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再放任无聊,你也会是有深度会思考的“高人”
日期:2019-08-09 20:48:59 作者:每周带你读一本书 365 来源:365读书 阅读:

不再放任无聊,你也会是有深度会思考的“高人”

  后台回复“读书”

  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莉莉安

  主播|云公子

  深度工作》共读第五天

  晚上好。今天开始365读书与您一起共读《深度工作》。我们在上一篇中学到了深入工作是深度工作的前提,因为现代人注意力容易受到各种各样诱惑不可抗力因素了,任重道远,我们唯有坚定前行才能到达终点

  而要实现深度工作,我们需要遵循的第二个准则是“拥抱无聊”,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可能会让人觉得应该是要放任自己的无聊,形成懒散度日的习惯

  其实拥抱无聊是指深度利用那些无聊的时间,不要老是去做那些能让你涣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无节制的聊天、刷抖音。这是为了让人不仅要在工作中形成深度的状态,在生活中也是。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中举了一个很有用例子,这就是有成果冥想

  这可是一个打发时间的好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你无聊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去思考一个目的性比较明确的问题。比如你在睡觉前,在洗澡的时候,可以去想想怎么为接下来的要写的文章提纲,怎么为下周的演讲准备,或者明天准备做什么事等等。

  有成果的冥想的目标是: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在无聊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情上,可以大大提高做事效率。因为你在无聊时间思考之后,深度工作时就可以更专注的去执行

  当然,这样的冥想也不用天天做,一周有个两三次就可以了。如果你在尝试了十几次仍然还不知道如何取得实际的成果,要记住保持耐心是非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加速整个上手的过程作者在书里面提供了两条具体建议

  建议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

  在开始有成果的冥想时,初学者大脑出现的第一种反抗就是引来许多无关但是好像更有趣想法。作者说道:“以我个人为例,我的大脑经常成功地把我的注意力拐走,让我去编辑一份邮件。”

  建议2:组织你的深度思考

  在没有分心的心智状态下,当你遇到一个难题,并且也有时间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却并不会自动显现。按照作者的经验来说,深度思考是需要有一定架构的。作者是建议首先要仔细考察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变量,然后在工作中留心这些因素。

  作者还在书中提到了“记住一副牌”这样一个有利于深度工作养成的方法。

  你相信吗?只要5分钟,丹尼尔·基洛夫就可以记住以下任何一项:一副洗好的牌,一串100个随机数字,或者是115个抽象图形(最后一项创造了澳大利亚国家记录)。

  基洛夫告诉作者说道:“我超乎寻常记忆力不是天生的。”实际上,他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健忘散漫。他遇到了学业困难,最终被诊断为注意力缺失症。

  通过记忆训练,他的记忆能力呈现出了惊人效果:个人专注能力的提升。这个能力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应用到任何需要深度工作的人物上。

  我们因此可以这样断言:丹尼尔·基洛夫并不是因为卓越的记忆力而变成明星学生,而是由于他在提高个人记忆力的同时(意外地)获得进行深度工作的优势,这对于学业十分关键

  通过练习书中所提到的记牌技巧,你将会像之前的那些心智运动员一样发现自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记住一整副牌。作者另外还指出,记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任何需要持久注意力的有组织的思维过程都会相似功效。关键在于你需要记住一点: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专注的能力。

  那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工作时,投入产出性价比呢?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一些职场真实写照:一项会议结束后开始另一项会议,开始一个项目的某项工作后不久没有任何过度便开始另外一项工作,工作10分钟刷一下朋友圈查看一下电子邮箱……

  明尼苏达大学商业教授索菲·勒鲁瓦经研究发现,当我们从某项任务A转移到任务B时,注意力并没有及时转移,注意力仍然残留在思考原始任务。

  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我们对任务A缺乏控制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即使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A,我们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只有将注意力残留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使我们在当前任务上的表现成果最优。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是一本畅销书,书的作者亚当·格兰特是沃顿商学院年轻的正教授。

  格兰特的效率水平远高于奉行多任务并行的一般教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格兰特会专门腾出时间用于自己的深度工作(他将教学工作集中到秋季学期,而在春夏两季则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研究工作),将注意力残留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而其他教授的工作却反复受到注意力残留极大干扰

  换句话说,要想付出与产出的性价比最高,唯有深度工作。

  了解到了深度工作付出与收到回报的这么多实际应用案例,相信你一定也很明确深度工作的意义,它不是让你一直处于深入工作的状态,而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在碎片化无聊的一些时间里,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去做深度思考,这对接下来的持续深度工作可是非常有益处的。

  总之,记住书中作者一直在重复的那句话:“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专注的能力。”总有一天,滴水穿石海阔天空

  通过今天的共读,我们主要了解到了要想实现深度工作,遵循的第二个准则是“拥抱无聊”,深度利用那些无聊的时间,不要老是去做那些能让你涣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无节制地跟人聊天和接打电话

  END

  往期共读目录

  听说《深度工作》能变深度优秀工作者

  千金难买有价值!你的工作,正在为你镀金

  少见的深度工作,奇缺的人生美好

  如果深度工作没有意义,那我们的坚持还有意义吗

  你的深入工作,正在成就你的深度工作

  领读人:莉莉安,杭漂四年多的湘妹子,爱写作、看书、看电影和旅行,如今职业文案策划,立志在文案的道路一去不复返,把生活创意和写作融入进自己有意义的人生。本文由365读书()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云公子

  音频配乐:

  1、中川イサト - suirou   2、下山亮平 - Old Pal  3、下山亮平 - Old Pal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再放任无聊,你也会是有深度会思考的“高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