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地球透支日”33年来最早来到丨心理学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日期:2019-08-01 18:30:09 作者:糖心理内容组 糖心理 来源:糖心理 阅读:

“地球透支日”33年来最早来到丨心理学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糖心理

  专业心理咨询师成长平台

  文/Eric

  据国际环保组织全球足迹网络”(GFN)报告显示,到7月29日,人类已用光2019年全年的水、土壤清洁空气自然资源定量据悉,GFN自1986年开始计算地球透支日”,而今年是地球透支日33年来最早来到。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1.75颗地球所生产自然资源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英国皇家植物园科学团队近日发表全球分析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造成571种植物灭绝,但科学家强调,这个数字出于现有认知实际上会更多;如今地球生态系统正衰退,100万生物处于濒危状态,而人类也正处于危险之中。

  当沙漠化、水污染、全球变暖早已不是新概念,当新闻一次又一次的报道地球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当我们经常面临诸如PM2.5的恶劣生态,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真正变成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

  穹顶之下,皆不能逃,在环境问题上每个人都不能“安住桃花源”。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早在1943年就提出著名的B=f(P,E)公式。这个公式意指个体行为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从那时起,心理学家就开始关注社会情境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1994年,美国心理学会(APA)就提出了心理学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规划。在这份规划中,心理学家提出,心理科学要服务促进人类与大自然关系,比如要帮助评估改进环境保护政策,还要帮助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等。

  目前许多心理学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工作都涉及行为改变、环境决策以及有效传达环保信息等。

  为什么心理学与环境保护等问题有重要关系呢?

  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吉福德博士,在气候变化这一环境问题上所说:“气候变化是一个人类问题。这是每天76亿人做出决定结果。这就是一个心理问题。” 补充说,心理学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我们是个人行为的专家,我们了解消息传递以及如何创建干预措施。”

  具体关系表现为:

  1. 如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的行为;

  2. 人类自身的心理问题,诸如认知偏差群体极化等现象都会对环境保护行为造成影响;

  3. 环境问题会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如影响生活辛福感。

  为此,心理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型

  自然环境层面存在两个维度地区和全球;而在个体层面存在三个维度,行为、知觉幸福感

  应用心理学干预措施可以促进个人、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可持续环境保护行为。通过心理学研究,还可以了解人们为何以及何时会参与绿色行为中。

  所以目前,许多政府和环境保护机构正在借助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环境保护的各类活动。例如干预人类的行为活动,寻找减缓全球变暖的方法

  良好的自然环境对心理健康有诸多益处,甚至可以减少暴力犯罪。

  在一项自然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自然环境竟然可以减少暴力犯罪。

  费城的 541 块空地被随机分配到三种情况中:

  第一种:及时清理空地的垃圾,并在上面种植了许多绿色植物

  第二种:垃圾被定期清理,但没有种植绿色植物。

  第三种:空地没有被做任何改变。

  研究小组在接下来一年内使用警方的报告来监测这些空地附近区域的犯罪活动。经过研究数据发现,在经过清理和绿化的空地附近,犯罪率下降了13% ,其中枪支暴力减少了近 30% 。

  为什么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发挥这么神奇的作用?

  注意力恢复理论(ART)提供了一种解答:现代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需要我们极度的专注。我们需要把注意力持续保持在一项任务上,而这会导致所谓的注意力疲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充能”的方法。睡眠是有帮助的,但还远远不够根据ART,重要的是通过找到一种另类的、无意识的吸引力来引起注意力,这不需要你付出多大努力

  心理学把那些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大努力而自然能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刺激称为是“迷人”的,确切地说是迷恋+沉思。

  有人说电子游戏这一类人造的体验能够自然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你要知道这会使我们产生所谓的“硬迷恋”电子游戏会吸引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却没有给我们留下思考沉淀休息空间,反而经过长时间的“迷恋”,更会带来不好身心健康影响。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与大自然相处经历对人类具有恢复性影响。良好的自然环境被视为引起人们注意的重要来源事实上,大自然带给我们了一种舒适的“软迷恋”。

  流动小溪,日落,云彩阳光闪烁树叶,风吹过树林声音都会给人带来这种“软迷恋”,这些“柔和的迷恋”通常轻易就能捕捉我们的无意识注意力。并且这些自然环境带来的体验不会占据我们全部的注意力资源,我们还有足够的空间来呼吸和思考。

  所以无论是野外的高山还是城市里的绿地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诸多益处。多接触良好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帮助缓解抑郁、多动症、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心理神经疾病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理应要生活在良好环境的大自然中。我们的知觉系统在自然界中进化了几千年,只有当我们处在“自然”中时,大脑才能像在家里休息。

  而人类不断的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变本加厉,难道不是自讨苦吃吗?

  如果你依旧没有环保意识,又想体验自然馈赠清爽,那就只能用“浸入式”的方法来体验了:

  在树林里裸奔或是搬到树上去。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地球透支日”33年来最早来到丨心理学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