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米粥“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三毛语录即使放在今天,读起来也依旧不乏道理。 真正的好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也可以跨越时代的鸿沟。 而人也是如此。 正值开学季,央视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正式开播。 与此同时,曾主持过《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董卿,又凭借自身的气质登上了热搜。 与撒贝宁搭档的她,实力诠释了一个女人应有的美好词汇。 「端庄、知性、高级……」 她只是站在舞台上,就有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抛开节目的滤镜,到了台下,她安静候场的生图也是妥妥的耐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有位网友的评论很到位:“董卿所具备的端庄大气、知识储备,是那些卫视综艺咖比不了的。”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有漂亮的思想,才有高级的人生 说起董卿,她的节目几乎伴随了我整个青春。 每年春晚,她是我最期待出场的主持人。 她参与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是我至今最喜欢的节目。 主持《朗读者》时,她的声音沉稳又有力量。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充满魅力、未来仍有无限可能的女人。 而越了解她,就越会明白,“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一个骨子里透着优雅的女人,一定离不开思想的加持。 当年,董卿三次跪地采访96岁老翻译家许渊冲,被大骂「毫无底线」。 有人干脆对她说,干嘛要采访他(许渊冲),年轻人根本不care,年轻人喜欢网上那些吸引流量的东西,喜欢热闹的节目。 但董卿的回答狠狠地打了对方的脸。 “我记得李宗盛有一次很愤怒,他抨击一些流行乐团的创作只限于口水,他说「你老是给人吃猪食,那人就真成猪了」,其实是我们低估了年轻人。” 在她的观念中,96岁的老翻译家与20岁的年轻人之间有差距吗? 有,但她觉得不能自以为是的低估年轻人的审美和判断力。 一切只是因为你没有给,而不代表他们不喜欢。 这就是读书人和不读书人之间思想上的差距。 一个女性,在面对噪杂声音时仍能保持独立思想的能力,这是读书带来的馈赠。 我记得《南方周末》的记者曾问她: “如何保持一个魅力女人的心态?” 董卿回答:“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 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某一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出色。”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黄金屋孕育出了一个万众倾慕的董卿。 古人有言,读书岂为稻粱谋? 坚持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有更好的出路。 而是当读书变成了习惯,自然会让你满腹韬略、气质如兰。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还能被看作是可爱,等你年纪大了,什么都不会才知道什么是灾难。”有漂亮的思想,才会有高级的人生。 毕竟容颜易老,才华难藏。 最顶级的人格魅力,是做事有魄力
网上有一段很流畅很广的话: “要我说女孩子呀,各有各的漂亮法。 有的眉目清冷,像是一整季的雪水都融在了她的眼睛里。 有的酒窝甜蜜,她笑一笑漫山遍野的风声都要消息。 有的天生绵软,你朝她挨过去,像碰着了一团云。 有的发汗时竟能生出浅浅的香气,散在天地间顿觉云销雨霁。”只从容貌上判断,100个女生有100种美。 但我认为一个女人最顶级的魅力,是行事从容有魄力。 在董卿自己做主持人的时期,为了做好节目,她会一头扎进书房让自己做好万全准备。 在接受专访时她说: “比如说我从六七点钟坐下去,我可以一直坐到早上两三点三四点,我几乎就不离开书房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眼睛一睁开,就开始想后期、想镜头、想形式和包装。 为了工作,她耗尽全部心力。但这个女人的魄力,远不止如此。 2014年,正值巅峰期的董卿,果断按下了暂停键,选择去国外进修。 事业上升期,普通人哪里敢说走就走? 但董卿敢,她突然就消失在了观众视线中。 有位作者曾说,女性最大的价值,是经历、生活和她看过的世界。 这句话就像董卿自己说的, “阅历和环境都会影响你的眼神和姿态。如果我一直安宁地生活,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模样”。(董卿在美国进修时期)
经过在国外的静心打磨,归国后,她的《中国诗词大会》诞生了。 从浙江电视台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到中央电视台,是近十年的积累。 从巅峰到隐退,是一年的打磨。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女性,成长为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这是魄力。 中国女舰长韦慧晓曾说过一句话,我深记于心: “戴一块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自己身价百倍,我对这样的价值观完全不感兴趣。 我想要的是,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而身价百倍。” 出生时,没有一个人是天才。 所谓的天才,都是那些不顾一切拼命的人的代名词。 那些每次出场都令人惊艳的人,不是因为青春永驻, 而是因为从来没有停止成长。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位朋友因工作的原因,曾去过董卿节目录制现场。 那天回来后我们聊天,她感叹道: “她(董卿)是我见过最得体的人。” 当嘉宾讲话时,她总会上身前倾,用专注柔和的目光注视着对方的眼睛。 借着嘉宾的话茬,适时地开句玩笑,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也让嘉宾放松。 一个好的倾听者,会让人有充分的表达欲。 “经常有人说我聪明,懂得多,其实是因为我有机会和那些比我懂得多得多的人交流。” 这是她的原话。 你看,优秀的人,会对这个世界始终呈现开放的状态。 他们能像海绵一样汲取养分,源源不断的充实自己。 不仅有自己的世界,还能为别人开一扇窗,让彼此的关系舒适,又有余地。 正如培根所言: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我相信读书能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 希望你们,都能把握住时光的馈赠。 多读书,读好书,将思想转化为外在的气质。 永远不疾不徐,永远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