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丢人!喜欢“到此一游”的中国人,这次居然“游”到了约翰哈佛的
日期:2019-08-10 07:00:16 作者:​非鱼视界 非鱼视界 来源:非鱼视界 阅读:

丢人!喜欢“到此一游”的中国人,这次居然“游”到了约翰哈佛的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你发现!7月30日,在世界著名学府——美国哈佛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那个一手促使哈佛大学创办的约翰哈佛的雕像,哈佛大学的地标建筑脚下,居然出现了两行用黑色马克笔写下的中文:

  如果可能的话,真想采访一下约翰哈佛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1

  如果要问这座雕像有多重要,请看这座雕像的脚。

  闪闪发亮是不是!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是许多游客美国之旅的重要一站。而这尊著名塑像则是哈佛大学的象征,凡到哈佛大学的游客,都会和这尊著名塑像合影据说摸一下他左脚鞋子会带来好运,所以这只鞋子已经被摸到金光闪闪(……)。

  这两句中文一出,哈佛的华人圈子纷纷扶额深感丢人

  行,现在全世界知道这位名叫张思慧的朋友是个傻X了。

  然而,这已经不是中国人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2013年,某网友微博上爆料,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出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刻字,随即引发全网对丁锦昊的口诛笔伐

  2018年,又有网友贴出自己在埃及游玩时拍下的照片“2018.6 台东台湾周X展”几个大字甚至还被框上了一个巨大文字泡。

  “中国式‘到此一游’”令世界各国“闻风丧胆”,所以现在许多景点都会特意在景区用中文大写加粗一句“请不要乱涂乱画”。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警告,同样也是一种对中国人的啪啪打脸。

  这些中文告示牌一度引起了国人的疯狂吐槽

  “只用中文是故意写给中国人看?”

  “这些外国人就是讽刺中国人没素质。”

  “凭什么只针对中国游客?”

  在感到不爽之前,先冷静下来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如果不是因为屡禁不止的国人破坏文物事件,我想这些景区也不会特意立起这样的告示牌。

  如果每个出国游玩的游客,都怀抱着一种“出门在外我就代表着中国”使命感,中国也不会因为个别人的低素质行为外国人看不起。

  别给我说做这些事的都是小孩,他们还小啥都不懂,我不管他是不是小孩,首先他是一个中国人,负责教育他的家长也是中国人。

  一旦踏出国土,每个人都有义务一言一行小事做起,展现一个泱泱大国胸襟修养。这样才能让外国人从心底尊敬中国,心甘情愿主动摘掉那些颇带讽刺意味的告示牌。

  1

  国人对于“到此一游”的执着在国内就加屡见不鲜,仅仅是在去年国庆期间,便爆出了数起旅行过程中的文物破坏事件。

  泰山之巅有一块留下历朝历代名人墨迹的摩崖石刻,这方古迹上被15岁的张某写下“张XX 2018年10月3日到此一游”

  四川峨眉山风景区内的一座铜钟内壁,被游客涂满各种文字和涂鸦

  其中最过分的要属陕西靖边地区波浪谷丹霞地貌景区。

  丹霞地貌,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需要上亿年的时间,且极为脆弱游客的脚印可能需要60年或者更久,才能恢复破坏。

  然而也是在去年国庆期间,一群游客不听劝阻,破坏丹霞地貌,踩踏、在上面刻字,甚至还录制视频大肆炫耀

  “我破坏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看着岩石上被游客留下的刻痕和划痕,景区一位工作人员痛心表示这些被游客却留下刻痕的岩石,别说60年,就是600年也回复不了原貌

  然而,除了普通人明星同样控制不住自己“文物留字”的手。

  前一阵,因为高调浪(tu)漫(wei)求婚奚梦瑶屡上热搜的何猷君,因为另一件事再次喜提热搜榜。

  在两人参加的某个综艺里,何猷君在澳门恋爱巷的一面墙上认真神秘地写下对奚梦瑶表白的话:

  先不说何猷君令人堪忧普通话水平,这一段含蓄害羞的表白片段,一度成为了当时大家津津乐道话题,有人去澳门玩的时候,还会特地找到他们俩的留言去拍照。

  然而,这个所谓的恋爱巷、这个写满情话的涂鸦墙,它的真实身份是澳门的文物建筑,属于世界遗产城区,到现在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

  到此一游,就不能先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游一游吗?

  爱不是刻在墙上的文字,而是带她看风景时那一刻的感受

  3

  不得不承认,随处乱写乱画的确是国人的陋习之一。

  木课桌总会历代学生刻满各种大小的“早”;

  厕所门上的黄段子广告更新迭代那叫一个快;

  老一些的小区楼道里更是写满了层层叠叠的“XX开锁”“XX搬家”“XX通下水”……

  这事儿细思极恐,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国人这种陋习可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如来佛祖打赌,一个跟头翻出去以为自己飞到了天涯海角。看到那五根“撑天的柱子”,大家还记不记得孙悟空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孙悟空到此一游。”

  上文中提到的那座摩崖石刻,上面满是历朝历代文人骚客的题字——现在想来这些题字似乎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XX到此一游”,只不过人家是非文艺地写诗打卡。

  还有,古代皇帝喜欢名画上各种题词、盖章,不亦乐乎

  看来,“刷存在感”这件事儿自古就有……

  ↑ 赵孟頫《人骑图》被盖了200多方印...

  然而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大家总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比如说这个“到此一游”,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古人题字盖章,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方式可以留下回忆

  而现在科技这么先进相机像素那么清晰,拍几张照片在N年之后拿出来回味,绝对比在景点文物上写得歪七扭八的“XX到此一游”更有纪念价值

  4

  面对大自然馈赠和历史文化的遗珠,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敬畏

  然而总有些人,非要以一种破坏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你以为的“名垂千古”,换来的大概也只是旁人的嫌弃冷漠,这些人为人所知的方式,也只是因为“没素质”和“没教养”。

  而且破坏文物其实并不仅仅是教养问题,在我国,破坏文物实则是一种违法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3条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或违反国家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活动,危及文物安全的行为会被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的确可以惩罚那些文物的破坏者,然而已经被破坏的文物却再也无法恢复原状

  比起非要试图在文物上留下些什么,把这方壮丽留在记忆深处,用眼睛敬仰这一片山河盛景,难道不应该才是更重要的吗?

  每一个景点的形成和延续,都需要来往游客的悉心保护。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 END ——

  本文编辑/沙伶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网络、摄图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丢人!喜欢“到此一游”的中国人,这次居然“游”到了约翰哈佛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