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这样一张流传甚广的图:
特别搞笑的是,我们把这张图的标题换一下,改为近年来我的发量。
也有人总结了现在许多人的社交现状,典型的特征是:离自闭就差一步了。
聚会时总是埋头吃,不想说话,宁愿烂在家也不想出门,害怕听到电话铃声,讨厌和不熟悉的呆在一起,害怕认识新朋友,不懂得维护友谊,说话不敢直视对方,害怕和人打招呼……
每一条,几乎都有大批的人对号入座。
扎心的原因是:不仅是好友不多,还有自己结不结婚也是个未知数。
幼儿园是好大一个园。小学是一个班的小学。初中是一群人的初中。高中是几个人的高中。大学是两个人的大学。而上班是一个人的上班。
我看了许多网友在话题下的留言回复,发现了造成这个现状的几点原因。
一一对应来看,相信你也是其中之一。
2
不想出门,不想社交,不想认识新的朋友,只要一想到要去交际,就觉得压力山大。
不是不可以参加某些局,不是不可以应酬,但越来越不喜欢不带目的的社交。
如果是工作中必须要应酬的,实在无法拒绝,勉为其难也就答应了,在应酬中也能觥筹交错,游刃有余。
但如果是几个朋友没事聚一聚,一想到还要梳洗打扮,还得坐各种交通工具,然后就是闲聊,第一反应就是我不去。
虽然在微博叫嚷着自己是社交恐惧,但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并不是典型的社恐,或者说,他们一开始并不社恐。
在学生时期,他们个个都是社交小能手,能和同学打成一片,去酒吧蹦迪,去网吧刷夜,玩得无比哈皮。
但只要一工作,渐渐就开始反感社交。
对于年轻人而言,刚进入社会,要面临的状况实在太多,最焦虑的就是能力配不上梦想,现实达不到想象。
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时刻处于一种绷紧的状态,在工作和个人生活方面生活耗尽了自己的元气,自然就不想再花时间去社交。
3
现代社会交友成本很高。
每一个进入社会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想要交到真心朋友,实在是太难了。
小的时候我们都很单纯,只要有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就可以成为朋友,哪怕只是玩弹珠都可以兴致盎然一个下午。
只要有人和你一起哭一起笑,就可以马上掏心掏肺。
如果说小时候的友谊大多处于情感,彼此欣赏就可以成为朋友,那么长大后的友谊更多是处于理智。
不是我看你顺眼,我们就能成为朋友的。
文化价值、社会规范、社会经济、教育程度等等,都能成为成年人交友的标准之一。
长大后交友,更多时候是觉得对方有用。
长大后的人会变得现实起来,就连交友都会变得世故一些,并且,我们试图在寻找那些与自己人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目标最接近的人成为朋友。
交友成本变高,倾听和安慰的成本也在变高。
你说的话,你的朋友不一定理解,你的苦衷,或许也没什么人知道。
说出口,只得到了一些不咸不淡的安慰,于是就学会了闭嘴。
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也越来越难以完全信任别人,我们开始觉得把自己的所有完全交付和展现在别人面前,是一种赤裸裸的不道德。
难以再用简单的心去揣测别人,也难以吐露自己的真心,让成年人交友变得愈加困难。
4
不让你走进我,我也不愿走进你。
活得越来越封闭的成年人,开始学会了独立。
虽然我们都在提倡独立,但从交友这个层面来说,独立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我见过一些非常独立的人,他们的确有才华有能力,做人做事无可挑剔。
他们欣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喜欢不参合别人的事情,在自己遇到的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更愿意独自解决。
听起来这没什么毛病。
但这其中有一个唯一的变量是:人心不是磐石,不是一成不变的坚固。
在某些脆弱的时候,那些独立的人,也很想找一个人诉说,喝喝酒聊聊天。
最后发现,无人可找。
就会变得更加独立,甚至是有些孤僻。
人变得独立这是一个成长的趋势,但因为独立,不允许自己对别人敞开心扉,也不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展示脆弱,就变得有些固执。
就像之前有个朋友对我说,自己的现状是,熟人很多,朋友为零。
狐朋狗友一堆,可以在群里相互对骂,可以一帮人每天胡扯。
但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别人却鸦雀无声。
不让你走进我,反正我自己也可以解决,也不愿走进你,反正你的事情与我无关。
5
不是不想交友,而是真的无友可交。
或许有些更加年长的人已经看清了这一点:在你26岁之后,甚至过了30岁,就渐渐剩下你一个人了。
尤其是单身的人,残酷的现实是,如果周围就你一个单身,别人都成家立业了,那么,你的朋友就真的几乎等于零了。
并不是大学毕业后,大家渐行渐远,而是学校这个机构,把本来不一样的人,强行放在了一起。
每天在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吃饭住宿,每天朝夕相处,自然你们就能成为朋友,哪怕不是朋友,也算是个特别熟悉的人。
进入社会后,你想组织一次聚会,要考虑所有人的行程和时间,需要安排场地,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因为长久没有共同的生活,难免就会生疏,又要挖空心思想话题,完全尬聊。
最后,你也累,别人也累。
于是你就会感叹,时间把我们都改变了。
实际上,人是会变的,这是原因其一,更重要的是,你们已经不具备好友的属性了,因为离开了共同生活,你们就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我们的心中,以前可能是朋友的分量更重,但一旦步入家庭,父母、爱人、孩子等家庭成员在心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重。
亲人才是成年人朝夕相处的人,而朋友,那个只在微信聊聊天贫贫嘴的人,自然而然也就疏远了。
不是自己不想交友,而是真的无友可交,也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更重要的。
6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成年人没办法好好交友的原因。实际我在说什么?
有一首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老歌《你潇洒我漂亮》,歌里这样唱道:
现代人,条件高,有爱情,还要面包,有房子,还要珠宝。现代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烦恼,深情深意不容易做到。
我们连好好坐下来听一个人说话都难以做到,又怎么能渴望再交到真心朋友呢?
但,正因为是这样,如果真的遇到一个好朋友,才会显得特别珍贵。
我们都是凡人,喝多了也吐,挨打了也疼。
但生活太过复杂,我们更擅长耍心眼掉眼泪,扮笑脸说是非。人生表面上一池静水,底下却暗藏汹涌。
我看到网上有人写了这样的一句话——
年纪大了,没什么特别的渴望,就希望爸妈还能照顾自己,能力还没挖到见底,朋友经常聚会,身边还陪着你。
时间停在着一段就很好。
写的真好啊。
曾经贪心的我们,都有很多愿望,现在只希望身边的人不要再少,大家都能健康快乐。
希望你也能找到一路同行的人,不管那个人是朋友、爱人或家人。
END
♠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我们绝不仅是悲欢不相通。”
“因为爱他,所以恨自己。”
“我们要尊重别人的恐惧啊。”
▼
♫ / Caressed by the Sun —— Orquesta Club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