,却不慎沾染上一身浑水。

  本可以封神的他,在晚年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又或者说,是他对世界宽容,世界待他太苛刻

  艰难的岁月

  世界从不曾善待过他。

  如果不是一位逃到香港的上海残疾女人,尊龙恐怕早就饿死在街头。那是1952年,刚出生不久的他被父母放进一个竹篮里、遗弃在香港街边。

  路过的上海残疾女人收留了他,不是出于好意,只是“收养儿童可以领取政府补贴”。

  养母年纪大,残疾,脾气不好,打骂尊龙是家常便饭。因为实在太穷,尊龙小时候以冷饭、面团充饥,能吃上一碗酱油泡饭已是巨大恩赐

  多年后他回忆童年时说:“小时候有一碗饭吃,有半个咸蛋,有一个篮子是我睡觉的地方,我就很满足。”

  ▲ 曾经的香港贫民区——九龙城寨

  就连这样微小的满足也差点失去底层生活越过越难,养母不得不考虑把尊龙遗弃——就像亲生父母曾经做过的那样。

  一天,养母带尊龙来到香港的巴士站,然后离去,留下几岁的少年自在人群中。敏感孩子怎会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没有哭闹,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养母离去,养母最后一回头,两人恰好四目对视。

  一刹那的交汇眼神中饱含深意万千。最终,养母还是心软,牵起尊龙回了家。

  就这样熬到10岁,孩子渐渐长开了。养母见尊龙浓眉大眼长得好看,便把他送去了戏班学戏。六十年代,香港热心京剧人士开设不少戏班培养人才学员可以包吃包住。在养母看来,不用花钱又能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走上社会也不至于饿死。

  主意打定,尊龙就被送往了戏班师傅菊花春秋剧社。养母从未过问尊龙的意见——社会给穷人的路太少,尊龙没得选。

  戏班的生活艰苦心酸。因为没有父母,长相比较欧化,尊龙常被师兄欺负,骂他是“野杂种”。他气不过,与人打起架来,打到头破血流又没钱去医院看病,就去找裁缝伤口上缝了8针。想想就疼得要命,何况是一个孩子

  每天训练都很苦,尊龙几次三番都想着逃跑。一次又被师傅打之后,他下定决心要逃出去,跑到一半又后悔了,因为他突然醒悟,像他这样的孤儿,就算跑到了外面,又哪里有他的容身之处呢?

  命运无奈莫过于此。他不得不回到戏班,向师傅道歉,换来几记响亮耳光

  师父粉菊花是看重尊龙的,教他唱戏,教他功夫。有次因为表现好,师傅赏他一块红烧肉吃,怎想到从小吃冷饭、面团长大的尊龙肚里没有一丁点油水,刚吃了一块就吐了出来。师父大为恼火,又是一顿打骂。

  凡此种种,极端贫穷中的绝望温情构成尊龙性格中敏感而孤独底色。多年以后他读到《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的故事,不禁脱口而出

  “这不就是我的自传吗?我懂事时就在粉菊花那里踢腿吃大锅饭唱戏,我的一切做人处世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京戏里来的。”

  ▲ 《霸王别姬》中学戏的“小豆子”程蝶衣

  但尊龙不是一个记仇的人,时间让他与往日的窘迫逐一和解。

  戏班的苦难早已化成财富,他感激这段经历帮他打下了做演员的基本功;对于养母的遗弃,他也不再记恨,“长大后,我慢慢知道老太太的痛苦,理解她对我的种种行为,她没文化,又要养我,这就很好了。”

  ▲ 尊龙与养母

  至于那块吐出口的红烧肉,也成为了因祸得福的佐证

  “我小时候每天吃面团,没有肉吃,没有营养,但我现在很感激,正因为这样,我的血很干净,没有脂肪没有油,牙也很好,因为小时候没有吃糖。”

  “你看,没有一件事情完全不好的。”

  未选择的路

  17岁,尊龙的人生第一次“有得选”。

  戏班出师后,邵氏电影公司奉上一份长达10年的武师合约

  邵氏以吝啬出名,但对于无依无靠的孤儿来说,还有什么比一份稳定工作重要呢?这也是一条更加确定成功之路,姜大卫、狄龙、郑佩佩等当时大红的香港明星,也都是从武师一步步发展而来。

  另一边,是尊龙有了一次去美国发展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户美国家庭资助承诺。但到了美国之后,一切就都得靠自己了。

  森林里分出两条路,他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条,从此改变一生道路

  1969年,尊龙选择坐上开往旧金山的轮船

  当谈及为何不留在香港,他这样回答

  “我知道我在香港会红很快,他们重表面,只要生得靓,看似有型,有少少头脑,不需要太多……那时我已经看了很多港片,但它们没有纪念价值……我并非看轻香港电影,香港电影有先天限制,不能接受严谨的电影。”

  那一年他17岁,决心成为一名伟大的演员。

  和多数初到美国的华人一样,尊龙半工半读,白天刷盘子、卖汽水来攒学费,晚上去夜校补习英语。没有上过学,又几乎从零开始学习英语,整整有那么两三年的时间,他一直处于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做着底薪高强度的工作。

  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对表演的钻研却从未放弃。一有空闲的时间,尊龙就在社区学校继续学习表演和舞蹈,他甚至还通过了一个剧团考试对方全美录取个人,却愿意和这个没有背景的华人小子签订3年的聘用合同

  思索良久,尊龙拒绝了。正如当初拒绝邵氏的10年合约那样,他学表演的目的,从来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工作。

  不久之后,尊龙勤工俭学考入美国戏剧艺术学院洛杉矶分校,接受正规的表演教育。学校紧邻好莱坞,他一边学习,一边不停在剧团中客串积累经验等待着进入好莱坞的机会。

  机会却总也等不来。在长久以来默认的歧视链下,华人演员要在好莱坞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了,只能演一些边角料或者反派角色,充斥着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更何况,尊龙长得实在太好看,以至于连反派角色都很难接到。直到1976年,已经24岁的他才在电影《金刚传奇重生》中出演一个中国仆人的角色:给美国式的英雄主角点头哈腰、捶背捏肩,出场时间加起来不足一分钟。

  ▲ 《金刚:传奇重生》中的龙套角色

  空有一身才华和一副漂亮皮囊无法施展。此后8年,尊龙依旧在各类剧集跑龙套,好莱坞离他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在这期间,他也曾“曲线救国”。他遇到了赏识他的亚裔导演和编剧,辗转百老汇演舞台剧,后来又自己自编自导,仅用了几年就获得了美国戏剧界最高奖项——奥比奖最佳表演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凭借在戏剧界的出色发挥,好莱坞不得不重新打量起这位英俊的华人演员。

  32岁那年,尊龙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电影主角——《冰人四万年》中的一个野人。即使是这样一个没有对白、别人都不愿意演的角色,导演依然嫌尊龙太过俊俏、长相不够原始,直到被他炉火纯青演技打动。

  ▲ 尊龙饰演的野人(右)

  这或许正是人生荒诞之处,明明有着最精致容貌,却每每为此所累。

  此时距尊龙从香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奋斗,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

  幸好,成功的曙光已在前方。

  无根的皇帝

  尊龙终于有机会一展东方人的魅力

  1985年,他等来了电影《龙年》。这依然是一部抹黑华人的刻板印象之作,但尊龙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自己饰演的华人黑帮老大乔伊•泰,塑造成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黑帮形象之一。

  电影本身的质量不高,尊龙靠着自己的硬实力,提名了当年金球奖最佳男配角

  完美侧脸,邪魅而自信神情身高1米72的尊龙演出了2米的气势。看过电影的美国观众,都惊呼他为“有史以来最帅的黑帮老大”。

  因为这部电影,尊龙开始在好莱坞展露锋芒

  而很快,他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部电影——《末代皇帝》。

  最后一部在故宫实景拍摄剧作,获得奥斯卡9项大奖,影片的辉煌无与伦比,尊龙亦完美演绎了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

  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挑选演员时,尊龙是第一个前来试镜的。当他穿着龙袍出场,导演大吃一惊:如此帝王气质,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人吗?

  但贝托鲁奇不相信自己运气这么好,第一次就能遇到满意人选。于是他又花了9个月,孜孜不倦地找来许许多多演员试镜,试完之后蓦然回首,还是没人比得上尊龙。

  饰演文绣的邬君梅曾说,拍《末代皇帝》印象最深的就是尊龙的相貌。她第一次见到尊龙是在诺大的故宫,只见他远远端坐于一张大桌子前,见到这位片中的妻子,便对她灿然一笑。

  一笑倾城。邬君梅感叹,世界上怎么会有人笑得那么好看。

  婉容的扮演者陈冲则评价尊龙:“他是个极好、极耐看的演员。他是个内心非常非常敏感和隐蔽的人,所以演戏时才能眼睛的闪动中带着无穷的秘密。”

  就连众人女神林青霞和王祖贤,也是尊龙的迷妹

  当年林青霞拍《东方不败》时,第二天要演下水戏本应早睡,但她竟陪尊龙打了一夜通宵麻将,只为多看他几眼;王祖贤则是在一场颁奖典礼上遇见尊龙,直勾勾地望着人家,一脸欣赏。

  ▲ 尊龙与王祖贤

  尊龙的魅力无需更多赘述。日本媒体说他是“最美东方男子”,美国《人物》杂志第一次评选“全球最美50人”时,他亦赫然入选。

  但无论外界给予怎样的褒奖,尊龙终究还是生错了时代。

  《末代皇帝》获奖无数,身为男主角的他却未能获得任何荣誉。影片的艺术成就无可否认,但依然是西方视域下的“他者”中国,带着浓厚的殖民意味。

  溥仪代表的东方处于混沌,西方来的帝师庄士敦拯救他于愚昧之中:教他骑自行车取代轿子,是西方引领东方走向现代;力排众议给溥仪带上眼镜,是西方让东方皇帝睁眼看世界。

  纵观尊龙一生最重要的几部作品,从《龙年》的华人黑帮反派、《末代皇帝》的溥仪,到后来《蝴蝶君》中男扮女装扮演在法国爱人面前自称“奴隶”的宋丽伶,他的角色始终逃脱不开某种想象——一种西方对东方的幻想,一种强者视野下的弱者形象。

  ▲ 《蝴蝶君》中的尊龙

  除非是功夫明星,否则即便以尊龙这样的成就,在好莱坞仍然没有太多机会。西方人的戏里,不需要一个丰富而立体的东方形象。

  繁华背后,冷暖自知。这是时代造成的局限,也是尊龙无法摆脱的悲哀。

  寻根与背叛

  在国外的困顿,可能是尊龙毅然决定回国的原因。

  因为种种因素,尊龙在国外的许多电影都未能在中国上映,他希望演更多中国的作品,让更多中国人认识自己。

  但等待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误解和背叛。

  《霸王别姬》最初邀请尊龙出演程蝶衣,尊龙为此不惜自降30万美金的片酬,还拒掉了另一部伟大的作品——后来梁家辉主演的《情人》,以及其他广告和舞台剧的邀约。

  但没想到的是,电影主创团队后来觉得尊龙长相阳刚,演程蝶衣不太合适,想反悔;而且尊龙当时炙手可热,即使降了片酬,也还是太贵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八十年代亚洲第一美男,如今谁还记得他?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